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差示热扫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IgY热变性及其可塑性做了初步研究,IgYd PH4以上的酸性溶性中其变性具有部分可逆性,在酸性条件下变性可逆性大于中性和碱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了副溶血弧菌在32、10℃下生物被膜的形成,并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四唑鎓盐(XTT)法、叠氮溴化丙锭与荧光定量PCR结合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的手段以评估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和4种常用抗菌剂对副溶血弧菌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进一步分析了2种温度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对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在两种温度下均能形成稳定的生物被膜,32℃下形成的生物被膜量显著高于10℃;低温生物被膜对抗菌剂的抗性更强;在5种抗菌剂中,薰衣草精油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最佳。1/2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4 MIC的薰衣草精油对副溶血弧菌32℃下形成的常温生物被膜和10℃下形成的低温生物被膜的清除率分别为36.39%~72.38%和58.20%~67.62%,使代谢活性分别下降35.72%~71.38%和42.06%~50.4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显示,经薰衣草精油处理的生物被膜结构稀疏,胞外多糖减少,死菌数量增加。此外,薰衣草精油对成熟生物被膜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效果,随着其处理浓度的增加,生物被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粪肠球菌Z096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的抑制作用,采用竞争、清除、排阻三种方式模拟Z096与副溶血弧菌在微菌落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探究了Z096的提取物(Z096-E)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成熟生物被膜清除、细胞表面疏水性、自聚性、QS信号分子AI-2活性、群集泳动能力以及胞外多糖和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Z096可通过竞争、清除、排阻的方式与副溶血弧菌相互作用,降低浮游和生物被膜状态的副溶血弧菌细胞数量,干扰副溶血弧菌在载体表面的粘附,且Z096-E能够显著抑制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有效清除成熟生物被膜,1.6 mg/mL的Z096-E处理12 h,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抑制率为70.43%,代谢活性减少率为84.15%;12.8 mg/mL的Z096-E处理副溶血弧菌成熟生物被膜4 h,生物被膜清除率为58.21%,代谢活性减少率为69.84%。而且1.6 mg/mL的Z096-E对副溶血弧菌群集和泳动能力、细胞表面疏水性和自聚性、胞外多糖和蛋白合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7.26%、53.56%、63.37%、89.38%、77.65%和51.91%,抑制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Z096-E可使副溶血弧菌QS信号分子AI-2活性减弱,表明Z096-E是一种AI-2类群体感应抑制剂,其可通过干扰QS系统,从而影响副溶血弧菌的生理特性。因此,本研究发现了一株能够抑制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的乳酸菌,其提取物Z096-E能作为一种防控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的新型乳酸菌生物制剂,这对消除致病菌生物被膜污染以及开发新型抗菌剂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志贺氏菌IgY的提纯及建立间接ELISA检测志贺氏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稀释法提纯抗志贺氏菌IgY,检测10mg/mL纯化抗志贺氏菌IgY的效价为1∶320,并以此IgY为基础建立间接ELISA检测志贺氏菌,测定志贺氏菌纯培养液的检出限为105~106cfu/mL。对蜡样芽孢杆菌等10株不同菌株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志贺氏菌有明显的检测特异性,对所测定的其它菌株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编码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性基因和主要毒力基因tlh、tdh、ureR进行引物及探针设计,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利用10 株副溶血弧菌和22 株非副溶血弧菌对设计的引物及探针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及探针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优化后的引物浓度分别为tdh 0.15 μmol/L、tlh 0.15 μmol/L、ureR 0.80 μmol/L,探针浓度分别为HEX 0.50 μmol/L、FAM 0.50 μmol/L;该方法即使在高浓度的背景细菌存在下,DNA浓度与Ct值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102 拷贝/mL;以完整菌细胞的悬液为模板时,预变性时间为30 min,扩增检测效果与以基因组DNA(gDNA)为模板相当(ΔCt<1)。本研究建立的三重real-time PCR方法能实现快速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并能有效区分致病性及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副溶血弧菌的快速定量检测和风险评估提供快速、灵敏、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4种防腐剂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4种防腐剂壳聚糖、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和ε-聚赖氨酸对副溶血弧菌(Vibro parahaemolytic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基础上,研究其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生物膜形成量,XTT法测生物膜代谢活性,硫酸-苯酚法测定生物膜中胞外多糖的分泌量。结果表明,壳聚糖的MIC最小,为1.25 mg/m L。4种防腐剂在MIC以及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仅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而且能显著降低细菌的代谢活性,减少胞外多糖的分泌,其中壳聚糖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纳豆菌产生抗菌物质的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纳豆菌产生抗菌物质的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优化,并探讨温度、pH、培养方式和接种量对纳豆菌生长及抗菌作用的影响,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为6.5-7.5,最适接种量6%,振荡培养优于静置培养。  相似文献   
8.
河豚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豚毒素是河豚中的有毒物质,是毒性很强的神经性毒素.对河豚毒素的性质、来源、作用机制、检测方法以及应用等几个方面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为河豚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为靶标,研究戊糖乳杆菌DF9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QS inhibitor,QSI)对其的淬灭效果。在确定DF9-QSI对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BB170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亚抑菌浓度的DF9-QSI对副溶血弧菌QS信号分子AI-2的活性、动力(群集、泳动和蹭行)、生物被膜形成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F9-QSI≤0.8 mg/mL时,其不影响副溶血弧菌的生长,且可有效降低其AI-2活性,抑制副溶血弧菌的运动、生物被膜形成及胞外多糖的产生,呈现浓度依赖性。三种显微结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联合表明DF9-QSI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因此,本研究发现DF9-QSI具有良好的AI-2类QS淬灭活性,为开发一种新型、有效的乳酸菌源QSIs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控制副溶血弧菌QS系统提供潜在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0.
多功能保健食品-纳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纳豆是日本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研究表明,纳豆含有许多功能性成分,使其具有溶血栓、防治骨质疏松杀菌、促进胃肠道健康、降血压和抗肿瘤等多种功能,本文详细阐述近年来纳豆的研究开发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