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表型特征和益生特性两方面研究嗜铅乳酸菌JT_1在优化后的M1培养基和加入魔芋粉的M2培养基中连续传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嗜铅乳酸菌JT_1在两种培养基中,连续传至1 000代时,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菌落呈不透明白色突起,表面光滑,与原始菌株的菌落形态一致;连续传代并没有改变培养周期内总生物量和周期末活菌数的变化;菌株JT_1对p H为2.5的人工胃液、p H为8.0的人工肠液以及0.3%的胆盐的耐受能力基本保持稳定;菌株所特有的吸附Pb2+功能在传代过程中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吸附率基本稳定在60%左右。为嗜铅乳酸菌JT_1的可持续性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1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三重PCR检测试剂盒,并加以应用。方法:设计3种待检目的菌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抗干扰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该试剂盒特异性好,灵敏度高,3种待检目的菌在不同食品介质中的检出限均达到101CFU/mL,抗干扰性强。在6个月保存期内,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均未发生改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试剂盒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原菌,且具有稳定性好、准确性高等特点,可用于禽肉及其制品的日常微生物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对铅离子有吸附能力的嗜铅肠球菌JT_1作为体内排铅试剂的排铅机理。建立大鼠铅中毒模型,模型组血铅水平达到600μg/L即造模成功。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大鼠嗜铅肠球菌JT_1的发酵液,4周后处死,无菌采集结肠进行菌落计数,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能谱分析。同时,采集大鼠血液、尿液及粪便测定其铅含量的变化。结肠菌落计数结果显示:铅中毒模型组大鼠结肠乳酸菌总数较其它组少,差异显著(P0.05);灌喂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和对照组菌落总数高于未灌胃空白组和染铅组,差异显著(P0.05)。结肠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仅能在灌喂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结肠内发现类似嗜铅肠球菌JT_1的菌体,能谱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内菌体表面铅含量明显增多,说明铅离子在菌体表面形成金属沉积物。灌胃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大鼠的血铅水平均低于灌胃前,差异显著(P0.05),且该组的粪铅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嗜铅肠球菌可在大鼠结肠存活,嗜铅肠球菌JT_1与铅离子主要以表面吸附的形式排铅,在灌胃嗜铅肠球菌JT_14周后能有效降低大鼠血铅水平,其排铅的主要途径是随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