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伏马毒素B_1广泛存在于玉米中,是玉米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危害因子。选取23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干燥方式(烘干、晒干和晾干)和不同储藏温度(4、15、25℃、常温)对其中伏马毒素B_1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进行烘干、晒干和晾干后放置3个月后,伏马毒素B_1含量为烘干晒干晾干,玉米水分含量与伏马毒素B_1含量显著相关(r=0.678);不同温度中放置3个月后,伏马毒素B_1含量由小到大为4℃15℃25℃室温;烘干、4℃储存玉米中伏马毒素B_1含量分别为0~1.39 mg/kg(平均值0.40 mg/kg)、0.08~1.60 mg/kg(平均值0.78 mg/kg),均低于美国FDA规定的最高限量(2 mg/kg);品种对玉米中伏马毒素B_1含量影响显著。烘干、4℃储存、选取高抗镰刀菌玉米品种可有效控制在储藏过程中伏马毒素B_1对玉米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牛乳中乳成分随泌乳期、胎次的变化规律,采集了辽宁、山东、云南、福建4个牧场的不同泌乳时期(泌乳早期、中期、晚期)、胎次(一胎次、三胎次)共计232份奶样,测定其蛋白、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泌乳期和胎次对牛乳中蛋白质、脂肪和脂肪酸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一胎次显著小于三胎次(P0.05)。泌乳期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差异显著。泌乳早期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期,与晚期的差异不显著,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不同胎次牛乳中脂肪酸组成差异不大,除单不饱和脂肪酸外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异氰酸酯与醇类进行氨酯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单体、溶剂、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而论述了不同催化反应体系的反应机理,最后指出了异氰酸酯与醇类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对理论探索和工业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操作简单、回收率较高的净化方法,并应用该净化方法,建立烯啶虫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研究其在棉叶和土壤中的代谢残留及最终残留。方法样品经甲醇/水(v:v,60:40)提取,P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Waters Atlantis C18(3.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结果棉叶、棉籽、土壤中烯啶虫胺的最低检出浓度(LOQ)均为0.01 mg/kg;在0.02~10μg/m L范围内烯啶虫胺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在棉叶、棉籽和土壤样品中三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5%~94.5%之间,RSD为2.9%~6.5%。代谢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山东2.8~5.1天,浙江2.1~4.3天;最终残留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棉籽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棉叶和土壤中烯啶虫胺含量测定,并且烯啶虫胺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实时检测,利用制作成本低、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样品用量少的丝网印刷电极,和对黄曲霉毒素B1具有抑制作用的乙酰胆碱酯酶,构建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电化学传感器。利用石墨烯、普鲁士蓝、壳聚糖和纳米金作为丝网印刷电极的修饰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优化传感器的反应条件,分别选取反应pH 7.5、负载酶量0.25 U、抑制时间14 min作为该传感器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最优条件。以乙酰胆碱酯酶作为黄曲霉毒素B1的抑制剂,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64 μg/mL,相关系数为0.9948, 检出限0.05 μg/mL。对花生样品中进行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82.5%~114.1%,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选择性好。该检出限低于我国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可用于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蓝和土壤中丁醚脲的含量,并研究其在甘蓝和土壤中的代谢残留。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土壤采取振荡提取,旋转蒸发,浓缩,用乙腈定容,通过滤膜过滤,经色谱柱分离。结果甘蓝、土壤中烯啶虫胺的最低检出浓度(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均为0.01 mg/kg;在0.02~100μg/m L范围内丁醚脲的线性关系良好,R=1.0。甘蓝和土壤样品回收率在75.3%~102.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3.7%~11.4%。代谢试验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河北、山东、河南3地丁醚脲在甘蓝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2~2.8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8~4.4 d;最终残留实验结果显示,丁醚脲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结论在自然条件下,丁醚脲属于易降解农药,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收获后的甘蓝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新一代双胍类抗菌药物,根据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用新的合成方法合成了五种1.6-二-(N^5-取代苯基-N^1-二胍)己烷双胍类化合物盐酸盐,其中四种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等方法确证.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茵作用,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毒性实验表明化合物是低毒的.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新一代双胍类抗菌药物,根据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用新的合成方法合成了五种1.6-二-(N5-取代苯基-N1-二胍)己烷双胍类化合物盐酸盐,其中四种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等方法确证.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毒性实验表明化合物是低毒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