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实验在底部设有进气口的模拟仓内装满玉米后,埋入3列5排N2传感器,充N2流速为5 L/min,时间约40 min,室内温度25℃,关闭N2后连续测定氮气浓度至250 min,以研究氮气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充气阶段,第1列各点在19 min内氮气浓度全部达到饱和值(100%),1#点仅仅用时4 min,上升速度最快;关闭氮气后,1#点氮气浓度下降速度也最快。由距离―浓度模型可知,在充气阶段第1列点,距离进气口越近,浓度越高;而第2列、第3列各点的氮气浓度正好与之相反。在关闭气源后第1列点,距离进气口越近,浓度值越低。由时间―浓度模型可知,第1列的点距离进气口越近,浓度值变化越快;第2、3列的点,距离进气口越近,浓度值变化越慢。越靠近进气口的横排,点与点之间的浓度差别越大;距离进气口较远的点,不同横排上的浓度越接近。分析纵横方向上与进气口等距离的点,得出N2向纵向扩散的速度极显著高于横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模拟储藏小麦,通过测定小麦胚细胞中的O_2~-、有毒产物MDA的含量、种子活力以及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不同储藏微环境(A、B、C、D)下小麦衰老和胚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储藏时间延长和环境温湿度的增加,胚细胞中O_2~-和MDA含量不断增大,种子活力下降,储藏90 d后O_2~-和MDA产生速率都显著高于前期(P0.05),并且高温高湿D(35℃,85%)条件下三者变化幅度都显著高于低温低湿A(15℃,50%)条件(P0.05)。电镜观察发现:随储藏温湿度的增高,小麦胚细胞的超微结构损伤也在加剧,主要表现为:细胞形态改变;膜的完整性逐渐丧失;细胞核染色质凝聚,核仁分裂;线粒体数目减少,内外膜破损,出现空泡化等。以此探讨小麦衰老与胚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丰富储藏小麦的衰老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粮堆结露过程中水分迁移特点及温湿度场变化规律,将含水量12%的东北大豆放入温差15℃(冷热源分别为15、30 ℃)的模拟仓中储藏24d,分析大豆粮堆不同部位水分变化、粮堆温湿度场分布及结露部位温湿度变化,揭示了大豆粮堆结露过程中温湿度变化规律、水分迁移特点。结果表明,大豆粮堆在模拟仓冷热壁温度作用下产生了温差,由此形成的微气流带动水分子迁移,聚集于低温部位,致使大豆在近冷壁面上层结露;结露部位的粮食温度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平衡温度在20.6℃左右,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存在一个相对湿度最小值点;储藏过程中近热壁面大豆粮食水分下降,近冷壁面上层粮食水分升高,高湿区域不断扩大,粮堆由结露逐步发展为发霉。  相似文献   
4.
定期测定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的电导率值,同时用扫描仪采集小麦的表面图像并提取其图像特征,研究储藏过程中小麦的颜色特征参数与电导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R值、G值、B值、I值、电导率均与储藏时间均呈极显著性相关。与电导率相关性最显著的是I值,其中,瑞星1号小麦的电导率与I值的数学模型:y=1.3E-16x~(8.4613)(电导率值为y,I值为x,下同),R~2=0.869;郑麦8998小麦的电导率与I值的模型:y=1.7E-18x~(9.2785),R~2=0.913;两种小麦的电导率与I值的模型:y=1.0E-8x~(4.5932),R~2=0.676。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进口巴西大豆为研究对象,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模拟不同粮高的粮层压力,探索水分含量(11.96%、12.93%)、温度(15、25、35、45、55 ℃)、破碎率(0%、5%、15%、25%)对大豆堆压实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压力条件下,高水分大豆堆的压实程度大于低水分大豆堆;大豆堆温度对压实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随着粮温增加,大豆堆的抗压缩能力减弱,压实程度增大;随着大豆堆破碎率含量增加,压实程度减小。该研究结果可为进口巴西大豆的安全储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新收获的国产大豆在后熟期间油脂的粗脂肪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来探究后熟期间大豆籽粒中脂肪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后熟过程中,大豆的粗脂肪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度过后熟期则逐渐下降,粗脂肪含量从初始的19.25%升高至21.30%,在30 d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大豆酸价及过氧化值均为上升趋势,且大豆酸价及过氧化值均与大豆油脂肪酸的比值呈负相关;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呈负相关,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呈正相关。通过研究发现后熟期间大豆籽粒脂肪含量有了显著升高,对于生产实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