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绿色溶剂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中,通过纤维素季铵盐的羟基与疏水单体乳酸(LA)之间的开环接枝聚合反应(ROP),在二甲氨基吡啶(DMAP)或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的催化作用下制备QC_(0.44)-g-PLA两亲性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透射电镜、粒径分布和荧光光谱等技术对QC_(0.44)-g-PLA共聚物的结构、性能及自组装行为进行表征。透射电镜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QC_(0.44)-g-PLA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均一球形纳米胶束,其粒径为92~226 nm,疏水链段PLA的摩尔取代度(MS)为0.83~2.54,共聚物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15~272μg/m L,胶束的粒径和CMC值均随MS的增加而降低。胶束表面电荷呈阳电性,并且对紫杉醇(PTX)和吴茱萸碱(EVO)的包封率随共聚物中PLA的MS值增加而增加,其最大包封率分别为69.7%和66.4%。  相似文献   
3.
酸法制备芦苇微晶纤维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以芦苇浆粕为原料制备芦苇微晶纤维素的可行性及工艺条件.用HCl为溶剂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制备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HCl质量分数6%,水解时间60min,水解温度80℃,液比1∶10;其中水解温度的影响较大,水解产物聚合度(DP)为270.6 L/g,结晶度为73.2%,得率为85.4%;红外光谱和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所得产物为纤维素Ⅰ型,即微晶纤维素.  相似文献   
4.
目前,两亲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及其自组装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引起了制浆造纸、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两亲性纤维素胶束作为新一代功能性的纳米材料,可以由两亲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得到。这类材料不仅可提高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望为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提供新的出口。本文主要从两亲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出发,旨在介绍纤维素基胶束的制备及其在药物传递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合理的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将富含纤维素的旧报纸先进行润胀、打浆,然后冷冻干燥,得到旧报纸气凝胶(WNA),利用高温热分解的方式处理WNA制得旧报纸碳基气凝胶(C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CA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A的密度(0.0348 g/cm3)较低,动态接触角为129.8°,表明CA的疏水性能优异。FT-IR结果表明,与WNA相比,CA中羟基、烷基及糖苷键等官能团含量减少。SEM分析表明,CA的纤维宽度在8~10 μm范围内,其具有连续纳米多孔三维网络结构。XRD分析表明,纤维素的结晶区受到破坏,导致无定形碳的形成。CA能高效、快速地吸附有机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吸附量可达自身质量的21~37倍。利用燃烧的方法可将吸附的物质从CA中分离出来并对CA进行回收。经过6个吸附/燃烧循环过程,CA对甲醇和硅油的吸附能力分别是原吸附能力的83.9%和86.4%,表明CA可实现多次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6.
实习环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本科毕业生的关键环节。“产教融合”是开展企业与实践教学深度合作的教学模式,是高等院校提高人才质量,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方向)在专业实习环节存在过的不足之处和“产教融合”式的实习教学改革,总结传统专业实习现状,建立校企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改革实习环节的学习流程和考察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考核评价方法。通过对专业实习的系统改革,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达到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优秀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陈凯  齐云赓  郭延柱  王适  李海明 《化工进展》2020,39(8):3146-3162
小尺度木素颗粒作为木素高值化利用的新产物,由于其无毒、耐腐蚀、抗菌和抗氧化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小尺度木素颗粒的制备工艺(自组装法、反溶剂法、界面聚合/交联法、高剪切均质法、超声波法、超声喷雾冷冻法、微生物法和酶解法等),阐明了利用不同木素原料、不同方法制备小尺度木素颗粒的制备原理、制备条件以及产品特性。进一步对小尺度木素颗粒的主要制备工艺参数、物理化学特性及其粒径的主要表征手段进行了总结与比较。随后对其在紫外线防护、复合材料和药物运输载体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最后对其在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简明分析,以期为木素在纳米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以预水解木质素(PHL)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为单体、K2S2O8为引发剂条件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半干法合成了阳离子型木质素接枝聚合物(PHLM)。采用元素分析仪、电荷滴定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仪(1H-NMR)对制备的PHLM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以PHLM的溶解度、接枝率和电荷密度作为考核指标,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索了PHLM在造纸废水处理中作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制备PHLM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浓度60%、METAC/PHL单体摩尔比2∶1、引发剂用量3.0%、pH值4.0、温度80℃,此条件下制备的PHLM溶解度为9.65 g/L,电荷密度为3.88 mmol/g,接枝率为214.93%。当PHLM用量为25 mg/L、pH值为5.0时,PHLM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优,浊度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93.3%和65.6%。  相似文献   
9.
以预水解木质素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和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制备了阳离子型木质素三元接枝聚合物(LAM),探讨了pH值、KPS用量、METAC/木质素摩尔比、AM/木质素摩尔比等对LAM电荷密度、溶解度和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荷滴定等技术对LAM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H值为5、KPS用量为4.0 wt%、METAC/木质素摩尔比为2.5、AM/木质素摩尔比为2.5条件下制备的LAM性能最优,电荷密度为2.38 mmol/g,溶解度为8.92 g/L,METAC和AM的接枝率分别为166.2%和70.1%;与木质素接枝METAC二元聚合物相比,LAM对废水中乳化油具有优异的絮凝效果,去除率达91%以上且表现出宽pH值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以蔗渣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酸(AMPS)为单体,过硫化钾(K2 S2 O8)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技术合成了两性蔗渣吸附剂(MAB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对两性蔗渣吸附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两性蔗渣吸附剂用量、溶液pH和离子强度对其吸附NH+4、PO3-4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性蔗渣吸附剂用量为2.5 g/L、pH为9时,两性蔗渣吸附剂对NH+4的最大吸附量为78.5 mg/g;两性蔗渣吸附剂用量为2.0 g/L、pH为6时,两性蔗渣吸附剂对PO3-4的最大吸附量为74.3 mg/g.两性蔗渣吸附剂对NH+4和PO3-4的吸附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不同生物质资源如小麦秸秆等经过两性改性后对NH+4和PO3-4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两性生物质吸附剂对NH+4的最大吸附量可达75.38 mg/g,对PO3-4的最大吸附量达到60.85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