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完全免费   13篇
  轻工业   1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果醋加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通过发酵酒精产生醋酸。现有资料表明醋酸菌菌种、发酵环境和初始酒精体积分数影响着醋酸产量。本研究以桑椹果酒作为发酵原料,从江苏恒顺醋厂醋醅中分离出的巴氏醋杆菌W6作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椹果醋的发酵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桑椹果醋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5 ℃,初始乙醇体积分数7.5%,接种量10%(V/V),转速16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桑椹果醋酸度可达到5.85 g/100 mL。实验证实W6菌株具有很强的产醋酸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联合国发布的“二噁英和呋喃排放识别和量化标准工具包(2013版)”进行估算,2014年我国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排放总量约为406.68 g TEQ,其中向水体排放20.08 g TEQ,向残余物排放20.99 g TEQ,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44.4%和42.2%,较2009年分别下降了11.2%和8.4%。元素氯漂白工艺为向水体和残余物排放二噁英的主要源头。目前,我国木浆生产全部采用无元素氯(ECF)和全无氯(TCF)漂白工艺,但仍有72%的非木浆生产采用元素氯漂白工艺,因此,开展非木浆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十分必要。此外,提高我国废纸回收率,改善废纸质量,改进废纸再生清洁生产工艺,也将对减少制浆造纸产品中二噁英的循环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造纸行业纸和纸板生产和消费情况、行业发展现状和国家有关的节能减排要求,探讨了现阶段我国造纸企业碳排放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未来的发展要求,以寻求实现节能增效的有效技术方法和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我国造纸企业未来的碳减排任务艰巨,但是随着行业改革的深入和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我国造纸企业同样面临很大的机遇,这会促使造纸企业优化调整用能结构,实现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将松香酸钠和硬脂酸钠以质量比1∶1均匀混合制得胶体物质(CS)模拟物,将松香酸钠、硬脂酸钠及聚丙烯酸钠以质量比1∶1∶1均匀混合制得溶解和胶体物质(DCS)模拟物。通过测定模拟物与Ca2+反应前后溶液的浊度及Zeta电位、干扰物尺寸及形态,系统研究了造纸湿部系统中CS和DCS在Ca2+作用下形成干扰物的历程及机理。结果表明,CS在白水中积累形成的以亲水基向外的胶束可与Ca2+发生离子交换,然后碰撞聚集或继续结合CS的亲水端而构成憎水基朝外的胶束聚集体,并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继续吸附CS的憎水基而逐步增长成大胶黏物;聚丙烯酸钠可与Ca2+反应形成沉积物,但其能以空间位阻机理稳定胶黏物。降低白水系统中DCS含量并控制Ca2+浓度小于5 mmol/L有望减少干扰物生成量。  相似文献
5.
对文化纸生产线网下白水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简称DCS)进行了分离及表征,推断其组成及可能来源,以及无机电解质对DC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S主要来源于造纸助剂的失效或水解产物,而纤维原料抽出物含量极少;去除无机电解质后的DCS为表面光滑的颗粒,且均匀分散在白水中,其平均粒径为1.656 μm;单一无机电解质会使DCS的稳定性下降,且失稳程度随金属离子的价态增大及浓度升高而增大;白水电导率控制在1887 μS/cm以下,混合无机电解质对DCS的失稳作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造纸白水中的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DCS)会影响微粒及纤维的留着,延长网部的脱水时间,而且会影响化学助剂的应用效果和纸机的运行性能,进而影响成纸质量.综述了造纸白水中存在的主要物质及其来源、DCS的主要组成及影响以及DCS性质的常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即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样品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样品分别在37℃和室温环境25℃进行运输稳定性实验,在4及-20℃条件下进行储藏稳定性实验,并评价其稳定性。对保存在-20℃条件下不同时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样品进行质谱鉴定,并做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及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结果即用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样品稳定,质谱图相近,所得蛋白峰信息仅存微小差异,匹配度良好。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血浆凝固酶实验结果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满足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所需质控样品条件。结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直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简单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相较传统方法操作简单,检验结果更加直观,为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有效检测牛奶中地塞米松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萃取去除杂质后,取乙腈层旋转蒸发至近干,用20%乙腈水溶液溶解后,经C_(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水(9:1,V:V)为流动相,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方式对牛奶中地塞米松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地塞米松在5~1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19μg/kg(S/N=3),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5%~107.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4%~1.22%之间(n=3)。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特点,适用于牛奶中地塞米松残留量的分析检测,可用于日常大批量快速筛查工作,有效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中脂质的结构、含量和组成特征,并将其与人乳对比分析,为婴儿配方乳粉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挑选了甲、乙(添加乳脂肪球膜)和丙3个品牌的婴儿配方乳粉,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人乳和乳粉中的中性和极性脂质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并依靠气相色谱和拉曼光谱,分析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结果 各乳粉复溶后脂质呈现球状结构,和人乳状态相似;各乳粉极性脂质碎片化存在,不同于人乳;观察到乙乳粉脂肪亮斑较少,其脂肪含量也较低,为16.3 g/100 g,其脂肪球粒径显著大于其余乳粉。在脂肪酸组成上各种乳粉和人乳也有明显不同,乙乳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为接近人乳,含有较高DHA、AA;拉曼光谱显示各乳粉脂质流动性较为接近。结论 目前市售的婴儿配方乳粉的脂质存在状态与人乳存在差异,优化脂肪球的脂质微结构,使其状态更加趋近于人乳可能是未来婴儿配方乳粉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测定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新版国标方法 GB 5009.12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建立评定脱氢乙酸不确定度的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各分量因素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结果当样品中脱氢乙酸的含量为0.243 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70 g/kg, k=2。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标准品的配制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稳定性是影响实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需严格把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