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植物受到植食者为害后,能够迅速合成并释放出一些挥发性物质,进而吸引植食者天敌,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大量的研究表明,茉莉酸信号路径在调节植物释放挥发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外来入侵刺吸式昆虫如烟粉虱,能通过激活植物体内的水杨酸信号路径,同时还能抑制茉莉酸信号路径.那么,水杨酸信号路径是否在刺吸式昆虫诱导植物释放挥发物吸引天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分别以拟南芥和番茄作为模式植物,研究经烟粉虱取食为害后的野生型植株以及不同信号路径突变体植株对丽蚜小蜂的嗅觉行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为害120h后的野生型拟南芥或番茄植株均能够显著吸引丽蚜小蜂.当茉莉酸路径被抑制时,烟粉虱为害后的拟南芥(dde2-2)或番茄(def-1和spr-2)植株同样显著吸引丽蚜小蜂;但是当水杨酸路径被抑制后,烟粉虱为害后的拟南芥(NahG和npr-1)或番茄(NahG)植株则并未吸引丽蚜小蜂.植物激素分析结果表明,烟粉虱能够诱导拟南芥或番茄植株内源水杨酸含量显著增加,但内源茉莉酸的含量则并未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水杨酸信号路径在调控烟粉虱诱导植物间接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福寿螺是一类恶性外来入侵生物,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种并入侵我国以来,对我国农作物生产和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已报道的福寿螺入侵种类包括Pomacea canaliculata和P.insularum两种,这两种福寿螺也是东南亚、南亚和北美等多国的入侵种类.这两种福寿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现综述这两种福寿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包括种类的分子鉴定、分子系统学及蛋白基因的研究等,并对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蜂蜜是传统的天然保健食品, 然而却因市场鱼龙混杂而饱受诟病。如何有效区分成鹤蜂蜜和商超脱水蜜等不同品质蜂蜜,对于确保蜂蜜市场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根据蜜蜂可分辩蜂蜜品质的仿生学原理,本文利用蜜蜂口器组织修饰玻碳电极制备组织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蜂蜜样品。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构建检测样品的线性四归分析模型,确定传感器能够辩别的最住质量浓度并进行模型和排刷效果的验证。姑果显示,该组织传感器姑合构建的模型能有效辩别成熟蜜、商超蜂蜜和果葡糖浆,辨別蜂蜜的最佳质量浓度区间为0.16 -0.18 g/ml,辨别成熟蜜和果葡糖浆的最住质量浓度区间为008-0.1 g/mL,姑果稳定。可靠。姑论:确定了利用蜜蜂组织制备生物传感器检测蜂寶品质的可行性,姑合蜂蜜标准品的线性模型能够稳定、可靠地排别待测蜂蜜的种类,为蜂产品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评估DNA条形码技术在三文鱼真伪鉴别中的适用性,并探讨矿物元素指纹对进口三文鱼产地溯源的可行性。通过PCR特异性扩增测序结合GenBank已有序列,对8属29种鲑科鱼类线粒体COI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鲑科鱼类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50,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1)的150倍。在分子系统进化树上,同一鲑科鱼种均聚集于同一独立分支内,且均获得较高的支持率。上述结果表明: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三文鱼的真伪鉴别。通过对挪威和智利三文鱼矿物元素指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判别分析,发现Fe、Zn、Al、Ni、As、Cr、V、Se、Ca、Na等10种矿物元素可作为三文鱼的特征元素表征其地理来源。基于这些元素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对三文鱼的整体及交叉验证判别率均高达98.8%。结论:矿物元素指纹结合化学计量方法可作为挪威和智利三文鱼产地判别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结果为建立和完善我国进口水产品质量安全识别体系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菰黑粉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及其酵母型和菌丝型转录组差异化表达数据库,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一个长度为7 625 bp的基因,其中编码序列为5 874 bp,无内含子.结构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MAPKKK蛋白激酶,属于Hog1信号途径,与大麦坚黑粉菌中的Ssk2亲缘关系最近.表达分析结果显示:Ue Ssk2在菌丝诱导形成过程中持续上调表达,而在生长受到抑制的菌丝细胞中其表达无显著变化或受到抑制,表明Ue Ssk2与菌丝形成具有相关性.