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可疑交易监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国内外金融领域可疑交易的低检测率问题,通过对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PC-III聚类算法和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算法的面向反洗钱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加以实现。APC-III聚类算法用于确定RBF神经网络隐含层的中心向量,RLS算法用来调整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的连接权值。RBF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SVM)和孤立点检测相比,有更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因此,提出的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研究不同添加量魔芋胶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质构性、冻融稳定性和消化性影响。结果表明:随魔芋胶添加量增加,小麦淀粉粘度呈上升趋势;添加魔芋胶后淀粉凝胶冻融稳定性提高,硬度降低;且小麦淀粉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明显降低,而慢速消化淀粉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不同pH值、水分含量和处理温度对马铃薯淀粉复合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经部分酸解结合湿热处理复合改性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但可溶性直连淀粉含量降低。复合改性后马铃薯淀粉溶胀度和溶解度降低。经部分酸解结合湿热处理改性后马铃薯淀粉的峰值黏度(PKV)、谷值黏度(TV)、终值黏度(FNV)、衰减值(BD)和回生值(SB)都降低。但是复合改性后马铃薯淀粉的凝胶硬度增加,最大的硬度达到了143.42 g,是原淀粉的4.2倍,而黏度、内聚力都降低。复合改性后马铃薯淀粉的To、Tp、Tc和Tc-To都显著升高,但ΔH显著降低。X-衍射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结晶为B型,复合改性后马铃薯淀粉在5.9°(2θ)产生的B型特征峰减小,在22~25°(2θ)出现的双峰减小,甚至有变为单峰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淀粉纳米晶是从天然淀粉中制得的一种纳米尺寸的聚多糖晶体。本试验通过糖化酶部分酶解蜡质玉米淀粉,并对其进行超声波处理,离心后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淀粉纳米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淀粉纳米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淀粉纳米晶颗粒表面粗糙,颗粒之间由于静电引力相互聚集;酶解得到的淀粉纳米晶的粒径集中在100 nm左右,结晶度为75.86%,产率达到27.53%。酶法制备过程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晶绿色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5.
将马铃薯淀粉与黄原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等混合后进行干热处理,制得热改性马铃薯淀粉。研究干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分别与3种离子胶混合制成的混合物的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干热处理后,马铃薯淀粉—CMC和马铃薯淀粉—黄原胶混合物的凝胶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显著增加,热稳定性显著增强。而马铃薯淀粉—海藻酸钠混合物凝胶的质构特性和热稳定性没有显著变化。红外测定结果表明,与离子胶混合,再经干热处理后后,马铃薯淀粉的红外特征峰向低波长移动,分子间的氢键增强,表明了淀粉与离子胶在干热过程中发生了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蜡质玉米淀粉(WCS)为原料,通过羧甲基纤维素(CMC)辅助对其进行微波干热改性,以便改善WCS的加工特性,扩宽其应用范围。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流变仪、X衍射分析仪等对CMC辅助微波干热改性的WCS的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热特性、流变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CMC辅助微波干热后,WCS糊的黏度和冻融稳定性显著升高。表观黏度随角频率增加而降低,显示了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特征,添加CMC的WCS糊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增大,而损耗因子(tanδ)显著降低,表明样品的凝胶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G4淀粉酶抑制小麦淀粉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G4淀粉酶处理小麦淀粉相关理化性质,如凝沉性、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质构性、溶胀度和可溶指数等,研究G4酶对小麦淀粉抗老化性。实验结果表明:经G4淀粉酶处理后,小麦淀粉凝沉体积提高57.5%,析水率和粘度均有所降低;随温度升高,两种小麦淀粉溶胀度和可溶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G4酶处理小麦淀粉溶胀度和可溶指数明显高于原小麦淀粉,小麦淀粉凝胶硬度显著降低,G4淀粉酶具有抑制小麦淀粉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羟丙基淀粉制备的水凝胶与普通淀粉相比具有更好的拉伸性,但凝胶的力学性能较差。本文主要探究湿热处理对羟丙基淀粉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凝胶性能的影响。湿热处理后,羟丙基淀粉的热稳定性与对照相比有所提高,焓值从12.55 J/g降低至6.58 J/g;从X-射线多晶衍射图谱(XRD)分析看出,湿热处理使羟丙基淀粉的结晶度从30.4%降至19.6%,说明湿热造成羟丙基淀粉内部双螺旋的解旋,结晶被破坏;羟丙基淀粉的峰值粘度先上升到5 000 cP左右,后下降到3 000 cP左右;质构仪(TPA)和流变分析发现,湿热处理后,羟丙基淀粉凝胶的硬度从223.51 g增至463.50 g,提高了储能模量,表明湿热处理提高了凝胶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比较了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花生种皮原花青素分离的影响,筛选出最适的分离原花青素大孔吸附树脂AB-8型,并确定了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样品浓度为2.5 mg/mL,上样流速为0.5 mL/min。采用20%、30%、50%浓度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得到3个不同的原花青素洗脱级分别为PSPP1、PSPP2、PSPP3,其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75.26%、84.50%和90.18%。通过薄层层析分析得知,提纯的原花青素样液有三条谱带,初步推断为单体、低聚体混合物及高聚体。  相似文献   
10.
可食性绿豆淀粉膜制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姬娜  熊柳  卜祥辉  孙庆杰 《中国粮油学报》2012,27(1):103-106,110
以绿豆淀粉为主要材料,甘油作为增塑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增强剂,以可食性膜厚度、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阻水性为指标,研究了甘油添加量、CMC添加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因素对可食性淀粉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绿豆淀粉为成膜主体,配以0.4 g/g淀粉的甘油和0.06 g/g淀粉的CMC,在80℃烘干4 h,得到淀粉膜的抗拉强度为9.51 MPa,延伸率为114.55%,水滴渗透时间(Ts)为240.98 min/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