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7篇 |
完全免费 | 152篇 |
专业分类
轻工业 | 276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157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61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乳酸菌发酵剂浓缩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为制备高效浓缩乳酸菌发酵剂,通过综合运用复合生长培养基、缓冲盐法及化学中和法,对乳酸菌的浓缩培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 12% NFM+ 0.3%酵母膏+ 0.1% Tween 80作为复合生长培养基,加 0.5% K2HPO4作为缓冲盐,接种量为 2% (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 =1∶ 1),培养温度 42℃,培养过程用 30% Na2CO3溶液作中和剂,将 pH值控制在 6.3,培养 6~ 7 h后,可使乳酸菌的活菌数达到 5.89× 109 mL- 1。与普通的液体发酵剂相比,获得了显著的浓缩效果。 相似文献
4.
5.
酸奶中乳酸菌数及酸度的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酸奶中乳酸菌的含量是评价产品对于人们营养与健康作用的重要指标,而酸奶的酸度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风味与口感。新的酸奶国家标准(GB2746-1999)中规定产品中的乳酸菌数不得低于1×106mL-1,酸度应≥70°T。本试验通过对部分市售酸奶及自制产品的检测与分析表明,酸奶成品中的乳酸菌数普遍大于1×109mL-1,个别也应大于4×108~8×108mL-1水平,而酸度均大于80°T。故笔者认为酸奶中乳酸菌数定为大于1×108mL-1及酸度大于80°T更适合产品本身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总结了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在食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直接使用型酸奶发酵剂的研制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我们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培养在以1.0%碳酸钙作为缓冲剂的12%脱脂乳中,使菌体浓度最高可达5.69×109个/ml,在超速冷冻高心机中,从7000rpm,35min,4℃使菌体得到浓缩。浓缩的菌体以添加适当保护剂的10%脱脂乳制成菌悬浮液,经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后得到每克含活菌数为4.2×1010个的高活力酸乳发酵剂。本发酵剂可直接用于制备酸奶,还制备生产发酵制。 相似文献
9.
泡菜工业化生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纯菌种发酵已成为泡菜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泡菜生产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酸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从酸菜汁中分离出一株产乳酸力强,发酵无异味的菌株,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其产酸量达2.0%,而自然发酵菜汁中的产酸率为0.8%,产酸率提高了2.5倍,经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发酵时间48h,后,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经小规模发酵试验,白菜经处理后,接入LP-8菌株和酸菜发酵优质菌群,发酵温度为35℃,48h,酸度可达1.8%,且发酵成熟,口味自然,无异味,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