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快速确定筛选的3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 YW、Bacillus sp. CP、Bacillus sp. GJ)的分类地位,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保守持家基因的进化分析及特异性PCR对菌株进行鉴定。3株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非常相似,均产芽孢;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gyr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及特异引物PCR结果显示,菌株YW和CP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GJ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本研究表明保守持家基因序列分析及特异性PCR,能够快速、灵敏地对芽孢杆菌近缘物种进行分子鉴定,为功能性微生物菌株的快速筛选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利用多杀菌素对蚊子幼虫致死率与其浓度的相关性,以蚊子幼虫为靶标动物建立基于活体筛选的多杀菌素高产菌株高通量快速筛选模型.通过比较蚊子幼虫的致死率筛选获得多杀菌素产量较高的菌株.结果显示:2龄埃及伊蚊幼虫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生测曲线拟合获得的毒力回归方程标准误差(SE)较小,最适宜作为供试虫源用于快速初筛模型.方法能显著提高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3.
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是一种可以高效脱除谷物及饲料中呕吐毒素的新型微生物菌株,其转化产物是目前研究较为安全的呕吐毒素转化产物。本研究以碳、氮源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用8个因素进行部分因子试验(FFD),筛选出酵母浸粉、酵母膏和蔗糖3个最显著影响因素;对3个最显著影响因素进行最陡爬坡实验获得其最优点区域;再通过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D)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了Devosia sp.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酵母浸粉10.00 g/L,酵母膏6.49 g/L,蔗糖8.40 g/L,硫酸铵2 g/L,磷酸二氢钾2 g/L,硫酸镁0.7 g/L,氯化钙0.02 g/L和硫酸亚铁0.02 g/L。使用该培养基进行发酵验证试验,培养40 h的OD600达到21.66,与预测值(21.62)基本相符。综上,该回归模型对Devosia sp.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可行的,且优化后较原始培养基生物量(OD600)提高了89.1%,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呕吐毒素脱毒菌株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拌粮法对已感染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稻谷原粮进行处理,以明确多杀菌素新剂型对两种储粮害虫的杀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锯谷盗对多杀菌素纳米水剂的敏感性低于锈赤扁谷盗,供试药剂对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1.70%和90.29%。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多杀菌素纳米水剂与甲基嘧啶磷乳油复配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在82.90%和97.95%以上,均显著高于单剂使用多杀菌素纳米水剂的防治效果。研究发现多杀菌素纳米水剂的防治效果受昆虫种类、药剂浓度、处理时间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多种影响因素,改进应用技术,综合制定防治策略,有效防治储粮害虫。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花生油食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化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工艺,分别从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水平等方面研究4种吸附剂(活性白土、膨润土、改性蒙脱土A、改性蒙脱土B)对花生原油中AFB1的吸附效果以及对花生油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1%~1.0%时,4种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率随添加量增加而提高,达到一定水平后,吸附率维持动态平衡;吸附时间为20~60 min、吸附温度为45~115℃时,4种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率均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和吸附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花生原油中AFB1的污染水平对吸附率的影响不明显;花生原油经4种吸附剂处理后,污染物(总砷和铅)未检出,脂肪酸组成(油酸和亚油含量)无明显变化,酸值、过氧化值、维生素E含量、角鲨烯含量以及甾醇含量均变化不大;4种吸附剂对花生油中的风味物质均有吸附,其中活性白土吸附程度最大,仅保留30.6%的风味物质,而改性蒙脱土B对风味物质吸附最...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成品植物油和花生原油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含量,建立了采用多功能净化柱对油样进行前处理,再结合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AFB1含量的方法,对前处理提取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条件(色谱柱、进样量)进行优化,再通过与国标中免疫亲和柱法进行比较,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的条件为以乙腈-水溶液(84+16)为提取剂,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 5μm),进样量10μL;建立的方法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定量限为0.2μg/kg,低于GB 2761—2017规定的最低限量值要求,可满足企业生产的监测需求;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测定浅色植物油中AFB1时,检测结果与免疫亲和柱法相比相对误差为0~18.0%,符合国标要求,但对于深色植物油测定的相对误差超出国标要求。综上,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检测花生油(成品油和原油)及成品玉米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浅黄色菜籽油、黄色芝麻油中AFB1  相似文献   
7.
细菌磁小体是一类由四氧化三铁或四硫化三铁及其外包被的生物膜组成的,粒径在30~120 nm之间的纳米磁性颗粒,其外包被有富含羟基、亚氨基等活性基团的囊泡,为生物/化学修饰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基于细菌磁小体的磁响应及易修饰特性,利用戊二醛作为双功能试剂,构建了细菌磁小体-戊二醛-核酸适配体复合物,用于富集、纯化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结果表明,该富集纯化方法对OTA的最高吸附率为99%,回收率为96%。本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快速、高效,而且有机溶剂用量少,为细菌磁小体的应用及OTA的富集纯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利用课题组前期通过不同物理化学诱变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的8株多杀菌素产生菌为出发菌株,采用96孔板发酵培养结合生物检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探索了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双亲灭活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条件,并通过多轮基因组重排获得了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结果表明:当菌龄为65 h、溶菌酶浓度为4 mg·ml-1,39℃处理时间20 min时,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及再生率分别为92.30%和7.66%;60℃恒温水浴90 min以上和紫外照射200 s以上为双亲灭活条件;PEG浓度为50%,在32℃下处理15 min时,原生质体融合率约为1.18%。最终获得1株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6.07%且遗传稳定的融合株。  相似文献   
9.
利用课题组前期通过不同物理化学诱变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的8株多杀菌素产生菌为出发菌株,采用96孔板发酵培养结合生物检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探索了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双亲灭活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条件,并通过多轮基因组重排获得了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结果表明:当菌龄为65 h、溶菌酶浓度为4 mg·ml-1,39℃处理时间20 min时,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及再生率分别为92.30%和7.66%;60℃恒温水浴90 min以上和紫外照射200s以上为双亲灭活条件;PEG浓度为50%,在32℃下处理15 min时,原生质体融合率约为1.18%。最终获得1株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6.07%且遗传稳定的融合株。  相似文献   
10.
多杀菌素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孔树脂吸附结合硅胶柱层析技术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提取溶剂、发酵液pH和料液比对浸提多杀菌素的影响;然后对7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吸附、解吸条件对大孔吸附树脂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硅胶柱层析法精制多杀菌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发酵液pH为8.0,料液比1∶3(g∶v)时,乙醇可高效浸提多杀菌素;大孔吸附树脂DM11对多杀菌素的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为12 508μg/g(湿树脂)和93.47%;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最佳pH为9.0,最佳载样比为多杀菌素质量(mg):树脂体积(mL)=2.5∶1;采用70%~95%乙醇梯度洗脱,多杀菌素洗脱率为97.5%;多杀菌素精制时硅胶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2∶1∶0.2和1∶1∶0.25)为洗脱剂进行分段洗脱。该工艺得到的多杀菌素回收率为67.25%,纯度为90.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