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完全免费   7篇
  轻工业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EDTAD改性大豆蛋白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蛋白为原料,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酰化改性,再以戊二醛交联制备出具有吸水溶胀能力的改性大豆蛋白凝胶,研究了凝胶的酰化改性机理和凝胶的pH敏感性,并用红外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用EDTAD进行适当的酰化改性,可大大提高凝胶的吸水溶胀能力,而且该凝胶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和形状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
发酵黑小麦冰淇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黑小麦为原料,对发酵黑小麦冰淇淋加工中的麦汁糖化、乳酸菌驯化、发酵、稳定剂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经实验确定黑小麦酸奶在发酵温度为37℃时,发酵所需时间为6h,发酵黑小麦冰淇淋稳定剂的组成为0.4%耐酸CMC、0.8%的黄原胶、0.8%的瓜尔豆胶,该产品乳酸菌数为5.2×10℃FU/mL,具有良好的膨化率和抗融性。  相似文献
3.
模拟小作坊面包房中面包的生产环境,以添加和不添加防腐剂丙酸钙的面包为研究对象,通过保鲜袋密封包装贮存在温度为30℃、湿度70%的环境下,对比研究两种产品在贮存过程中霉菌和细菌数目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面包在贮存过程中,霉菌和细菌数目都快速增长,但添加防腐剂丙酸钙的面包,其霉菌和细菌数目增长速度都相对较慢。面包贮存2 d,虽然没有菌斑出现,但霉菌和细菌数目已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凝胶的溶胀性、凝胶中水的存在状况及氯化钾、氯化钙对凝胶中“三态水”的分布的影响。方法:制备大豆蛋白凝胶,研究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对溶胀率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凝胶中水的状态进行研究。结果: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13%时制备的凝胶溶胀率为30;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结果显示,氯化钾对凝胶平衡水含量(EWC)影响不显著,但使凝胶中非冻结水含量下降,可冻结水含量上丌;氯化钙使凝胶中非冻结水含量上升,可冻结水含量下降,凝胶中EWC亦有增加。结论:氯化钙对大豆蛋白凝胶中水的状态的影响作用大于氯化钾。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淀粉基和纤维素基高吸水剂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特点的研究状况,对比了两种吸水剂在制备工艺、性能与结构及应用方面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了开发淀粉、纤维素等天然物质改性的吸水剂对自然资源的深加工和环境友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大豆蛋白为原料制备的水凝胶、CaCl2凝胶和乙醇凝胶的流变学性质与吸水性,探讨了溶剂乙醇和无机盐CaCl2对大豆蛋白凝胶性及吸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动态应变扫描下,储能模量(G')的比较为:G'乙醇凝胶> G'C2Cl2凝胶>G'水凝胶,而产生损耗的应变值(S)为:S乙醇凝胶< SCaCl2凝胶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有力地促进了粮食与饲料工业的发展 ,伴随它的是生产加工和贮运的自动化越来越高 ,采用人工称重包装的原始方式已被智能化的微机控制的自动包装所代替。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 ,保证了称重的准确度 ,也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粮食与饲料的生产厂家根据自己的工艺要求和物料特性如何正确选用包装秤 ,也就成了诸多厂家所关心的问题。使用厂家要正确选用包装秤 ,首先应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包装秤产品有所了解 ,然后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求作出正确的选择。包装秤如果选择不恰当 ,或者使用效果不好 ,或者根本不能使用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竹叶提取物泡腾片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以崩解时限、p H值、硬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竹叶提取物泡腾片中泡腾剂(柠檬酸、碳酸氢钠)的最佳组成和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的使用方法,并考察泡腾产品的总黄酮含量、崩解时限、p H值、硬度和发泡量。结果:泡腾剂的最佳组成为柠檬酸质量分数20%、碳酸氢钠质量分数20%,制备工艺采用聚乙二醇6000包裹碳酸氢钠后实施粉末直接压片。最优工艺所得泡腾片呈弱酸性,可迅速崩解,发泡量为13.7 m L/g,总黄酮含量为52 mg/g。结论:该工艺所制备的竹叶提取物泡腾片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呈弱酸性。  相似文献
9.
以石榴皮多糖与亚硒酸钠为原料制备石榴皮多糖硒酸酯,以产物硒含量和收率为指标,原料配比、硝酸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单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石榴皮多糖硒酸酯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1:1.0(g/g)、硝酸体积分数0.61%、反应温度77.0℃、反应时间11.3 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石榴皮多糖硒酸酯中硒含量为4.48 mg/g,产物收率为41.87%;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充分证实石榴皮多糖硒酸酯中含有Se=O键、Se—O键和Se—C键。优化后的石榴皮多糖硒酸酯制备工艺条件实现了石榴皮多糖的硒化,为石榴皮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探讨应用复合酶法提取石榴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得出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水平,进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复合酶最优配比为果胶酶24.2%、纤维素酶67.2%、甘露聚糖酶8.6%;并以此参数为基础,得到复合酶法提取石榴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0∶1(mL/g)、介质pH 4.5、酶解温度48.5℃、酶解时间287 min,在此条件下,石榴籽多糖得率为2.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