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轻工业   7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肉及肉制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如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细菌污染,并形成细菌生物膜而造成肉制品腐败、致病。生物膜是具有三维结构的微生物群落,是微生物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特殊生长方式,它可以改善恶劣环境及抑菌剂对微生物的影响。腐败菌和致病菌均可形成生物膜,其对肉制品加工业的危害极大。本文主要概述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肉类食品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机制、影响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旨在为肉类食品加工中各种细菌生物膜形成及控制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烟熏是一种利用木材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熏烟对食品进行熏制的加工方法。熏烟不仅能提升肉制品的感官特性,还能对肉制品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通过改良传统烟熏方式,开发出更加科学的烟熏技术,如液态烟熏和水蒸气渗透烟熏,能够有效提高烟熏肉制品的安全性,并进一步改善烟熏肉制品的风味和色泽。本文综述了烟熏的发烟与熏制原理、影响因素及熏烟成分组成,着重介绍了烟熏技术对肉制品风味及安全性的影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乳酪蛋白胶束结构及其凝胶形成机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乳中酪蛋白种类、胶束结构、电荷分布,并对酪蛋白胶束的稳定性及构成假说进行了介绍,最后着重分析了乳凝胶形成机制及其它外界影响因素。从而为乳品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卤蝇蛆壳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利用盐场废弃物卤蝇蛆壳提取甲壳素和制备壳聚糖的方法及工艺进行初步探索。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蝇蛆壳∶盐酸 ( 2mol/L) =1g∶5mL ,在室温下反应 1h即可除去无机盐 ;另在室温下 ,先用质量分数 2 %NaOH与样品反应 4h后 ,过滤 ,再用质量分数 10 %NaOH于沸水中与样品反应 4h ,可有效去除蛆壳中的蛋白 ;脱乙酰基采用质量分数为 4 5 %的NaOH ,10 0℃ ,反应时间为 1h。在该条件下可得脱乙酰率较高的壳聚糖 ,制成的壳聚糖成品为白色 ,脱乙酰度为 78 90 % ,粘度为 1 12Pa·s。  相似文献   
5.
海藻酸钠凝胶机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在食品中得到普遍应用.生产实践中主要使用钙盐制备水凝胶,凝胶形成的网络结构可以提高食品特性.它的形成受到海藻酸钠的浓度、结合钙离子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海藻酸钠凝胶在食品应用领域中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微囊化、可食性膜、质地改良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6.
米糠发酵过程中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稳航  袁雪娇  刘安军 《食品科技》2011,(5):152-155,159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以料水比1:9(w:v)配成培养基,接入红曲(Monascus anka)M180和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A900,在30℃、200r/min摇床培养,培养时间分别为4d和7d。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米糠发酵过程中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米糠中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1、C18:2,占总脂肪酸的95.05%,C16:1、C18:1、C18:2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0.09%,在红曲和木耳发酵过程中,脂肪酸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总脂肪酸含量由最初的200.75mg/g分别下降至68.35mg/g和79.95mg/g,红曲M180比木耳A900利用脂肪酸速度快。发酵结束后,红曲发酵米糠和木耳发酵米糠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83.76%和80.84%,与发酵前相比,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利用红曲和木耳发酵米糠不能达到富集不饱和脂肪酸的目的,但可作为除去米糠中脂肪,抑制酸败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在羊肉嫩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以山羊肉为材料进行超声波处理,分别处理0、1、3、5、7、10、15min,结束后在0~4℃成熟1、2、3、4、5、7d(每个成熟期设两个重复),检测肉块的MFI、可溶性蛋白浓度和剪切力,实验结果表明频率40kHz,电功率1000W,强度为1.33W/cm2的超声波水浴处理,明显提高了宰后15h的山羊肉块(70±1)g的嫩化速率,可使山羊肉提前3d成熟。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交联属于蛋白质改性修饰的一部分,是重组食品与新型食品制造的重要内容。与化学交联、物理交联相比,酶法交联因其反应条件温和、不产生副产物、交联效果好等特点,成为最为容易接受的一种蛋白质交联方式。除谷氨酰胺转胺酶外,一些氧化酶也被证明能够在蛋白质分子间形成共价键而形成交联。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酚氧化酶(酪氨酸酶、漆酶)、过氧化物酶以及赖氨酰氧化酶的酶学性质、交联机制等,并对其在食品蛋白质交联中研究现状以及潜在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其氨基酸组成及比例也不同,因而对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贡献不同。蛋白质作为食物最基本的营养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在全球人口激增、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蛋白质质量评价方法对于人类合理膳食、获取充足营养、有效开发新型蛋白质资源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综合分析了食品中蛋白质质量评价方法的发展,并对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和可消化氨基酸评分(digestibility indispensable amino acid score,DIAAS)展开详细讨论,重点阐述这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状况、优势及局限性,以期为探索优质蛋白质来源、研究蛋白质互补和开发高质量蛋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业学  王稳航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8):295-307
开发人造肉可以有效缓解人们对肉类的需求压力,降低肉类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肉制品过多摄入引起的潜在健康危害以及满足人们对新型食品的追求,对倡导多元化健康的食品消费具有多重意义。如何开发质地逼真、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人造肉产品,在人们对健康食品诉求迫切的当今社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以肉是一种复杂生物材料的视角,从肌肉的多组分、多层次的结构组成和复杂的生长机制出发,引入仿生学概念,针对不同种类肉制品的质地结构和感官品质及可模仿性等方面,详细评价目前已应用的或有潜在应用的人造肉生产策略与技术,并对人造肉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前景进行展望,旨在开发质地与结构更为逼真的高品质的仿肉制品,为进一步拓展健康肉类仿生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