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选择对氧氟沙星敏感的嗜热链球菌(S. thermophilus)grx02作为发酵微生物,研究了不同氧氟沙星残留量对其生长曲线及发酵乳质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乳中氧氟沙星残留量达到1.0 μg/mL时,会使S. thermophilus grx02的生长速率、发酵乳的黏附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显著降低;当氧氟沙星残留量达到0.5 μg/mL时,会对S. thermophilus grx02发酵乳的流变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凝胶稳定性降低,抗机械运动和温度变化的能力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原料乳中氧氟沙星的残留限量应该控制在0.5 μg/mL以下。  相似文献   
2.
基于RNA-seq技术探究驴乳与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驴乳分别与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共孵育后,采用RNA-seq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驴乳作用角质形成细胞后共筛选出819个DEGs,其中420个上调基因,399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与表皮发育、角质细胞分化、角化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驴乳作用角质形成细胞涉及的分子机制包括IL-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驴乳作用成纤维细胞后共筛选出507个DEGs,其中298个基因上调,209个基因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驴乳参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黏附的正调控、脂质定位的调节、脂质转运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结果显示,驴乳作用成纤维细胞涉及的分子机制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c GMP-PKG信号通路等。为阐明驴乳对皮肤细胞功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讨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于体外重组三维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皮肤屏障损伤模型,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组织活力,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检测IL-1α的水平,考察驴油对人3D皮肤屏障损伤模型的屏障指数和IL-1α水平的影响。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揭示驴油对皮肤生理的机制,并揭示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驴油可显著提升人3D皮肤屏障损伤模型的屏障指数和降低IL-1α水平,效果与地塞米松类似。驴油作用于人3D皮肤模型后,筛选出1 64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19个基因上调,1 030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与表皮发育、表皮细胞分化及皮肤发育有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参与TGF-β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NF-κB信号通路等重要生物学通路,其...  相似文献   
4.
多项研究表明雌二醇(E2)、维生素D3(VD3)和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均对乳腺病发生及身体发育机能调控等具有潜在影响,但目前缺乏三者联合效应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乳品中E2、VD3、IGF-Ⅰ联合效应及其对乳腺癌标志因子的调控机制,为科学摄取乳品提供参考依据。依据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3套GEO芯片(GSE160497、GSE27220、GSE145787),使用cytoscape3.7.2筛选关键基因,应用R软件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挖掘E2、VD3、IGF-Ⅰ联合效应,探究三者对乳腺癌标志因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E2、VD3、IGF-Ⅰ共同作用DNA复制、染色体合成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信号通路,可使乳腺癌标志因子MUC1表达沉默。E2单独作用可使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核糖体RNA加工蛋白等基因显著下调,可促进MUC1过表达。认为E2可与VD3、IGF-Ⅰ互作维持平衡机...  相似文献   
5.
驴奶的消费广度和知名度与牛奶相比都比较低。但驴奶营养成分丰富, 含有溶菌酶、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硒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因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丰富的有益健康功能, 例如低过敏性、抗菌活性、免疫调节活性和抗炎作用等。本文分析和讨论了驴奶中的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并总结了近几年关于驴奶功效的研究进展, 以期能够为驴奶将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从分子水平探究驴骨胶原蛋白的功效物质基础和驴骨胶原蛋白对受损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综合高分辨率轨道分析质谱(UPLC-Orbitrap MS)技术定性分析驴骨胶原蛋白的有效成分,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 BrdU)渗入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驴骨胶原蛋白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探究其对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驴骨胶原蛋白的蛋白含量为57.5%,具有典型的胶原氨基酸组成。驴骨胶原蛋白含有较为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糖类和脂质等活性成分。0.15 g/mL的驴骨胶原蛋白促进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效果与5%胎牛血清类似,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最终推断驴骨胶原蛋白能够加速表皮屏障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分离筛选出长寿人群肠道中具有益生功能的乳酸菌,并研究其体外降解胆固醇能力。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80株乳酸菌中,9株菌在模拟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较高,分别为26.60%、24.30%、22.50%、16.72%、46.61%、16.10%、19.80%、19.60%、17.80%,在0.30%、0.50%及1.00%的胆盐培养基中存活率最高的菌株为o2,存活率分别为21.31%、13.35%及12.43%;9株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氯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利福平、环丙沙星敏感或中度敏感;9株菌对三株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V9、o2分别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00 mm、11.40 mm,9株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普遍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7.00 mm;9株菌中f10、o2、T1及V9的胆固醇降解率较高,分别为45.85%、40.76%、41.70%、42.87%,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测序鉴定分别为屎肠球菌、食窦魏斯氏菌、干酪乳杆菌及发酵乳杆菌,是良好的辅助降血脂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探讨驴骨胶原蛋白对成纤维细胞(NHDFs细胞)增殖、迁移和I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通路。通过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和划痕实验,研究驴骨胶蛋白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驴骨胶原蛋白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驴骨胶原蛋白对NHDFs细胞无毒性,且在0.16~5.0 g/mL内对NHDFs细胞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0.75~1.50 g/mL的驴骨胶原蛋白能够促进NHDFs细胞增殖,且驴骨胶原蛋白对NHDFs细胞增殖的影响呈现剂量依赖关系。1.50 g/mL的驴骨胶原蛋白可显著促进NHDFs细胞迁移和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驴骨胶原蛋白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共筛选出38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2个基因上调,212个基因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与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中性粒细胞迁移、粒细胞趋化性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参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化学致癌、IL-17和TNF等重要生物学通路。推测,驴骨胶原蛋白可能通过IL-17和TNF-α介导CXCL趋化因子发挥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作用。本文明确了驴骨胶原蛋白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填补驴骨胶原蛋白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空白,为驴骨胶原蛋白高值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驴肝与猪肝、鸡肝和鹅肝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方法测定驴肝、猪肝、鸡肝和鹅肝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含量,并将驴肝与其他3种肝脏的营养成分作对比分析。结果驴肝蛋白质含量比猪肝、鸡肝和鹅肝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均优于猪肝、鸡肝和鹅肝,矿物质元素中Z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肝脏。胆固醇含量、总脂肪酸含量均低于其他畜禽肝脏。结论从营养学角度看,驴肝是较优的动物性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