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126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7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会议总体情况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第7届抗生素耐药性政府间工作组会议(TFAMR)于2019年12月9日至12月13日在韩国平昌召开。来自49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欧盟)以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饲料工业联合会(IFIF)等13个观察员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近  相似文献   
2.
正第39届分析和采样方法法典委员会(Codex Committee on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Sampling,CCMAS)会议于2018年5月7~11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来自51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欧盟)及13个国际组织的观察员共16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届会议。会议由来自匈牙利农业部食品链控制部门(Food Chain Control,Ministry of Agriculture)的Marót Hibbey博士担任主席并主持会议,匈牙利食品链安全办公室(National Food Chain Safety Office)的Attila Nagy博士和Andrea Zentai博士担任副主席。中方派出了由海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长江流域大米中镉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治理粮食作物镉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对镉污染的聚集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湘江、岷江、涪江、沱江、青衣江、大度河支流流域的大米中镉含量高于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2015年长江流域大米中镉含量的全局Moran's I指数值为0.596,在α=0.01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长江流域的大米样品中镉含量呈现中度的空间聚集性。湘江支流流域、岷江支流流域形成了2个"高-高"聚集区域,在鸭池河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低-低"聚集区域。结论长江流域整体上呈现中度的空间聚集性,局部地区呈现出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山东省部分地区2017年产玉米及其制品中六酯肽类真菌毒素,包括白僵菌素(BEA)和恩镰孢菌素(ENNs)中恩镰孢菌素A(ENA)、恩镰孢菌素A1(ENA1)、恩镰孢菌素B(ENB)和恩镰孢菌素B1(ENB1)的污染情况。方法 从山东省东部、西部、南部和中部四个地区采集2017年产玉米及其制品158份,样品经乙腈-水(85∶15,V/V)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5种毒素的含量。结果 BEA是158份样品中的主要污染毒素,其阳性率和平均值分别为82.3%(130/158)和65.26 μg/kg,4种ENNs的阳性率和平均值分别为ENA:55.1%(87/158)和0.28 μg/kg,ENA1:8.2%(13/158)和0.62 μg/kg,ENB:3.8%(6/158)和1.19 μg/kg,ENB1:56.3%(89/158)和0.13 μg/kg。玉米粒、玉米粉和玉米碴中5种毒素的平均值分别为BEA:46.96、86.45和0.17 μg/kg,ENA:0.13、0.35和0.06 μg/kg,ENA1:0.14、0.76和0.00 μg/kg,ENB:0.23、2.15和0.00 μg/kg,ENB1:0.21、0.15和0.08 μg/kg。东部地区样品中BEA的污染最严重,其阳性率和平均值分别为87.0%(87/100)和95.75 μg/kg;除南部地区ENA和ENB1的阳性率较高(均为91.3%,21/23)外,4种ENNs在其他3个地区阳性率均较低,且4种ENNs在4个地区的平均值均低于BEA。结论 山东省部分地区玉米及其制品可受5种六酯肽类真菌毒素的污染,BEA的污染水平高于4种ENNs的污染水平;毒素污染存在种类和地域差异,建议在山东省开展大范围监测的基础上,重点监测东部沿海地区玉米及其制品中BEA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1株引起致死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型菌株Co14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对其基因组中米酵菌酸(BA)和毒黄素(TF)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方法通过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PacBio)对Co14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BLAST软件预测BA和TF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结果 Co14基因组中含有2个闭合的环状染色体,大小分别为4.1和4.0 Mb,鸟嘌呤和胞嘧啶所占比例(GC含量)分别为67.82%和68.32%。Co14基因组中还携带有一个146 kb的闭合环状质粒,GC含量为63.25%,编码149个基因。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在Co14染色体1上发现了BA和TF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簇bonR1R2LJKFGABDEHIM和toxRABCDE。结论 Co14全基因组数据为研究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食物中毒菌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因子产生机制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2018年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北4省脱粒小麦中5种镰刀菌毒素和4种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的污染情况。