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轻工业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实施以来,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各种有关信息资料大量涌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日常要分析和处理大量的信息,以往用手工方式管理,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资料查找困难,不便于保存,鉴此,我们设计开发了食品卫生监督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为今后计算机网络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将AOAC 991.14 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与我国国家标准GB4789.3进行比较并做验证试验。在20个国家和食品企业实验室对生肉、熟肉、水产品、调味品、冰品、原奶和奶粉7大类食品进行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PetrifilmTM方法与国标GB4789.3法检测这7类食品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所得结果高度一致,说明使用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检测食品中的大肠菌群等效于国标GB4789.3方法。  相似文献   
3.
1990年6月25日,江苏省泗阳县张家圩乡三组村民19人因误食毒蕈白毒伞,引起19人中毒,3人死亡。白毒伞在我国分布较广,河北、四川、吉林、江苏、广西、安徽、江西、河南等地都有生长。近二十多年来,我省几乎未发生毒蕈食物中毒,为引起重视,现将中毒有关情况整理报告如下:卫生学情况,6月中下旬,时值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季节(6月10日入梅,7月17日出梅)连续十余天阴雨天气,地表潮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苏省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机制。方法通过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系统发现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开展流行病学分析,对小龙虾食用量、潜伏期和临床检验相关结果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发现9例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呈散在分布,潜伏期5~13 h,平均6.5 h,罹患率40.9%。小龙虾食用量与肌酸激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54,P=0.14),小龙虾食用量与发病潜伏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4,P=0.72),潜伏期与肌酸激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47,P=0.21)。结论小龙虾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5.
两宗淡水鱼污染克伦特罗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7月 2 9日和 8月 10日 ,在江苏省 2个城市分别发生 5 0人和 4 0人的因食用受克伦特罗污染的淡水鱼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 0 5~ 3h ,主要症状头痛、心悸、恶心、心率加快 ,最快者达 15 0次 min ,用GC -MS检测引起食物中毒的鱼、养鱼池的水 ,检出克伦特罗 ,检出范围为 4 0~10 0 μg kg。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 ,确认两城市的中毒均是克伦特罗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1991年夏季,江苏省大部分地区遭受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由于持续的阴雨天气,盱眙县山区发生较大范围的散在性赤霉麦食物中毒。现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1 气象情况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小麦的扬花灌浆期,也是我省的梅雨季节。1991年我省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证AOAC 990.12PetrifilmTM菌落总数测试片计数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性能.方法:对AOAC990.12 PetrifilmTM菌落总数测试片法与国家标准GB4789.2菌落总数测定法进行比较实验.在20个政府机构和食品企业实验室,对生肉、熟肉、水产品、调味品、冰激凌、原奶、奶粉和豆制品等8大类845份食品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AOAC 990.12PetrifilmTM方法与国标GB4789.2法检测8类食品样品的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AOAC 990.12PetrifilmTM菌落总数测试片法检测食品中的菌落总数等效于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7年江苏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监测江苏省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确定本地区高危食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T 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监测生畜禽肉、熟肉制品、生食蔬菜、水产品8类样品共804件,检出致病菌113株,总检出率14.1%(113/804)。其中沙门菌检出33株,检出率为4.1%(33/804),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41株,检出率5.6%(41/73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3株,检出率为11.2%(13/11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15.9%(24/151);大肠杆菌O157∶H7检出2株,检出率0.41%(2/493);空肠弯曲菌和阪崎肠杆菌未检出。33株沙门菌经血清型鉴定,分离出9种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菌,其次为罗米他沙门菌和鸭沙门菌。结论江苏省地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而熟肉和生食水产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2010年江苏省肉鸡沙门菌污染专项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肉鸡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确定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沙门菌分布和疾病可能传染源、制定公共卫生措施并评价其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专项监测的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要求,2010年共采集活体肉鸡肛拭样本210份,胴体样本204份,监测沙门菌污染情况。结果肛拭样本检出沙门菌23份,检出率10.95%;胴体样本检出沙门菌71份,检出率34.80%。两类样本的血清学分型构成比不同(χ2=15.7,P<0.001),肛拭样本检出的23株沙门菌中有22株印第安纳沙门菌,胴体样本中检出的71株沙门菌中有35株为印第安纳沙门菌,22株为奥尔巴尼沙门菌。结论肉鸡活体肛拭和胴体样本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P<0.001),胴体高于活体检出率,活体和胴体的沙门菌来源不同,胴体可能存在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10.
保健食品的标签、产口说明书是消费者了解产口功能作用,指导合理选购和科学食用保健食品的重要媒介之一,如果传达错误信息,将导致消费者误用或滥用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