同时,经生物传感器进行的蛋白互作检测结果表明,Ue Ssk2与前期发现的Ue Mkk1不存在蛋白互作关系,表明该蛋白参与其他MAPK途径来影响菌丝形成及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保障蜂产品免受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威胁,对蜂产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法研究蜂产品中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将高浓度的病原菌人工污染到蜂蜜和蜂王浆中,室温存放一定时间后,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增菌培养;以毒力基因hly和16sRNA基因为靶序列,建立双重PCR检测病原菌的方法;以5’、3’端标记FAM、TAMRA的hly基因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单增李斯特菌在蜂蜜中的存活时间为5d,而在蜂王浆中不能存活。对未经增菌的人工污染蜂产品采用溶菌酶+蛋白酶K的方法提取DNA,同时采用本实验中建立的双重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蜂蜜中单增李斯特菌含量均为102CFU/mL。采用这两种方法可在8h内完成蜂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结论:单增李斯特菌能够在蜂蜜中存活数天,几乎不继续繁殖,而在蜂王浆中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7.
根据转录组提供的RPS6KA2核心序列信息,应用RACE技术获得了一个编码褐飞虱核糖体蛋白S6激酶的基因NlRPS6KA2的全长cDNA,编码的蛋白含706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S_TKc和S_TK_X结构域.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表明,NlRPS6KA2基因在褐飞虱若虫和雄虫中表达量均较低,但在怀卵雌虫中大量表达.同时,褐飞虱从感性水稻品种TN1到抗性水稻品种RHT的适应过程中,该基因表达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适应后有所回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NlRPS6KA2基因在褐飞虱中的功能和阐明褐飞虱致害性变异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含量。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抗体包被最佳稀释倍数为64000倍,最佳酶标抗原稀释倍数为256000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归曲线方程为y=-13.898x+110.38(R2=0.9893),检测线性范围为3~810pg/mL,IC50为69.63pg/mL,IC10为1.41pg/mL;鸡肉、鱼肉、虾肉、蜂蜜、牛奶空白组织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76、4.59、2.85、2.65、4.20pg/m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6.13、7.35、3.57、3.73和6.48pg/mL,回收率在88.28%~102.6%,板内和板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61%和4.7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满足动物源性食品恩诺沙星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概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病原特征及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总结了SARS-CoV-2的病原特征,分析了病毒分离鉴定、核酸检测和蛋白检测等方法的当前进展。结果:SARS-CoV-2是β属冠状病毒的新成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隐蔽性;病毒分离鉴定是感染综合诊断的重要依据,但在临床诊断的直接应用中受限;核酸检测特异性强、灵敏性高,但目前假阴性结果频发;蛋白检测可用于疑似病例、无症状病例检测等方面,但质控不足。结论:未来SARS-CoV-2检测技术的研发不仅要注重病毒检测技术的创新,更应重视核酸或蛋白标准样品的研制及全病程监测技术体系的完善,为病毒检测结果的溯源、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患者的病程监测和抗SARS-CoV-2药物的研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串联式生防真菌产孢箱的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生分生孢子是生防真菌应用和剂型化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该研究对自行研制的具有应用潜力的串联式产孢箱发酵生产气生分生孢子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球孢白僵菌ChB9菌株在两种常用培养基质(籼米和粳米)以不同重量面积比、不同灭菌方式下发酵得到的孢子粉产量、气生菌丝产量和培养基利用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来优化该产孢箱在发酵生产气生分生孢子过程中的相关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粳米、105℃灭菌30 min与重量面积比(g:cm2)为1∶2的组合条件最符合产业应用实际,产量为17.56±2.79 g孢子粉/kg稻米,为最佳选择。该研究获得的优化参数不仅可以指导生防真菌孢子粉的小规模实验室生产,而且可为以麦类等其他发酵基质的发酵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