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6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清见蜜柑具有甜橙和宽皮柑的营养、风味和易剥皮的特点,而其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成分还未见报道,研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甲氧基黄酮对改良柑橘品种及食品、保健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了清见蜜柑、芦柑、赣南脐橙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成分,结果表明蜜柑果皮显著不同于芦柑皮,接近于橙皮。采用超声提取,回流提取的方法提取清见蜜柑果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最优方法为乙酸乙酯超声30 min,料液比1∶30,提取两次;回流提取的最优方法为乙酸乙酯90℃,回流4 h,提取两次。对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二氯甲烷-甲醇、正己烷-乙酸乙酯两种洗脱体系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TLC及HPLC分析表明正己烷-乙酸乙酯的洗脱体系的分离效果最好,且多甲氧基黄酮主要集中于1∶1及甲醇洗脱组分中,继而采用半制备型HPLC获得多甲氧基黄酮纯品。本文对清见蜜柑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的提取分离,对开发利用蜜柑副产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柑橘果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尤其是羟基化多甲氧基黄酮具有抗癌、抗炎等一系列显著的生物活性。本文建立一种有效分析柑橘种属羟基化多甲氧基黄酮的方法,对柑(芦柑)、橘(柳叶橘)、橙(赣南脐橙)果皮采用乙酸乙酯回流提取2次,继而分别用正己烷-甲醇(体积比1∶1)分别萃取,减压浓缩成浸膏,进行梯度洗脱的HPLC-UV分析。结果表明,柑橘种属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主要集中于甲醇层,约占柑皮鲜重0.54%,橘皮、橙皮中含量略低。柑橘种属果皮中羟基化多甲氧基黄酮主要发生在黄酮母核A环5位上。柑皮中羟基化多甲氧基黄酮主要为5-羟基川陈皮素(141.39±1.84)μg/g、5-羟基橘皮素(19.67±1.24)μg/g、5-羟基甜橙黄酮(13.98±2.24)μg/g、5-羟基-3,6,7,8,3′,4′-六甲氧基黄酮(4.95±1.08)μg/g,转化率分别达到15.28%,3.87%,39.12%和17.15%,转化水平显著高于橘皮和橙皮。橘皮中未检出5-羟基甜橙黄酮,橙皮中未检出5-羟基橘皮素。研究(羟基化)多甲氧基黄酮提取、检测及天然羟基化转化率,对深入挖掘柑橘原料资源,开发预防慢性疾病产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干燥条件对橘皮颜色与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柑橘皮富含经济和药用价值,为寻求更优的干燥方式以实现资源全利用,本文对比研究了真空冷冻、热风、中短波红外干燥橘皮的颜色和结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条件对橘皮色泽和结构性能影响显著(p0.05)。褐变引起橘皮总色差值变化,而类胡萝卜素降解导致b值降低;在干燥温度60℃~90℃范围内,干燥橘皮L值,a值,b值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干燥温度升高而降低,ΔE值和褐变度随干燥温度升高而升高。微观结构的改变则为干燥橘皮粗纤维含量、质构参数和干燥效率、复水性等性质研究提供了参考方法,微观结构疏松且未受损伤,孔隙大,分布均匀,则粗纤维含量较高,硬脆度适中,复水性好,反之结构性能较差;较真空冷冻和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低温干燥(60℃~70℃)对橘皮的颜色和结构保持最好。本文为橘皮的干燥产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碱(P10)、纤维素酶(C)和碱+纤维素酶(P10+C)提取得到的3种柚皮果胶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10组、C组和P10+C组。采用染色法、ELISA、16S测序、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小鼠的组织结构、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等的变化。结果:柚皮果胶P10+C对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最好,其次是P10和C。P10+C可以显著降低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和脾脏肥大,缓解结肠缩短和红肿,结肠黏膜受损,隐窝破坏,杯状细胞减少,有效保护肠道屏障。P10+C显著提高了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抑制了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的分泌,提高了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有益菌阿克曼菌、严格梭状芽胞杆菌-1、毛螺旋菌NK4A136、乳酸杆菌、瘤胃球菌UCG-014的相对丰度,促进了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进而缓解肠道炎症。结论:P10+C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元,缓解急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5.
食物富含多种化学组分,食物组分经历了加工释放与降解和体内吸收与代谢等一系列过程,最终被机体利用。随着食品化学和食品营养学科的深入发展,食物组分从农田到餐桌到人体过程中的关键变化、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得到了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梳理了从农田到餐桌过程中食物营养组分的体外加工和体内消化吸收阶段的变化及对人体的健康效益,介绍了食物加工、人体摄入过程中营养组分的变化(化学结构氧化降解),包括食物基质的破碎、组分的释放、体内的消化吸收,以及营养与功能组分发挥的健康功效等;分析了食物组分从农田到餐桌到人体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食物加工的方法和条件、食物的原始状态、食物的种类、食物基质性质和人体健康状态等;总结了食物从农田到餐桌到人体变化过程的营养功能强化策略,包括加工方法优化、膳食来源选择、食物形式选择、烹饪方法优化以及营养与功能组分递送系统的选择等;对未来食品营养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结肠癌细胞模型,探究了增强苹果来源二氢查尔酮对结肠肿瘤抑制功效的方法。一方面,采用MTT法考察了根皮素及其类似物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发现200μmol/L根皮素对HT29、SW620与HCT116三种结肠癌细胞作用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74.18%、52.91%与72.78%,抑制活性与普遍性强于多种二氢查尔酮类似物,并呈现剂量与时间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根皮素与多种果蔬功效成分的联合作用,发现在SW620与HCT116细胞中,根皮素与白藜芦醇及姜黄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尤其对HCT116细胞,根皮素与姜黄素联合使用时的IC50值分别为69.78μmol/L与4.27μmol/L,显著低于单独使用时的153.88μmol/L与8.80μmol/L,两者以20:1的剂量比使用时,其联合指数均小于1,表现为协同效应,且在低浓度时更为显著。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苹果二氢查尔酮的结肠癌抑制功效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指导消费者合理搭配膳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