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6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229篇
电工技术   776篇
综合类   3398篇
化学工业   1290篇
金属工艺   630篇
机械仪表   770篇
建筑科学   455篇
矿业工程   543篇
能源动力   88篇
轻工业   1056篇
水利工程   284篇
石油天然气   266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6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8篇
冶金工业   227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2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780篇
  2011年   986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932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849篇
  2005年   725篇
  2004年   654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藜麦为原料,NaOH溶液为溶剂,通过超声波辅助热碱法提取藜麦可溶性蛋白,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藜麦蛋白提取率的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进行优化,并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乳化性和起泡性。结果表明藜麦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0 ℃,超声时间2 h,料液比为1∶35 g/mL,超声功率400 W,在该工艺条件下,藜麦蛋白的提取率可达78.20%,与响应面优化试验回归模型的值基本一致。藜麦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研究表明,3.5%的藜麦蛋白溶液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溶解度为61.18%,乳化性为5.39 m2/g,乳化稳定性为255.59 min;3%的藜麦蛋白溶液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起泡性为101.0%,泡沫稳定性为66.0%。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荆条茎、叶和花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荆条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法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从荆条不同部位共鉴定出8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醇类、酮类、酯类等。茎、叶和花中分别鉴定出14、58、55种,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59.91%、98.32%和95.83%。3个部位共有成分仅有8种,但茎、叶和花中特有成分分别为4,22和21种。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荆条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差异成分,其中,茎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为2,4-二叔丁基苯酚、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正二十一烷等,叶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为β-松油烯、榄香醇、丁香烯氧化物等,而花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是由桧烯、2,3-二氢-3-[2-氨基乙基]-5-甲氧基-1,3-二甲基吲哚-2-酮、二苯环庚烯酰胺等组成。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荆条茎与花聚为一类,再与叶聚为一类。结论:荆条茎、叶和花中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荆条不同部位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ZnCo2O4一维纳米纤维前驱体,通过不同的煅烧温度得到纤维结构完整的ZnCo2O4纳米管。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ZnCo2O4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在0.13~0.22μm之间,且纤维结构完整,表面粗糙,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储存。在100 mA/g的条件下,ZnCo2O4的首次可逆比容量达到972.9 mAh/g,循环200次后,比容量仍能保持431.2 mAh/g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优异葡萄种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保存的302 份葡萄种质果实开展葡萄有机酸组分及含量特性分析,并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葡萄果实中有机酸组分特征及含量规律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表明:在302 份葡萄样品中,93.8%的样品酒石酸含量高于苹果酸,5.12%的样品苹果酸含量与柠檬酸相当(两者之差不大于2%),另有7.37%的样品苹果酸含量高于酒石酸;栽培品种葡萄的酒石酸质量浓度大于苹果酸;野生种葡萄(除刺葡萄株系外)中,桑叶葡萄、腺枝葡萄、华东葡萄、河岸葡萄等果实中苹果酸质量浓度高于酒石酸,其质量浓度是酒石酸的1.2~1.7 倍。对比不同用途葡萄中有机酸质量浓度发现,酿酒葡萄的有机酸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葡萄,鲜食葡萄的pH值(3.776)显著高于其他用途葡萄。此外,对不同种群葡萄果实中有机酸质量浓度比较表明,东亚种群葡萄果实的有机酸质量浓度均高于其他种群,尤其是酒石酸的质量浓度(8.325 mg/mL)显著高于其他种群。样品间酒石酸、总酸和酸度值变异系数较小;样品间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差异大;除pH值与草酸外,酒石酸与其他有机酸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总酸质量浓度与酒石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质量浓度、可滴定酸含量、酸度值均呈显著正相关。野生种葡萄有机酸质量浓度远高于栽培种葡萄,尤其是中国特有的东亚种群山葡萄N43-3的有机酸质量浓度最高,因此可以当作有机酸质量浓度较高的优特异种质进行选育及利用。本研究结果可为葡萄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教育场景多元化应用的背景下,《流体力学》将思政课程教育有机融入到混合教学模式下,是一种以深度学习为目的新的教学模式。分析了《流体力学》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及评价效果,探讨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初步构建《流体力学》混合教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文化自信、工匠精神、民族自豪感等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硝酸盐促进环磷酸腺苷发酵合成的生理机制。方法:首先通过摇瓶实验确定硝酸钠最适添加条件,并在发酵罐上进行添加硝酸钠的cAMP发酵实验,然后对发酵过程动力学数据、硝酸盐代谢、还原力水平、关键酶活性、氨基酸水平和能量代谢进行分析。结果:确定在发酵24 h添加3 g/L-broth硝酸钠为最适条件,cAMP发酵产量和得率分别达到5.02 g/L和0.097 g/g,比对照批次分别提高了22.7%和29.8%,发酵性能得到明显提升。硝酸盐利用过程消耗了大量NADPH,缓解了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同时糖酵解途径受到抑制而磷酸戊糖途径和三羧酸循环中关键酶活性明显提高,更多碳流分配到产物合成途径。此外,胞内前体氨基酸水平、NADH/NAD+和ATP/AMP均得到明显提高,为cAMP发酵合成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结论:硝酸盐利用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还原力,改变了代谢流分配情况,提高了胞内氨基酸水平和ATP合成,进而促进cAMP的发酵合成。硝酸盐作用机制的阐明,为提高核苷酸类发酵产品的生产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公司PETG间歇装置实际生产情况,简单介绍了装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改造方案及落实情况,并对优化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燃烧系统非线性、多变量、大时滞等特点,本文提出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并与常规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较常规PID要好。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许多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并引发严峻的水安全问题。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开展郑州市水安全量化研究。首先,在对城市水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供-用-耗-排水等人事活动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描绘水安全系统,进而构建了城市水安全系统框架体系;其次,将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D)与反馈机制(Backcasting,BC)相结合,建立了耦合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水安全系统的SD-BC仿真模型;最后,根据郑州市水资源条件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以2014年为基准年对2015—2025年的水安全系统状况进行模拟预测,并评价郑州市水安全度大小,提出水安全保障措施建议,为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城市水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