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7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工业啤酒日趋饱和的大背景下,精酿啤酒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呈现出广阔的成长空间。麦芽作为精酿啤酒重要原料之一,其品质优劣决定了啤酒品质的好坏。该文结合当前精酿啤酒专用麦芽的应用研究,总结、归纳了精酿啤酒酿造用麦芽的基本种类、制麦工艺、麦芽风味物质及麦芽主要成分对啤酒品质的影响,最后阐述了精酿啤酒专用麦芽对麦芽加工工业和精酿啤酒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并对精酿啤酒专用麦芽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他霉素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平衡法测定了纳他霉素在纯水(278.15 ~ 341.15 K)和异丙醇(278.15 ~ 318.15 K)、甲醇(278.15 ~313.15 K)溶液中的溶解度.在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以在甲醇中溶解效果最好,异丙醇次之,纯水最差.分别用经验模型、理想溶解度方程和Apelblat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关联效果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获得了相关模型参数.相对而言,经验模型和Apelblat方程关联的效果较好.实验得到的溶解度数据和关联结果对纳他霉素结晶工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发酵产胞外多糖能力,该研究对培养基不同碳源、不同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试验等方法优选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36 g/L、胰蛋白胨7 g/L、硝酸钠4 g/L、氯化钾0.5 g/L、磷酸氢二钾1.3 g/L、硫酸镁0.4 g/L和硫酸亚铁0.1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多糖产量最高,为(23.76±1.05)g/L,相比原始培养基提高54.42%。  相似文献   
4.
应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扫描(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elective ion monitoring,GC-MS-SIM)技术检测20 种白酒中D-柠檬烯、对伞花烃、叶绿醇、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麝香草酚、异丁香酚、四甲基吡嗪及亚油酸乙酯含量。该方法回收率在81.80%~109.30%之间,精密度均小于6.00%;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7~0.91 μg/L和0.58~3.04 μg/L。LLE-GC-MS-SIM法对9 种功能成分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3 种萜烯类物质在浓香型酒样中含量较高,且山庄酒厂酒样含量普遍高于市售酒样;芝麻香型白酒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其中酒样W09中4 种酚类物质质量浓度高达4 301.61 μg/L;四甲基吡嗪在酱香型酒样中质量浓度为2 379.65~2 985.09 μg/L,远高于芝麻香型酒样的1 116.80~1 309.66 μg/L及浓香型酒样的245.40~555.76 μg/L;亚油酸乙酯在不同酒样中含量差异较大,除市售酒样W17、W19和W20外,其余酒样质量浓度为1 951.96~7 183.35 μg/L。  相似文献   
5.
蒋洋  张翠英  李于  肖冬光 《食品科学》2021,42(15):242-250
酒类风味物质指以醇、醛、酸、酯、芳香类、萜烯类等为主的一类微量成分,约占酒体总体积的2%,但对酒类的品质、风格和典型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酒类风味物质对酒品质与人体健康具有双重影响已逐渐成为业内共识,酒类风味物质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酒类风味物质(尤其是占据总含量90%以上的风味骨架成分)在人体的代谢影响着乙醇在人体的氧化分解速率。本文概述了酒类风味物质骨架成分,对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机制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酒类风味物质对乙醇代谢影响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酒类的健康化酿造提供一定指导和理论基础,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黑曲霉为底盘细胞,首先敲除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GlcNAc)摄取相关转运蛋白ngtA编码基因,获得GlcNAc的吸收利用缺陷型菌株,有利于胞外GlcNAc的积累。在此基础上,通过表达大肠杆菌来源的卤酸脱卤酶样磷酸酶编码基因yqaB,构建黑曲霉GlcNAc的完整合成途径,实现GlcNAc的合成,产量为1.78 g/L。通过共过表达氨基葡萄糖-6-磷酸乙酰转移酶基因gnaA和氨基葡萄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gfaA强化GlcNAc合成途径,GlcNAc的合成水平提升至3.64 g/L。为增加GlcNAc合成前体GlcNAc6P的胞内供给,利用RNA干扰技术对乙酰氨基葡萄糖-6-磷酸(GlcNAc6P)分解代谢途径中氨基葡萄糖-6-磷酸脱氨基酶基因nagB和乙酰氨基葡萄糖-6-磷酸脱乙酰酶基因nagA基因表达进行弱化表达,GlcNAc产量进一步提高至4.03 g/L。为减弱黑曲霉糖酵解途径与GlcNAc合成途径竞争共同前体物质果糖-6-磷酸,对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进行弱化表达,GlcNAc的最终产量为4.61 g/L。  相似文献   
7.
聚苹果酸是一种主要由微生物合成的有机生物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生物制药与可降解材料等领域。该研究以产黑色素短梗霉(Aureobasidium melanogenum)为研究对象,探究磷酸甜菜碱对菌体发酵聚苹果酸的影响。结果发现:磷酸甜菜碱最适添加量为0.9 g/L,5 L罐实验在通风量为8 L/min、恒定转速450 r/min的最适条件下聚苹果酸产量最后可达到53.10 g/L远高于空白组(17.29 g/L)。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菌体的己糖激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等关键酶表达量提高,说明菌体对糖的利用能力与聚苹果酸合成的能力增强,该研究为聚苹果酸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为磷酸甜菜碱在其他发酵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乔长晟  郝华旋  姜少丽  敖爱华  王坤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11):1325-1327,1331
以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TKPM00006为出发菌株,用紫外和氦氖激光结合诱变,通过溴甲酚绿变色指示平板和分别以丁二酸、柠檬酸为唯一碳源的摇瓶初筛得到90株产酸明显的菌株,再经过摇床产量测定,复筛得到1株高产聚苹果酸( PMLA)的菌株.其摇瓶产量为12.62 g/L,较原菌聚苹...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生物酶(Nov476、Nov342、Nov863、Nov 500L及Nov 51003)处理P-RC APMP,并对酶处理过的P-RC APMP进行PFI磨打浆,以筛选出适合于P-RC APMP酶促打浆的生物酶,并对该酶的酶促打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ov 476较适用于P-RC APMP的酶促打浆;P-RCAPMP酶促打浆的较优处理条件为:Nov 476处理温度55℃,pH值6.5,Nov 476处理时间1.5 h,用量30 U/g,浆浓3%,打浆时间90 s;优化条件下对P-RC APMP进行Nov476处理并PFI磨打浆,相同打浆条件下,Nov476处理过的浆料打浆度比对照浆料提高9°SR;相同打浆度下,Nov 476处理后的浆料能耗降低,且对成纸强度性能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甲硫氨酸对硝基苯胺底物检测甲硫氨酸氨肽酶酶活,通过优化甲硫氨酸氨肽酶检测条件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型化的检测方法———酶标板法,适应微型化高通量发酵培养对高通量酶活检测的要求,以实现氨肽酶产生菌真正意义上的高通量筛选。优化后的甲硫氨酸氨肽酶酶活微型化检测条件为:氨-氯化铵缓冲液40 mmol/L、pH 8.0、甲硫氨酸对硝基苯胺浓度6 mmol/L、温度60℃、酶反应时间10 min,于380nm波长比色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