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8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5篇 |
化学工业 | 76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19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658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本文对渗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探讨了新法糖子姜生产工艺及其条件。其次,对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糖液在子姜中的分子自然扩散过程以及经不同压力糖煮后的渗糖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最后,借助扫描电镜(SEM),从子姜微观结构的变化来探索渗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真空渗糖为最理想的渗糖方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700~720mmHg,60℃,30’-40’,先在较低浓度(如30Bx),再在较高浓度(如40Bx)的糖液中进行真空渗糖。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姜油树脂及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各部位体外抗氧化作用,利用70%乙醇溶液浸提生姜得到姜油树脂,再用AB-8大孔树脂对其分离纯化并用香草醛作为标准品测定各部位姜辣素含量,利用Fe2+-H2O2诱导小鼠肝匀浆生成MDA,测定样品对MDA的抑制率,并与VitE进行比较,模拟机体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测定样品类SOD活性。结果显示:50%乙醇相姜辣素含量最高,为34.7%;姜油树脂和50%相、75%相、95%相对MD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50%相和75%相效果优于VitE,水相和25%相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达不到半数抑制浓度;在类SOD测定中,50%相和75%相类SOD活性最强,二者无显著差异,其它各部位类SOD活性偏低。因此,姜油树脂和各部位体外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以50%相和75%相最为明显,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6.
7.
生姜和荸荠皮提取物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贾建波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9,15(1):41-44
本文研究了生姜,荸荠 皮提取物混合液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生姜和荸荠皮提取物以5:5混合,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菌、啤酒,酵母,黑曲霉具有良好抑菌作用。同时它们具有抑菌pH范围广,热稳定性强特点,对食品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妆系列产品的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制取姜汁饮料、姜汁冲剂、传统姜制品以及提取姜油方面阐述了姜产品的开发途径。对妆汁饮料工艺进行介绍,以指导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9.
姜汁调味品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生姜中水分、淀粉、挥发油、姜辣素等主要成分的含量;比较了不同稳定剂对姜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制作生姜汁调味品配方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