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7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影响生物胺产生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葡萄酒酒精发酵和苹果酸.乳酸发酵过程均有牛物胺的产生,影响葡萄酒中生物胺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乳酸菌中氨基酸脱羧酶的活性,本研究添加了氨基酸脱羧酶辅酶的样品与对照相比,生物胺含量提高了90.6%。酵母菌和乳酸菌种类、酒精发酵温度,生物胺前体物质也是影响生物胺含量的主要因素,发酵温度越高、生物胺产生量越;在一定范围内,氨基酸的浓度越大产生物胺越多。但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添加量对生物胺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烟台产国光苹果作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方法生产苹果蒸馏酒,研究了不同原料处理方式对酒中甲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中添加果胶酶B后于30℃下处理4 h,再微波(700 W,处理量200 g)处理5 min,接种酿酒酵母后于20℃发酵6 d,通过蒸馏得到酒精度为42%vol的蒸馏酒,甲醇含量为29.66 mg/100 mL,符合国标中的卫生指标,原料出酒率达到97.2%。  相似文献   
3.
红曲霉酒精发酵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红曲霉酒精发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适当条件下,红曲霉中的某些种具有比较高的生成能力,培养方式及培养基对其生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己酸乙酯高产菌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以红曲霉503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制成殖曲进行酯化实验,选育到以己酸和乙醇为底物,高效合成己酸乙酯的己酸乙酯高产菌M5035-13,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GC-MS技术与感官品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某酱香型白酒的嗅味物质。通过谱图比对及统计学分析,找出高锰酸钾处理前后酒样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物质,最终确定了白酒中臭味物质的主要组成。结果表明,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是白酒中主要的臭味物质,在异味酒样中的浓度分别为439.26μg/L和547.16μg/L。另外,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提出了防止白酒中臭味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原料酒精浓醪发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对添加酸性蛋白酶酒精浓醪发酵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糖化醪中添加酸性蛋白栈前利于原料中蛋白质的水解,增加醪液中酵母可吸收性氮,改善醑液的营养状况,促进酵姆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丙酸菌发酵生产丙酸--黄水应用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固定化丙酸菌利用黄水发酵产丙酸。在本实验条件下,选取固定丙酸菌的最适海藻酸钠的浓度为4%。黄水做底物时固定化丙酸菌产酸量为17.7g/L,发酵时间168h;游离细胞产酸量为11.5g/L,发酵时间为216h;混合底物(葡萄糖:乳酸=1:1,1:2,1:3,1:4)的产酸量分别为11g/L,17g/L,20g/L,24g/L。发酵时间96h。  相似文献   
8.
从肖尔布拉克酒业酱香型高温大曲中通过常温法和热处理法分离出了39株细菌,采用麸皮浸出汁培养基发酵,发现其中15株细菌的发酵液酱香味明显。将这15株细菌进行复发酵并进行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显示15株菌株均有蛋白酶活力,其中有6株活力较强,分别为C1-3,C4,C8,R12,R19和R20。对这6株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C1-3、C4、R19和R20为枯草芽孢杆菌,C8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R12为考克氏菌。对该6株菌发酵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显示,6株菌检测出的物质数分别为:8种、19种、24种、15种、8种和9种。其中C1-3和R19生成的四甲基吡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薄层层析与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产物Monacolin K。初步确定采用选定的发酵培养基,初始pH6.0 ̄6.5质量分数为5%的接种量,28℃下培养12d,可获最大产物量12.5m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一种不用外加碱或移除乳酸来达到控制发酵液中乳酸的新技术,即采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和发酵来控制pH值以促进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生产。其原理是乳酸菌在发酵生产nisin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可以被酵母菌利用,从而达到控制发酵液pH值的目的;同时,混菌培养选用的酵母菌不能利用乳清培养基中的乳糖,从而避免了2株菌之间对碳源的竞争,创造了一个互利共生的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促进nisin生产的目的。实验表明,乳酸根的积累对nisin发酵生产具有抑制作用;混合发酵的酵母菌利用了发酵液中的乳酸,促进了乳酸菌生长和nisin生产;酵母菌较乳酸菌提前3h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时,能更好地控制pH值;最佳的接种比例为乳酸菌3%,酵母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