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39篇
  免费   3699篇
  国内免费   1839篇
电工技术   289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561篇
化学工业   4436篇
金属工艺   1854篇
机械仪表   2381篇
建筑科学   2570篇
矿业工程   1185篇
能源动力   858篇
轻工业   2623篇
水利工程   778篇
石油天然气   1212篇
武器工业   397篇
无线电   40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22篇
冶金工业   1103篇
原子能技术   399篇
自动化技术   503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573篇
  2022年   1245篇
  2021年   1601篇
  2020年   1320篇
  2019年   891篇
  2018年   1074篇
  2017年   1206篇
  2016年   1009篇
  2015年   1806篇
  2014年   2188篇
  2013年   2396篇
  2012年   2777篇
  2011年   2899篇
  2010年   2537篇
  2009年   2230篇
  2008年   2126篇
  2007年   1969篇
  2006年   1793篇
  2005年   1441篇
  2004年   1031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静压气悬浮轴的悬浮技术,是利用多孔质材料做成的轴承,对高压气体节流降压,在轴承和轴之间形成一层薄的气膜,使轴悬浮,实现轴的无接触式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摩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论文基于的50冷吨的气悬浮离心制冷机组,名义工况的制冷量为170 kW,制冷能效5.6,IPLV值7.3,通过对该系统及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用理论计算制热量和实测制热量之间的差值,得出从100%负荷到25%负荷工况,悬浮轴的供气量的流量,大约在6 g/s~9 g/s,占系统制冷剂循环量的0.82%~2.2%。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不同发酵时期泡青菜香味物质的演替规律,该研究以发酵周期为1年半的泡青菜为研究对象,前1年每个月取样1次,后半年每3个月取样1次,共计14个样品,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发酵时间泡青菜的香味物质,并采用聚类分析进一步解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类,285种香味物质;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烃类、酮类物质呈增加趋势,酯类、醇类物质呈下降趋势。根据香味物质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8个月发酵周期内的泡青菜分为5个发酵阶段,即发酵前期0~5个月,主要呈现浓郁醇香和辛辣味;发酵中前期6~9个月,主要呈现浓郁花果香和较淡辛辣味;发酵中后期10~12个月,主要呈现浓郁花果香和发酵酸香,以及较淡辛辣味;发酵后期15个月和发酵末期18个月,主要呈现浓郁花果香及微微辛辣味和发酵酸香。  相似文献   
3.
针对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中聚酯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结构紧密缠绕,难以分离而无法加工的问题,采用环境友好的草酸体系选择性水解混纺织物中的棉纤维,从而释放聚酯纤维实现有效分离,并对草酸体系分离工艺进一步优化。研究表明:与无机酸相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草酸可达到与盐酸相当的分离效果且所得聚酯纤维形态更完整,棉纤维水解程度更低,水解产物分布更窄;在草酸浓度为0.07 mol/L、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聚酯/棉混纺织物的分离效果最优;其中棉纤维水解为纤维素材料,得率为91.46%,另有小部分水解为葡萄糖或低聚糖;聚酯纤维回收率高达99.28%,且保留了原有聚酯纤维的性能,可直接生产加工;该反应体系可循环利用多次,实现了废旧聚酯/棉混纺织物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魏朋  陈珺  王志国  刘飞 《化工学报》2022,73(2):792-800
在模拟移动床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进料浓度和温度变化以及色谱柱填充不一致等因素影响,初始工艺参数作业下的分离性能可能会出现下降。首先对模拟移动床的机理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在色谱分离平衡理论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正交配置法求解模型得到新的工艺参数点;最后以果葡糖浆组分分离为对象,使用所提方法求解有扰动作用时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果糖纯度的合格率从81%提高到99%,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为查清四川某尾砂充填材料理化特性和重金属毒性,以尾矿和普通水泥为原料制备井下充填材料,采用全因子试验探究尾砂粒径及灰砂比对试样物理性能及重金属稳定性的影响,SPSS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充填材料流动度和抗压强度,运用 XRD、FTIR 和 SEM 等分析方法,揭示充填材料水化反应过程及其重金属固化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尾砂粒度越粗,灰砂比越大,尾矿充填料的抗压强越大,易满足井下充填材料的强度要求,但尾砂粒度过大时,片状或棱型等不规则形状颗粒导致充填料流动性能降低;粗粒级尾砂充填料水化反应充分,水化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通过沉淀、静电吸附、离子置换作用等,将重金属滞固在充填材料中,重金属浸出毒性至少满足地下水Ⅲ 类水质要求。 因此采用水泥为胶凝材料,制备尾砂井下充填材料的理化特性和重金属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GLDAS-Noah水文模型,模拟长江流域蓝绿水资源量,并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9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蓝水资源和绿水资源分别为420.24 mm和686.95 mm,绿水资源约是蓝水资源的1.62倍。