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荞麦经发芽萌动,可显著提高籽粒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将酿醋原料苦荞麦发芽萌动后,采用生料发酵与山西陈醋传统工艺相结合,不经熏培,研制高含量γ-氨基丁酸和D-手性肌醇苦荞醋。结果表明:研制的产品色泽纯正协调,滋味地道醇厚,其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到234 mg/100 m L,D-手性肌醇含量达到75.05 mg/100 m L,是市场上现有产品的相对含量3倍和10倍以上,在抗氧化、软化血管、降血糖、调节血脂等方面的生理功效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苦荞发芽后,将其分为芽及去除芽后的籽粒两部分,在发芽期间,对芽和籽粒中的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及D-CI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发芽第二天开始,随着发芽时间延长,芽粉中总黄酮、芦丁、D-CI含量呈下降趋势,槲皮素含量缓慢上升;发芽第二天,芽粉中D-CI含量高达18.38 mg/g,未萌动的苦荞全粉中D-CI含量为0.32 mg/g。随发芽时间延长,全粉中总黄酮、芦丁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发芽萌动第七天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为27.92 mg/g,第六天芦丁含量达到最大,为23.13 mg/g;槲皮素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在发芽中后期含量上升迅速,发芽第八天其含量为6.85 mg/g;D-CI含量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第一天其含量为1.07 mg/g,第六天其含量为1.51 mg/g。芽粉中总黄酮、芦丁、D-CI在发芽初期含量较高;全粉中D-CI的合成也主要发生在发芽初期,芦丁、槲皮素的合成主要在发芽中后期。  相似文献   
3.
以D-手性肌醇含量为20%的苦荞麸皮提取物为原料,通过优化分离纯化技术,进而提高D-手性肌醇纯度.实验结果表明,粒状活性炭分离提纯效果较好,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该产品中D-手性肌醇含量可达66%.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对分离纯化样品与D-手性肌醇标准品的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溶剂浸提法生产的辣椒红色素进行精制处理,可以同时起到脱辣、脱溶、脱臭等效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脱臭分离物进行成分分析,至少检测到40多种异味物质.  相似文献   
5.
以苦荞麦麸为原料、0.2 mol/L NaOH溶液为提取介质分离碱提多糖,并采用DEAE-SephroseCL-6B柱层析技术进行分级纯化.结果表明:苦荞麦麸碱提多糖(ABP)主要由葡萄糖(Glc)组成,并含有少量阿拉伯糖(Ara)、木糖(Xyl)、半乳糖(Gal)和微量甘露糖(Man),初步推测ABP主要为β-葡聚糖.ABP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级为2个组分:ABP1和ABP2,ABP1的多糖含量(85.30%)较ABP(64.53%)有所提高,且只含有Glc和少量Xyl,其中n(Glc)∶n(Xyl)=9.47∶1.ABP1经凝胶色谱鉴定为均一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5×104.  相似文献   
6.
苦荞醋生料发酵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苦荞醋生料发酵工艺各生产阶段总黄酮、多酚、γ-氨基丁酸(GABA)、D-手相肌醇(D-CI)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料制醋酒精发酵阶段是这些功能成分的有效积累阶段;醋酸发酵阶段,总黄酮、总酚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GABA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而D-CI含量有明显的提高;熏醅阶段,多酚含量呈先增加后平缓的趋势,其余成分明显下降。通过了解苦荞醋生料发酵工艺过程中各个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以便为改进工艺,提高醋中的功能成分含量,为开发功效更好的苦荞醋新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荞麦的生产与贸易、营养与食品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小文阐述了中国荞麦的生产情况及在世界的地位;国际市场的贸易;营养价值和健身功能,以及荞麦的传统食品、风味食品及制成品。  相似文献   
8.
苦荞加工利用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苦荞米茶、苦荞红曲醋、苦荞醋胶囊、苦荞面食、苦荞黄酮提取等新型苦荞健康食品的研发及其工艺,可为苦荞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苦荞蒸馏酒酒糟中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和纯化,分析其主要黄酮类组分与抗氧化的效果,用于酒度为38%vol和53%vol两种苦荞酒强化处理。结果表明,提取纯化后的酒糟黄酮组分为芦丁20.1%,槲皮素18.8%,异槲皮苷1.56%,强化后的38%vol和53%vol苦荞酒,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95.17%和95.50%,是强化前的19.7倍和9.7倍;总抗氧化能力分别达到了28.98 Fe SO4mmol/m L和36.5 Fe SO4mmol/m L,效果十分显著。本强化处理对酒体品质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可使酒体口感更显醇厚。  相似文献   
10.
苦荞米及萌动苦荞米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苦荞米及萌动苦荞米加工过程中浸泡和蒸煮时间对熟化度,以及熟化后苦荞含水量对脱壳率和整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浸泡时间≥4h,蒸煮≥30min和浸泡时间≥5h,蒸煮≥20min的各处理,熟化度都能达到100%;当熟化后的苦荞水分含量在24.0%~26.0%时,脱壳率达到100%,整米率〉90%。萌动苦荞米与苦荞米的加工工艺,可以采用相同的熟化条件和脱壳条件。苦荞及萌动苦荞脱壳工艺条件的研究为苦荞米及萌动苦荞米的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