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轻工业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研究不同剂量当归超微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肠道生理结构的作用。将C57BL/6小鼠分为当归超微粉高剂量组(2.0g/kg)、中剂量组(1.0 g/kg)、低剂量组(0.5 g/kg)、传统饮片组(2.0 g/kg)、传统粉末组(2.0 g/kg)和空白组,灌胃给药15 d,记录体重,在灌喂第15 d时无菌取结肠内容物,扩增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V3+V4区,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β多样性和α多样性、分析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物种组成,HE染色法观察胃肠道病理变化。结果显示,C57BL/6小鼠体重正常生长,当归超微粉饮片高剂量组的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含量显著增加(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含量减少(p<0.01)。另外,当归超微粉饮片中剂量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含量降低最为显著,厚壁菌门(Firmicutes)增加最为显著;在属水平中剂量Faecalibaculum增加最明显(p<0.05),故超微粉的中剂量为最佳实验剂量。各处理组小鼠胃肠道无病理变化。本实验可为当归以超微粉的使用方式,对人体保健或治疗使用的科学用量和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可为以肠道菌群相关的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应用段木和木屑栽培的桑黄子实体中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多糖、总黄酮、总三萜含量,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酮的含量差异,并研究了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分别选取段木和木屑栽培的桑黄子实体,依据国家标准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总多糖、总黄酮、总三萜、麦角甾醇、麦角甾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不同栽培基质对上述13个指标均具有影响。段木栽培的桑黄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多糖、总三萜、麦角甾酮含量均高于木屑栽培桑黄;木屑栽培的桑黄中总黄酮、麦角甾醇含量高于段木栽培的桑黄;段木栽培桑黄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木屑栽培桑黄。结论 段木培养基更适宜桑黄子实体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积累,从而提高其抗氧化活性,代料栽培产桑黄子实体的培养基需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为桑黄栽培基质的优化和桑黄饮品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西洋参超微粉饮片对小鼠抗疲劳作用和急性毒性,并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1d,期间和给药后测定小鼠体重、行为学指标、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变化。与空白组比较,西洋参超微粉饮片组小鼠的转棒时间、跑步距离与爬杆时间均延长,分别为31.03%、15.67%、27.77%;肝糖原和肌糖原、骨骼肌ATP都有升高,分别为35.78%、29.29%、14.49%。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尿素氮(BUN)水平显著降低24.03%(p<0.05)、 13.27%(p<0.01), T-SOD活性升高12.71%。Ruminiclostridium9(p=0.0367)、Oscillibacter(p=0.0154)丰度降低,Turicibacters(p=0.0001)丰度增加。胃肠道HE无明显病理变化;一日内给予KM小鼠25.6 g/kg超微粉饮片,小鼠体质量、行为和胃肠道病理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说明了西洋参超微粉组抗疲劳作用,比其他两种给药方式好,与增加能量供应和减少代谢物质蓄积直接相关、可能与改变肠道菌群间接相关;对KM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桦褐孔菌中总三萜类化合物(TIO)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小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该研究将SPF级ICR雄性小鼠4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50 mg/kg)、TIO低、中、高剂量组(15 mg/kg、30 mg/kg、60 mg/kg),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后,除空白组小鼠外均一次性腹腔注射300 mg/kg APAP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TIO高剂量干预组降低AST、ALT含量至8.38 U/L、11.13 U/L,降低MDA含量至20.71 pmol/(mg pro),增加SOD、GSH水平至628.39 U/(mg pro)、126.28 U/(mg pro)。HE染色后,TIO中、高剂量干预与水飞蓟素组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清晰,肝细胞损伤程度有较大修复。Hoechst 33258染色后,TIO干预组凋亡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荧光团颜色减弱。以上结果说明桦褐孔菌中总三萜类化合物对APAP所致肝损伤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和抑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法(ESI-MS/MS)及化学计量法快速筛选鹿茸促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活性成分。运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别检测6批鹿茸鲜品和6批鹿茸传统加工品中化学成分,并测定各样品增加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睾酮分泌量,联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得出的一级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实现鹿茸鲜品和鹿茸传统加工品两组样品的快速区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灰色关联度分析(GRA)筛选出其中具有潜在促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活性成分,通过对二级质谱数据分析明确其中的可能活性成分的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鹿茸鲜品与加工品的组成成分有显著差异,且二者均具有良好的促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活性,其中活性较强的成分主要为Tyr-Ser-Phe(m/z416)和Phe-Phe-Leu/Ile(m/z 426)。本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分析鹿茸中促睾丸间质细胞的活性成分,为鹿茸作为保健食品的后续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优化复合酶提取昆布多糖的工艺参数,并考察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能力。以昆布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酶配比,采用响应面法评价酶解时间、pH、液料比和温度对昆布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体外酶抑制实验测定昆布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最佳添加量为纤维素酶100 mg、果胶酶90 mg、木瓜蛋白酶55 mg,最佳酶法提取工艺为酶解时间1.8 h、酶解温度49.4℃、pH6.1、液料比59:1 mL/g,最佳工艺条件下昆布多糖预测得率18.183%,实测多糖得率18.19%±1.04%,其中性糖、酸性糖、蛋白质及硫酸根含量分别52.72%、11.76%、2.66%、19.49%;在1~5 mg/mL范围内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升高,最大抑制率为79.04%±3.17%,IC50为1.443 mg/mL。复合酶法提取的昆布多糖得率高,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