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甜高粱制取燃料乙醇产业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能源和农业是近期国家重点考虑的问题,甜高粱制取燃料乙醇产业是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从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光照对显示器呈色的影响研究(1):显示器的特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示器屏幕作为图像和颜色显示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立颜色控制值RGB与对应呈现的颜色色度值间的特性化关系是控制屏幕准确呈色的技术手段和关键,但ICC标准的色彩管理体系中,并没有构建显示器的实际呈色关系。试验基于ICC色彩管理技术,将显示器视为RGB输出设备,并将其实际光色的色度三刺激值CIEXYZ匹配为自身白场下的CIELAB值,建立其与RGB控制值之间的关系,形成显示器自身和环境光照条件下实际呈色的规律。一台普通液晶显示器在3个不同光照环境中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描述其自身光色,还是不同环境光照下的呈色,色域内RGB到实际呈色预测的ΔE*ab色差平均在1以下,最大也不超过2;期望的呈色与受控下实际呈色的ΔE*ab色差则平均小于1.8,最大小于6。 相似文献
4.
环境光照对显示器呈色的影响研究(2):环境光对显示色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环境中,显示器呈现的颜色由其自身发光和屏幕表面对环境光照的反射光共同决定。利用显示器实际呈色的颜色关系,实验对两个显示器分别在不同环境光照下颜色呈现的色域和单色阶调曲线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加,显示器的呈色突出表现为黑场和暗调颜色区域的明度逐渐增加,造成该区域的色域压缩,但白场明度增加较小。各颜色的阶调曲线也表现为在中低明度处的层次压缩。这种色域和阶调层次在暗色调的压缩程度不仅与环境光照强度有关,而且还与屏幕本身的黑场光亮度和屏幕表面对环境光照的反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从乌鸡中酶解得到乌鸡低聚肽,然后与亚铁螯合制备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螯合率为84.76±0.12%。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4.64±1.03%。并且分子量较低,其中分子量小于1000 u的占85.50%。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铁螯合物。体外稳定性研究表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体外消化稳定性。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选择一个主要的组分进行收集,然后利用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的主要组分中鉴定出一个五肽,氨基酸序列为Thr-Ser-Gly-Met-Pro。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可作为一种铁补充剂用于食品添加剂、营养物及医药制品中。 相似文献
6.
不同工艺酱香型白酒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认识不同工艺类型酱香酒在感官和指标上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气质谱联用和离子色谱对坤沙、翻沙、碎沙和窜沙工艺及其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吸光值和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法研究不同工艺、轮次酱香型白酒吸光值与挥发性化合物差异,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进行潜在的标记挥发性化合物定量与鉴定。结果表明,紫外光谱法的PCA可以区分坤沙工艺与其他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PCA只能区分坤沙工艺和窜沙工艺的酱香酒,6轮次酱香酒与成品酱香酒挥发性物质含量更相近。挥发性化合物质PLS-DA模型中,定量苯甲醛、2,3,5-三甲基吡嗪、己酸乙酯、乙酸和异丁醇为5种重要标记化合物,层次聚类分析可以把碎沙、窜沙聚类并与坤沙工艺酱香酒区分。 相似文献
7.
8.
于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4)
目的利用快速溶剂萃取(ASE),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荧光检测技术,建立了检测太平湖白鱼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8%氨水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对样品中的氟喹诺酮类药物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萃取液经正己烷和乙醚去脂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试样在10~200μg/L范围内校正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物质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当添加水平为255、0μg/kg时,鱼肉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加标回收率在82.7%~95.6%,相对标准偏差在2.1%~4.1%(n=5),检出限为1.3~3.0μg/kg。结论方法快速,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以用于白鱼实际样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9.
黄酒浸米水中细菌群落结构及优势菌代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浸米水微生物对黄酒工艺和品质的影响,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分析黄酒浸米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属分类水平上分析,乳酸菌属为浸米水中优势细菌,其丰度含量占比为60.67%,乳酸菌属中57.4%的为植物乳杆菌,21.1%的为短乳杆菌。因此,从实验室黄酒细菌菌库中选取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等7种不同细菌,采用离子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法分别测定其发酵液中酸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4产酸能力最强,达到9.96 g/L,且主要为口感爽净的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而刺激性酸(乙酸)和臭味酸(丁酸、异戊酸和庚酸)含量很少,不挥发酸/挥发酸质量浓度比高达11.89,其口感和气味明显优于其他菌株。 相似文献
10.
通过热变性温度法(Tm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结合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对大曲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daqus)CICC 10681的(G+C)摩尔分数进行了分析,完善其遗传学特征。并对Tm法和HPLC法这两种常规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Tm法和HPLC法得到的CICC 10681(G+C)摩尔分数分别为47.0%(Tm)和49.3%(HPLC),与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相近,并且与已报道的高温放线菌属的(G+C)摩尔分数范围一致,符合高温放线菌低(G+C)摩尔分数的特征;与Tm法相比,HPLC法得到的(G+C)摩尔分数更准确,适合用于对微生物菌株(G+C)摩尔分数的分类学描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