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锚索是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的主要支护材料,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围岩应力环境恶化,顶板锚索破断问题较为突出,极易引发冒顶事故,严重影响生产安全。为解决煤矿巷道顶板锚索破断率高,层状顶板难以实现稳定控制等难题,综合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巷道顶板不同区域锚索的真实受力特征和长短锚索对顶板的支护效应,分析了不同区域锚索对顶板的锚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布置在顶板不同区域的锚索受力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锚索在下位顶板岩层中受力较为复杂,同时承受拉伸荷载和剪切荷载,越靠近顶板中部其受到的轴向拉力越大,而越靠近巷帮其受到的横向剪切荷载越显著;提高锚索的预紧力有利于实现顶板的稳定控制,使锚索受力趋于均匀,减小有害受力;锚索的长度增加有利于扩大顶板的支护范围,但短锚索对其锚固范围内围岩的支护刚度优于长锚索;巷道顶板在横向可分为三区,即一个中心区和两个肩角区,长锚索优先布置在中心区,主控顶板的挠曲离层,短锚索布置在肩角区,主控顶板的层间剪切错动;巷道顶板在竖向可分为三层,即非稳定层、亚稳定层和稳定层;基于顶板锚索分区锚固机理,提出了以长短锚索为主导的多层次支护技术,并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北京市售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测。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售常见新鲜食用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食用菌中重金属砷、镉、铅、汞含量进行检测;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 (target hazard quotients, THQ),评估人体每日通过食用菌摄入重金属所带来的健康风险。结果 共采集食用菌样品5类42份,重金属砷、镉、铅、汞含量均未超过国标限量要求,其中香菇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相对较高,各种重金属在不同种类食用菌中含量差异变化较大;儿童、成人摄入食用菌中重金属的THQ值和总THQ值依次递减。不同年龄人群膳食摄入食用菌中砷、镉、铅、汞的THQ值均<1。结论 本次采集的北京市售食用菌中砷、镉、铅、汞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食用菌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以一例风电信访噪声监测为依据,在风速超过监测允许气象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方式对背景噪声值进行监测,以标准规定和理论计算两种修正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修正,得出的监测结果差值达到1dB。同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为开展相关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6.
载波信号在中压地埋电缆中的耦合特性及信道模型是分析其传输特性的基础。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上,结合卡接式电感耦合器耦合方式及中压地埋电缆的结构形式,推导卡接式电感耦合器的耦合模型。然后依据实际中压配网拓扑结构及电缆接地方式,利用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及支路追加法搭建载波信号在中压地埋电缆中的信道模型。最后在信道模型基础上,分析载波信号在中压地埋电缆各导电层中的传输特性及不同位置的总传输特性,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及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载波信号在三相缆芯中传输特性完全一致;载波信号强度在铠装层最大,屏蔽层次之,三相缆芯最小;每流经一次环网柜,载波信号强度均会出现-15 dB左右的衰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岩石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层状复合岩体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波阻抗差别较大的红砂岩和灰砂岩"拼接"成层状复合岩体试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分别对灰砂岩靠近入射杆和红砂岩靠近入射杆2种情况进行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冲击压缩试验,对比研究应力波由硬入软和由软如硬2种情况下复合岩体应力波传播特征、动态应力–应变关系以及能量耗散规律。理论分析复合岩体的受力特征和强度条件,同时结合超高速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系统对复合岩体的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复合岩体的动态力学特性及能量耗散规律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2)相同冲击速度下,受波阻抗匹配关系影响,应力波由硬入软和由软入硬时复合岩体动力学特性差异性明显。但是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趋于一致。(3)复合岩体两部分岩石破坏程度和破坏形式明显不同。波阻抗小的红砂岩破坏程度较波阻抗大的灰砂岩更为剧烈。红砂岩以剪切破坏为主,且交界层面处红砂岩后于其他区域红砂岩发生破坏;灰砂岩以张拉破坏为主,高速下产生局部剪切破坏,且交界层面处灰砂岩先于其他区域灰砂岩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两侧采空巷道挤压大变形控制难题,以山西丰汇煤矿布置在两采空区之间的工作面轨道巷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监测、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巷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巷道覆岩结构特点与不同采动条件下围岩塑性区分布形态和应力环境,揭示两侧采空巷道挤压变形机理,并提出以“强化关键部位、注浆改性围岩”为核心的锚固加注浆联合支护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新支护方案对两侧采空巷道挤压变形控制效果好,可为类似条件下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复杂岩层大断面硐室群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复杂岩层巷道交叉点高应力集中区四周硐室群开挖围岩稳定性控制和支护技术等难题,通过对现场取样测试硐室群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黏土矿物成分和松动圈大小,分析了赵庄煤矿三盘区带式输送机头硐室群及周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和机理,表明硐室帮部煤柱和底板围岩是加固支护重点。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硐室群开挖对硐室群及周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塑性区分布范围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了硐室及周边20 m范围内巷道围岩"强柱固底"的加固支护方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加固支护后,硐室群及周边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围岩内部裂隙基本被浆液填充,60 d内围岩顶底板和两帮最大移近量分别为30 mm和50 mm,达到了理想的加固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中结合某大型水电站抗震设计要求及相关的规范标准,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采用谱分析方法,对水电站主厂房1000t桥式起重机进行了设防地震多种极限载荷工况组合下的动态响应分析研究,以确保桥式起重机、吊装设备的安全和稳定,可为同类型大型水电站大吨位起重机研发中抗震性能校核及优化设计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