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36篇
无线电   1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主要以茶陵白芷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茶陵白芷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终浓度等因素对茶陵白芷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其最佳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茶陵白芷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茶陵白芷多糖提取率为18.92%。  相似文献   
2.
谭悦  阚建全  陈光静  徐瑶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3):233-243
采集了59份重庆生产酱油、豆豉、腐乳和豆瓣酱4大类发酵豆制品,检测其理化指标和可能存在的6种风险因子,包括蛋白质降解物挥发性盐基氮、硫化氢和生物胺、防腐剂苯甲酸和丙酸及微生物代谢毒素黄曲霉毒素。结果表明,各类样品的pH值及总酸含量均在正常范围;腐乳及包装酱油样品所含氨基酸态氮含量均满足国家标准;各类生物胺普遍存在于发酵豆制品中,不同类型的样品中所含生物胺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主要含有酪胺和腐胺。腐乳中生物胺总量最高;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较高,可能对样品安全性有影响;硫化氢含量较少,暂不影响食品的可食性;总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安全性良好。苯甲酸和丙酸普遍存在于各类发酵豆制品中,个别样品中苯甲酸和丙酸含量远高于国家的限量标准,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追踪发酵豆制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风险因子的变化及产生规律,提出有效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胡椒碱粗提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对适合分离纯化胡椒碱的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确定大孔树脂分离胡椒碱的最佳工艺条件。将分离纯化的胡椒碱浓缩液进行重结晶,得到胡椒碱单体,确定最佳重结晶条件。结果表明:HPD-80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胡椒碱效果最好,动态实验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1.6mg/m L,p H自然,上样量30m L,上样流速80m L/h,洗脱液甲醇体积分数50%,p H3,体积50m L,在此条件下得到胡椒碱旋干物的纯度为82%。最佳重结晶条件为:胡椒碱浓度200mg/m L、自然p H、0℃下重结晶24h。该条件下得到的胡椒碱单体纯度≥96%,再次结晶后其纯度可达99%。  相似文献   
4.
以菜籽油为原料,模拟出高酸值植物油,分别采用两次碱炼脱酸法、乙醇溶剂多次萃取法和分子蒸馏-碱炼脱酸法进行脱酸,探讨模拟高酸值菜籽油碱炼最大脱酸程度及该脱酸程度下最佳脱酸方案,最后应用于高酸值薏米米糠油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高酸值菜籽油碱炼脱酸的最大脱酸程度为60 mg KOH/g; 3种方法经优化后,两次碱炼脱酸后精炼油酸值为0. 111 mg KOH/g,总得率为34. 82%;乙醇萃取脱酸后精炼油酸值为3. 158 mg KOH/g,总得率为47. 77%;分子蒸馏-碱炼脱酸后精炼油酸值为0. 280 mg KOH/g,总得率为57. 45%。最佳脱酸方案为分子蒸馏-碱炼脱酸,其工艺为:在蒸发器温度165℃、内冷器温度30℃、转速365 r/min条件下分子蒸馏后,采用60 g/L的NaOH溶液在0℃下脱酸,100 g/L的Na Cl溶液洗脱皂脚后分离得最终脱酸油。高酸值薏米米糠油经最佳工艺脱酸后,其酸值由63. 41 mg KOH/g降至0. 441 mg KOH/g,总得率为57. 05%。实际体系和模拟体系脱酸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模拟所得最佳脱酸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的干燥条件与青花椒果皮表面油胞的完整性对鲜青花椒干燥后色泽的影响,以鲜青花椒为原料,研究破油胞组、未破油胞组、阴干组这3种干燥条件对青花椒色泽和叶绿素降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干燥条件对干燥后青花椒的色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破油胞组干青花椒变色最为严重,阴干组干青花椒变色次之,未破油胞组干青花椒青绿色泽最好;不同干燥条件下,叶绿素的降解产物不完全相同;脱镁叶绿酸等褐色叶绿素降解产物的产生可能是破油胞组与阴干组干青花椒变色的原因之一;干燥过程中,青花椒的色泽参数值与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腌制加工对麻竹笋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大叶麻竹笋为实验原料,研究了麻竹笋氨基酸含量在腌制加工前后的变化,并比较了不同腌制盐浓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鲜样相比,腌制加工以后麻竹笋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在3%、11%和19%盐浓度的腌制样品中总氨基酸含量分别降低了58.1%、54.8%和53.1%,同时,腌制加工后麻竹笋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此外,麻竹笋鲜样中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6.8%,而3种腌制样品中这一比例分别为42.7%、41.8%和42.7%。所得研究结果将为麻竹笋腌制加工过程中食用品质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送功能与控制功能相结合.阻碍了传统先网络智能化的实现.通过引入独立的控制平面,使智能光网络的实现成为可能.为此,介绍了自动交换光网络的概念;阐述了引入控制平面的优势及控制平面的基本构成.最后从网络接口,功能模块及信令协议的角度,讨论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简称ASON)控制平面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8.
TPS5904光隔离反馈放大器由TL431精密可调参考电压源和光耦放大器组成。本文介绍了TPS5904、TPS5904A光隔离反馈放大器的结构、性能及典型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9.
油条是传统的油炸方便食品之一,其制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试验主要从煎炸油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使用次数和不同新老油比例的煎炸油及其所炸出的油条成品的相关指标,分析煎炸油品质对油条安全性的影响。同时,对油条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工艺参数(如油条面团厚度、油炸时间和油炸温度等)与油条吸油量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并得出当油条面团厚度为3 cm,油炸温度为220℃时油条成品含油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以14种辣椒为研究对象,经油制制成辣椒油制品—辣椒油和油辣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辣椒油制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还测定了影响辣椒油制品品质的其他指标,比较研究了不同辣椒油制品各成分变化。通过挥发性成分鉴定,辣椒油共检出48种挥发性成分,油辣椒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烷烃类、烯烃类、醛类、酮类、酯类、醇类,其中酯类和烯烃类是辣椒油制品主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达到30%~70%;将辣椒油48种挥发性成分和油辣椒52种挥发性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简化成12种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达98.402%、98.016%;通过聚类分析辣椒油和油辣椒分别分为4大类和3大类,能更好地对不同品种辣椒油制品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