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4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臭氧消毒中溴酸盐的形成、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臭氧对含溴化物的饮用水进行消毒时会生成溴酸盐副产物,溴酸盐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具有较高的致癌可能性)潜在致癌物。臭氧氧化溴化物生成溴酸盐要经过多步反应,控制溴酸盐生成的方法有加氨、降低pH值、投加活性炭、投加高锰酸盐和增加臭氧投加点的数量等。用臭氧消毒的最终目的是杀灭致病菌,因此如何找到臭氧、致病菌、溴酸盐消毒副产物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英东地区位于英雄岭断褶带以东,是柴达木盆地地表构造集中发育的地区,由于地表及地下地质结构复杂,使得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较低,落实构造难度较大。文中从地面地质露头、钻井资料和构造演化入手,采用"综合地质建模技术"构建了"浅层滑脱、深层块断"双层构造解释模式,采用合成地震记录与速度分析相结合的多井、多层次综合标定方法标定了层位,从形成机制上对两期断裂系统的组合关系及晚期断层对构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根据新的解释成果,在英东地区部署的S37井见到了丰富油气显示,说明"综合地质建模技术"在复杂地区地震资料解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铝质量分数小于3 %的低铝含量镁-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低铝含量镁-铝合金铸态组织由α-Mg和β-Mg17 Al12两相组成,其中α-Mg固溶体为等轴树枝晶;随着铝含量的增加,呈六重对称的蔷薇状α-Mg树枝晶尺寸减小、分支发达;其...  相似文献   
5.
L-苹果酸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苹果酸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有机酸,在线粒体产生能量物质ATP的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苹果酸是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胞液和线粒体之间的还原当量(NADH)的转移起重要的作用。因此,L-苹果酸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代谢意义,同时具有显著的生理功能。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能力,具有抗疲劳、保护心脏、促进羧酸盐的代谢、促进线粒体呼吸、改善记忆能力、增强钙的活性、降低抗癌药物毒副作用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胞外代谢轮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寻找常见食源性致病菌间特征性代谢产物,是研发食品安全快速高效监控技术的基础。本文直接利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发酵液冻干,经硅烷化试剂衍生,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同时进行NIST11谱图库检索并分类,并对数据进行热图和主成分(PCA)分析。研究发现,发酵液中有大量有机酸、醇类和胺类等物质产生,且菌种间各代谢产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同时各菌间含有丰富的特有代谢产物,其中部分特有代谢产物在其他菌株中未见报道。通过热图和PCA分析各菌株胞外代谢轮廓可知,24 h时各菌株间能够明显区分,同时去除糖类和氨基酸后,PCA区分鉴定效果明显提高,尤其在24 h时最好。研究表明,胞外代谢轮廓分析可以用于寻找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生物标志物和菌种区分鉴定,同时部分菌种间特有的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以乳杆菌R8菌株为材料,对其高密度发酵培养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菌体密度(OD600)及碳源(葡萄糖)的利用情况为主要参考指标,研究了中和剂、pH、接种量、初始糖含量、通气方式以及补料工艺等对菌体在发酵罐内生长的影响,并对试验菌进行250 L中试放大工艺的优化。优化菌体小试发酵工艺为:将种子液以8%(V/V)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液量70%的小罐,初糖浓度40 g/L,搅拌转速100 r/min,间歇通氮气维持一定的厌氧环境,自动流加12.5%的氨水控制pH恒定在5.8,37℃恒温发酵。250 L中试发酵工艺为:将控制pH 5.8,37℃恒温发酵7 h左右的种子液以8%接种量接种于装液量为70%的250 L发酵罐,搅拌转速60 r/min,自动流加氨水控制pH 5.8,间歇通氮气不保压(每2 h以0.2 vvm的速率通氮气5 min),37℃恒温发酵10 h左右结束。250 L规模所得发酵液的活菌浓度约为8×109 CFU/mL,经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的菌粉活菌浓度约为1.2×1011 CFU/g。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华南地区食品中非O157致泻大肠杆菌(DEC)的污染分布情况和特点,本研究随机采集了该地区12个城市的食品样品,参考GB/T 4789.36-2003方法进行检测,并利用多重PCR对DEC进行了分子鉴定。另外,分别采用MLST分型方法和药敏纸片法对DEC菌株的遗传特性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00份样品中有164份检出DEC,总污染率高达16.4%。肉类和水产品污染较严重。在五种DEC中,EPEC检出率最高(8.0%),其次为ETEC(6.2%),EIEC(3.4%)和STEC(0.4%)。样品中共分离到207株DEC。MLST分型产生了58种ST型,其中44个为已报道的ST型,14个为数据库中新的ST型。聚类分析表明这些菌株共有8个克隆复合物(CC),CC10为其中最大的一个。DEC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和氯霉素等具有高抗性。有关部门应加强非O157致泻大肠杆菌的监控,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LED封装用铝基板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用以调控其界面的导电导热行为,并构建微弧氧化膜的厚度与其导电性及导热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XRD表征了不同厚度微弧氧化膜的相结构,借助SEM观察了不同厚度膜层的表面微观形貌,利用高阻计测试了不同外加电压下膜层的电阻率,采用闪光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膜层的热扩散系数。结果微弧氧化膜主要由γ-Al_2O_3相组成,随膜层厚度的增加,膜层的相结构无显著变化,但其表面多孔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膜层电阻率随膜厚的增大而升高,在膜厚从10μm增至40μm的过程中,电阻率增大了4~8倍。膜层电阻率随测试电压的升高而降低,当测试电压从50 V升至100 V时,电阻率降幅达1~2个数量级。膜层的热扩散系数随膜厚的增大出现波动,当膜厚为10~40μm时,热扩散系数的变化量为21.6~24.8 m~2/s。膜层热扩散系数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幅最高可达8.9 m~2/s。结论厚度为40μm的微弧氧化膜既具有高的电阻率(7.1×1012?·cm),又具有高的热扩散系数(98.0 m~2/s),有望满足LED铝基板的界面绝缘与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复合防腐剂对几种常见畜禽鱼肉的防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酸链球菌素(Nisin)、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乳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本文对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乳酸钠进行复配,并对各单体防腐剂和组成的复配型防腐剂应用于常见新鲜肉类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确定防腐效果最佳的复合防腐剂配方后,通过测定各单体防腐剂和最佳配方复配型防腐剂对常见肉类中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的抑制效果,评价其防腐效果。结果显示,与各单体防腐剂相比较,该最佳配方复配型防腐剂能够较明显减缓常见新鲜肉类猪肉、牛肉、鸡肉和鱼肉中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增长,延长新鲜肉类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