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0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中国广大乡野地区百姓通称的糍粑,武夷山人管它叫麻芝米果,就像场面上叫聂先生,家里人却亲切叫他土得掉渣的名字"狗剩"或"二狗子"。但不管是聂先生、狗剩,还是二狗子,都是同一个人。我生活在武夷山,叫惯了麻芝米果,改口糍粑有些难,鉴于它已贵为当地高级酒店的一道特色菜,为尊者讳,随广大地区百姓的口,尊称糍粑。  相似文献   
2.
胡增官 《美食》2005,(5):64-64
两年前,我从福建小说家北北新作《寻找妻子古菜花》中读到“白丸子”一词,身心一激灵,如同一道闪电,霎时照亮我回望乡情的途程。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寻找失踪妻子古菜花的路上,一个大雨倾盆的夏日,他走进一家小餐馆,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白丸子,填充辘辘饥肠,烘烤迢迢苦寒的寻途。  相似文献   
3.
石乳香     
胡增官 《美食》2005,(1):42-42
造物主偏心,赐一方美丽山水,必随以丰厚的嫁妆,予黄山以毛峰茶,予杭州西湖以龙井茶,予武夷山以岩茶……为奇山秀水缀上清芬香囊,山水的四季因此活力四射,醇香如醪。单论武夷岩茶的香气韵味,就让人心服口服。我在武夷山生活近二十年了,在各场合喝过的岩茶不算少,有时居然非得在他人导引下进入境界。  相似文献   
4.
喝碗稀粥     
某日,我们几个“山大王”侃倒了大山,摸黑来到街边一家粥品店各要了一碗皮蛋粥.粥里加了肉松海鲜粉,碗面漂浮着点点紫绿的皮蛋。几个人趁热稀里呼噜喝出一屋子快意的响声。周君抹着渗汗的额头说:“还是粥好喝。”周君小有一官半职,又在单位负责接待这一摊,时常沉浸在酒池肉林,早忘了粥的味道。李君来自乡间,在城里借宿,也不住地感慨“吃多了饭,喝喝粥真不赖。”  相似文献   
5.
紫菜岁月     
山那边是大海,但不属于我家。我家与那片起起落落的大海隔若一座豁口的山。山那边的浅海岩礁种着紫菜.生长着牡蛎;滩涂上养着肥美的蛏,扇形的蛤,野长着听到人声就一蹦一跳没影儿的跳跳鱼和横行如飞的螃蜞。  相似文献   
6.
清明粿飘香     
春雨潇潇时节,草长莺飞,野外菠菠草的花儿开得正好。开着小黄花的菠菠草杂拌在坡上岭下与田埂草色间.显得有些抢眼。清明节与三月三打着脚跟来。清明节做清明粿是我生活的闽北这地方的习俗.而在我闽东南老家,三月三做的菠菠粿其实就是闽北人称的清明粿,用的都是长在野外的菠菠草,这使我得以常常一品故乡的滋味,安心做了二十多年异乡客。  相似文献   
7.
胡增官 《饮食科学》2005,(10):47-47
前几年我才正式使用“麻花”这个词,此前一直沿用老家方言称麻花为“马耳”。小时候我常常为马耳这个名字的来由而疑惑,除了棕红的颜色酷似马的鬃毛,其余都与马的耳朵风马牛不相及,其形状更像麻绳,两股或者三股绞在一块。那时乡间有序绞成螺旋状的圆长条的除了麻绳,还有小女孩大姑娘脑后两根发辫。而今麻花辫沉淀在岁月深处,麻花作为传统小吃艰难地承传了下来,  相似文献   
8.
清明节后,武夷山秀美的时空被一种纯正的清香俘了去,先是雨后青叶流播的清新香气,而后是茶厂厂区散发的温暖馥郁之香。武夷茶是个很让人牵挂的名字, 它以独特的生长环境,被赋予男性化铁骨铮铮的美名:岩茶。牵挂出于记忆,如同梦里念叨一个儿时的伙伴。我不嗜茶,连喝茶的习惯都没有,但不影响我在采茶季节到来的时候牵挂武夷茶的美名。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与其说茶的制作方法不同区分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几大类,毋宁说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我才正式使用“麻花”这个词,此前一直沿用老家方言称麻花为“马耳”。小时候我常常为马耳这个名字的来由而疑惑,除了棕红的颜色酷似马的鬃毛,其余都与马的耳朵风马牛不相及,其形状更像麻绳,两股或者三股绞在一块。那时乡间有序绞成螺旋状的圆长条的除了麻绳,还有小女孩大姑娘脑后两根发辫。而今麻花辫沉淀在岁月深处,麻花作为传统小吃艰难地承传了下来,出现在街头角落某个油炸食品摊的玻璃箱柜里,  相似文献   
10.
胡增官 《美食》2005,(3):59-59
三年前《西安晚报》马副总来南方,我对她说我了解西安,西安有三件宝:兵马俑、羊肉泡馍和贾平凹。当然还有秦腔与大雁塔,由于取“三”的吉祥数字,它们成了遗珠之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