近20 a来长江流域蓝水资源、绿水资源和绿水系数呈不显著增加趋势,2000—2019年蓝水资源与绿水资源变化速率分别为3.26 mm/a 和2.27 mm/a。从年内分配上看,蓝绿水资源在7—8月份较多,占全年的29%~32%;在1 —2月份较少,占全年的5%~6%。从空间分布来看,蓝水资源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绿水资源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而绿水系数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科学全面评价蓝绿水资源可以为优化水资源利用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页岩油压裂水平井投产前普遍先闷井,为快速评价体积压裂效果,提出基于页岩油藏闷井压力数据的压后评估方法。通过闷井数值模拟,表征压裂水平井缝网改造区域的压力扩散与流体运移规律,并建立闭合后线性流计算模型和裂缝储集控制数学模型,形成反演裂缝参数与地层压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压裂停泵后改造区域依次经历井筒末段裂缝控制、全井段裂缝控制以及储集层基质控制下的9个流动阶段,其压降导数在双对数坐标下为不同斜率的多个直线段;应用于吉木萨尔凹陷4口典型页岩油水平井,证明了闷井压力数据能用于裂缝参数和地层压力反演,也验证了提出方法的适用性,可供评价压裂作业效果和优化平台井距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抑制金鸡湖隧道主体结构厚度为1.4 m侧墙的早期收缩裂缝,在优选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抗裂剂与冷却水管控温协同控制的方法来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并通过理论评估与工程应用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施工时,通过使用抗裂剂与合理预埋、操作冷却水管来调控结构温升和变形,可将收缩开裂风险系数基本控制在0.7以下,实体结构监测结果也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研究成果可为不具备严格控温条件的类似现浇隧道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预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10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优化分析条件:流动相KH2PO4溶液浓度、甲醇含量和柱温,同时检测草酸、酒石酸、丙酮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丁二酸、富马酸和戊二酸的含量。结果流动相为40 mmol/L KH2PO4溶液(磷酸调pH 2.7)-甲醇(95: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10 min内10种有机酸达到完全分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n=6)的RSD为0.82%~2.6%,平均加标回收率(n=6)均在94%以上。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省时快捷,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食品或药品中有机酸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work, we reveale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photodarkening in Pr3+ ions singly doped and Pr3+/Ce3+ co-doped silicate glasses and fibers induced by X-ray and 488-nm laser radiations and studied the role of Ce3+ in increasing radiation resistance in Pr3+-doped silicate glasses and fibers. The absorption, emission,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radiation induced attenuation spectra,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of Pr3+ singly doped and Pr3+/Ce3+ co-doped silicate glasses before and after X-ray radiation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photoinduced attenuation of Pr3+ singly doped and Pr3+/Ce3+ co-doped silicate fibers at visible wavelengths pumped by 488-nm laser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Ce3+ ions co-doping on the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Pr3+ ions as well as the radiation-induced defects in silicate glasses was studi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oth X-ray and 488-nm laser radiations will induce photodamage in Pr3+ ions-doped silicate glasses and fibers. Co-doping Ce3+ (by up to 1 mol%) is efficient to suppress the darkening induced by both X-ray and 488-nm laser radiations without influence on the luminescence behavior of Pr3+ ions in silicate glasses and fibers. Our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promising potential of Pr3+/Ce3+ co-doped silicate glasses for visible las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