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配方乳粉中碳水化合物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乳粉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主要对其修订方法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灵芝、南瓜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配以灵芝、蔗糖和稳定剂,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发酵.通过灵芝浸提实验,得出最佳浸提条件为:85%、2.5h;用正交实验优选出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灵芝:南瓜为0.1:10,加入12%的蔗糖,3%的β-CD和复合稳定剂,接入3%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在42℃下发酵20h,后发酵时间为24h,制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3.
粮食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粮食在贮藏过程中生命力、营养成分变化的情况,同时以稻米、小麦与面粉、大豆为例,分析了贮藏过程中食用品质的变化。粮食在贮藏过程中发生霉变,可影响粮食籽粒的发芽率;粮食陈化以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类、酸性物质、维生素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食用品质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邻二氦菲分光度法测定黄瓜中微量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对黄瓜中微量铁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条件为:测量波长为510nm、显色剂用量0.30mL、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时间15min、试液的pH为6.5.该方法简单方便,可广泛用于果蔬中微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枣核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枣核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进行吸附性能研究。基于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吸附剂粒径、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 H以及染料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来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枣核能够有效去除水中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当p H均在6左右,吸附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枣核投加量分别为8、10g/L,用60目的枣核对50mg/L的两种染料废水处理7h,其去除率均在90%以上。枣核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附过程,其吸附行为均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和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经计算得出枣核对亚甲基蓝的饱和吸附量为22.94mg/g,对碱性品红的饱和吸附量为23.92mg/g。研究结果表明枣核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6.
各种纤维的丝素、丝胶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蚕丝制丝业的副产品下脚料作为原料,高效抽出丝胶和丝素,将抽出的丝素、丝胶作为纤维加工剂,对各种的纤维素材进行加工,并对这些由丝素丝胶加工过的纤维所表现出的优良性能(吸水性、温暖感、干爽感)进行测定和表示。 相似文献
7.
8.
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600、氯磺酸和氨水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剂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然后以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 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DSBM反应型乳化剂苯丙表面施胶剂。以FT-IR、粒径分布和表面张力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FT-IR分析表明DSBM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DSBM乳液平均粒径大约为21.48n m左右。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的CMC值为0.28g/l,γC M C为32.4m N/m。半个月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OP-10制备的表面施胶剂乳胶膜吸水率达到44.7%,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制备的乳液乳胶膜吸水率仅为19.5%。将DSBM和表面施胶淀粉复配对轻型纸进行表面施胶,与未施胶纸相比,经过DSBM施胶后轻型纸的抗水性能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其Cobb值、表面强度、耐折度和裂断长均优于市售产品和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玉米中微量磷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条件为:测量波长为418nm、改进剂用量10mL、分解液放置的时间12min、样品粒度40目.用方差分析和回收率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方便,可广泛用于粮食中微量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