方法 从4省采集2018年5~6月收获的脱粒小麦371份,经乙腈-水(84:16,V:V)提取、Myco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3-乙酰基-DON(3-acetyl-DON,3-Ac-DON)、15-乙酰基-DON(15-acetyl-DON,15-Ac-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4种AF, 共9种毒素的含量。 结果 4省脱粒小麦受多种镰刀菌毒素, 尤其是DON的污染较为严重,而AF污染相对较轻。DON的检出率最高,为90.3%,阳性样品中DON平均污染水平为2706.3 μg/kg,45.3%样品DON的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1000 μg/kg;4种AF的检出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均较低,其中AFB1和AFB2的检出率最高,均为3.2%,2份样品AFB1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5 μg/kg,仅1份样品检出AFG2,所有样品均未检出AFG1。从地区来看,湖北省脱粒小麦中各毒素污染最严重,尤其是DON、其检出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100%和6314.9 μg/kg;江苏省样品中ZEN的平均污染水平为1971.2 μg/kg,远高于其它省份。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镰刀菌毒素的污染具有显著相关性,DON与已检出的3种AF及3种AF间的污染相关性均较弱或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4省脱粒小麦受5种镰刀菌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且具有显著相关性。污染程度为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因此,有必要对4省脱粒小麦中多种毒素的协同污染情况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市场上饮料中糖含量的分布状况,为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各地大中型超市进行采样或拍照,收集饮料标签信息并录入Excel表格,去除重复样本并进行分类,对各类饮料的糖含量进行统计,计算无糖、低糖、高糖饮料所占比例及其糖含量标示率。结果:共纳入903个样本,糖含量标示率为18.7%,其中碳酸饮料的糖含量标示率达到60%。饮料中糖含量范围为0~18.7g/100m L,中位数为8.7g/100m L,其中碳酸饮料和果蔬汁及其饮料糖含量水平为10.6g/100m L、植物蛋白饮料为3.7g/100m L。饮料中无糖饮料占3.2%、低糖饮料占15.6%、高糖饮料占21.3%,糖含量标示率分别为46.2%、14.1%和14.6%,其中果蔬汁及其饮料、含乳饮料和碳水饮料中高糖饮料所占比例分别为31.6%、29.4和24.7%。结论:目前我国饮料中糖含量较高,需对经饮料中摄入的糖进行控制,建议在标准修订时增加对饮料中糖含量标示的强制要求,并考虑进行"高糖"的警示标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壬基酚的健康指导值进行探讨,为进一步评估壬基酚暴露对人类健康的风险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综述的原则与方法,在广泛检索现有壬基酚毒理学数据的基础上,筛选高质量的文献纳入研究数据库,经全面评估后选择适宜的临界效应,结合不确定性分析确定壬基酚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结果经过文献收集和筛选,最终选用以一项较高质量多代生殖毒性研究中观察到的肾脏毒性为敏感指标,以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west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为外推起始点,使用LOAEL-不确定系数法进行推算。结论壬基酚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为0.025 mg/kg BW。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一起疑似婴儿肉毒中毒进行实验室诊断研究。方法对1例疑似婴儿肉毒中毒病例的粪便、食用过的食品和生活环境涂抹共计30份标本/样品进行梭菌分离鉴定及肉毒毒素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产毒试验。结果将患儿粪便标本培养物上清液腹腔注射小鼠后可致小鼠出现典型肉毒毒素中毒表现(竖毛、呼吸困难并出现典型的蜂腰、四肢麻痹),继而死亡,且培养物上清液经胰酶处理后毒性增强,表现为小鼠出现中毒及死亡时间较未处理组明显缩短。但培养物上清液经100℃加热处理后再次染毒动物,小鼠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混合型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及单价抗E型肉毒毒素诊断血清可对小鼠起到保护作用。从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G~+芽胞杆菌,该菌在哥伦比亚血平板上呈不规则半透明扁平菌落,边缘根状生长,并携带E型肉毒毒素产毒基因,16S rRNA将其鉴定为丁酸梭菌,产毒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可产E型肉毒毒素。结论该起婴儿中毒事件是由感染产E型肉毒毒素的丁酸梭菌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RISK21框架和工具分析我国2~6岁儿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的膳食暴露风险,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基础。方法以PAEs的毒性为纵坐标,以暴露为横坐标,以暴露限值(MOE)和不确定系数为参数,应用RISK21工具中RISK PLOT模块,通过矩阵计算,以图形展示2~6岁儿童暴露于7种PAEs的风险大小和等级。应用TTC PLOT模块,分析毒理学资料缺乏的DMP、DEP、DIBP 3种PAEs的暴露风险。结果 RISK PLOT表明一般人群7种PAEs均处于风险较低的绿色区域;高食物消费量人群7种PAEs暴露风险排序为DBP、DIBP、DEHP、DMP、DEP、DINP及BBP, TTC PLOT显示我国2~6岁儿童DMP、DEP、DIBP膳食暴露风险低于相应的毒理学关注阈值(TTC)。结论 RISK21框架和工具可应用于风险评估及其后期的管理决策, RISK21分析结果表明我国2~6岁儿童7种PAEs膳食暴露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