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吉林省3121份水产品及其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 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吉林省9个地市级行政区采集市售水产品及其制品样品共3121份,包括鲜活产品、生食产品、冷冻鱼糜制品和熟制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10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全部3121份样本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检出率为2.3%(72/3121)。检出率最高为生食产品(4.6%,25/540), 其次是冷冻鱼糜制品(2.5%,23/938)和鲜活产品(1.5%,24/1556)。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生食产品和鲜活产品,检出率分别8.9%(16/180)和6.0%(18/299)。单增李斯特菌主要污染冷冻鱼糜制品,检出率为8.6%(21/244)。熟制品致病菌检出率为0%。其他致病菌检出率很低,甚至为0%。结论 吉林省市售的水产品及其制品受到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存在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吉林省内市售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情况,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为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从全省九个地区采集75份水果样品,采用 BEH C18(2.1mm×100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和0.1 % 氨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柱温35°C,多效唑,ESI(+);赤霉素、2,4-D、噻苯隆、氯吡脲和4-氯苯氧乙酸,ESI(-),在此色谱质谱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 4-氯苯氧乙酸检出率为6.67%,赤霉素检出率10.67%,氯吡脲检出率为18.67%,多效唑检出率为16%,2,4-D检出率为16%,噻苯隆检出率0%,。结论 市售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检出率比较高,应加大监测力度,通过监测数据的结果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吉林省市售餐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管理、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2019年从吉林省9个监测地区采集到的8279件市售食品样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2011年 -2019年从吉林省市售食品中共检测出单增李斯特菌阳性菌株352株,总检出率4.25%;各检测地区间长春市阳性检出率最高(7.63%),其次为四平市(6.03%);12类市售食品中肉及肉质品阳性检出率最高(9.41%),其次为速冻米面食品(6.72%);各类采样地点中超市的阳性检出率最高(6.89%),其次为农贸市场(5.64%)和快餐店(5.08%);散装食品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预包装食品。结论 2019年吉林省的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较临近三年呈回升态势;长春市与四平市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其他地区严重;肉与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速冻米面食品;流通环节中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较高;散装食品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预包装食品严重。有关部门应针对地区现状、食品类型和包装类型的不同加强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2016~2019年吉林省食源性金黄色葡菌球菌污染现状。方法 采集2016~2019年吉林省9个地(市)级的餐厅、超市和零售市场等地点食品样本,共计2824件,根据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进行测定,采用率、构成比和X2检验的方法对检出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6~2019共监测样本2824份,总检出率2.02%;9个地区中白城市总检出率最高(4.59%),其次为四平市(3.82%),白山市总检出率最低(0.51%);13类食品中有8类食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焙烤及油炸类食品、餐饮食品、调味品、豆制品、冷冻饮品、肉及肉制品、乳与乳制品和速冻米面食品,其中速冻米面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9.00%);餐饮服务环节阳性检出率为2.45%(22/898),流通环节阳性检出率为1.87%(36/1928);CFU(colony forming units,平板计数法)法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29[2.65~7.94] CFU/g(mL),MPN(Most Probable Number,最大可能数法)法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53[0.76~5.29]MPN/g(mL)。结论 2016~2019年吉林省各地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普遍存在,其中白城市污染相对严重,吉林省所有食品类别中,速冻米面制品污染相对严重,应给予高度重视,餐饮服务环节和流通环节还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注重培养与引进人才,搭建施展技术能力的平台;注重能力提升,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注重科研和工作的结合,发挥重点实验室作用,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展望未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开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新局面等方面阐述了用科技创新理念推动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目前无论从监测样品的品种、数量和监测的区域,还是监测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上均有较好发展,为从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吉林省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分析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采样原则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样本采样要求,对2011-2019年吉林省9个市的肉及肉制品采集5683株样品,依据GB/T 4789的标准方法,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阳性食源性致病菌314株, 总体检出率为5.53%, 其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依次为1.47%、5.51%、9.41%。在不同地点采集的标本中,农贸市场、酒店和超市检出率较高,集体食堂和学校周围小商铺均未检出。结论 吉林省各市不同场所的肉及肉制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根据污染程度实施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中国居民水产品中铅、镉、汞、砷四种重金属的暴露水平和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3—2017年水产品中铅、镉、汞、砷的含量监测数据和相应食物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中国居民水产品中四种重金属的摄入情况,依据相应健康指导值或基准剂量评估其潜在危险。结果各性别-年龄组人群镉、甲基汞的暴露量均低于其相应健康指导值,但除66岁以上女性组镉平均暴露量外,平均暴露量均在相应健康指导值的5%以上,高端暴露量(P95)超过健康指导值的20%。各人群铅、无机砷的暴露限值(MOE)均高于1。2~6岁性别-年龄组除无机砷外,另三种重金属平均暴露量和P95在各性别-年龄组中均最高。水产品中四种重金属贡献率最高的为海蟹和鱼类。结论中国居民通过水产品的铅、镉、汞、砷暴露量总体上低于相应的健康指导值或基准剂量,但达到通过制定限量标准进行管理的水平。鱼类和海蟹是对四种重金属暴露贡献率最高的水产品,高消费人群的重金属暴露需要加以关注,建议进一步开展重金属的累积暴露评估研究,明确水产品中重金属的累积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吉林省9274份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吉林省9个地市级行政区采集市售6类肉及肉制品样品共9274份,包括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冷冻肉糜制品和动物血液及制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10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全部9274份样本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检出率为3.9%(366/9274)。检出率最高为调理肉制品 (13.0%,63/483),其次是生禽肉(5.6%,107/1900)和生畜肉(5.0%,71/1428)。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生禽肉中弯曲菌检出率(7.5%,31/411)和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3.9%,7/180)均高于沙门菌检出率(3.5%,8/231)。生禽肉、生畜肉中未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动物血液及制品未检出单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弯曲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冷冻肉糜制品未检出沙门菌。熟肉制品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志贺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熟肉制品各年度检出率范围为1.3%-4.4%。结论 吉林省市售的肉及肉制品较长时间受到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存在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主要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保健功效。食用菌具有富集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且对镉和汞的富集能力最强,而各地食用菌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充分利用食用菌富集有益于人体健康物质的特性的同时,也要规避其对重金属富集作用而产生的健康风险。本文在分析和汇总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已有的重金属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铝含量及其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当前食品中铝含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解决食品中铝含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已是食品安全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食品中铝研究技术的现状,主要从食品中的铝长期高水平摄入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对人体引起的各种毒性及食品中铝含量分析趋势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通过对食品中铝含量的分析研究,表明铝常常出现在面粉、馒头、油条、面条、麻花、油饼、炸糕、面包、粉条、膨化食品等其他面制品中。了解目前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和相关的应对措施,减少我国人群,尤其是儿童铝的摄入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控制是改善我国铝摄入状况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研究食品中铝的风险监测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