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1.
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600、氯磺酸和氨水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剂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然后以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 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DSBM反应型乳化剂苯丙表面施胶剂。以FT-IR、粒径分布和表面张力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FT-IR分析表明DSBM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DSBM乳液平均粒径大约为21.48n m左右。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的CMC值为0.28g/l,γC M C为32.4m N/m。半个月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OP-10制备的表面施胶剂乳胶膜吸水率达到44.7%,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铵制备的乳液乳胶膜吸水率仅为19.5%。将DSBM和表面施胶淀粉复配对轻型纸进行表面施胶,与未施胶纸相比,经过DSBM施胶后轻型纸的抗水性能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其Cobb值、表面强度、耐折度和裂断长均优于市售产品和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2.
3.
以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2000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剂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然后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以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为乳化剂、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制备了SMBD表面施胶剂。以表面张力(γ)、临界胶束浓度(CM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表面张力检测结果表明,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的CMC为0.26 g/L,γ为29.0 mN/m。FTIR分析表明SMBD表面施胶剂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TEM分析表明SMBD表面施胶剂乳液微粒呈球形结构,微粒直径约70 nm。SMBD表面施胶剂胶膜耐水性明显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作为乳化剂制备的表面施胶剂胶膜,15天后SDBS和OP-10作为乳化剂制备的表面施胶剂胶膜吸水率达44.2%,SMBD表面施胶剂胶膜吸水率仅为18.4%。采用SMBD表面施胶剂和氧化淀粉复配对未施胶轻型纸进行表面施胶,与市售某表面施胶剂和进口某表面施胶剂相比,SMBD表面施胶剂施胶纸张的Cobb值、表面强度、耐折度、撕裂指数和裂断长均优于该市售表面施胶剂,稍优于该进口表面施胶剂。 相似文献
4.
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1000、氯磺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剂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钠(MP),然后以MP、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苯丙表面施胶剂。以FT-IR和TEM对合成的表面施胶剂进行了结构表征,FT-IR分析表明苯丙表面施胶剂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TEM分析显示其乳液微粒呈球形,微粒直径约为145 nm。对比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OP-10形成的乳胶膜的耐水性(自乳胶膜形成后15天测试2种乳胶膜的吸水率分别达到19.1%和44.2%)可知,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剂形成的乳胶膜具有很好的耐水性。与未施胶纸及采用市售产品和进口产品进行表面施胶的双胶纸相比,利用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剂和表面施胶淀粉复配对双胶纸进行表面施胶后的纸张的抗水性能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