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控溅射法在PET纺粘非织造布上制备了50 nm厚的纳米结构Ag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溅射真空室压强对纳米结构Ag薄膜结晶状态、粒径的影响;研究了溅射工艺参数与薄膜导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溅射速率随着压强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薄膜方块电阻的变化规律和溅射速率的变化规律一致;薄膜颗粒直径随着压强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但在压强大于1.5 Pa时,薄膜颗粒直径随压强变化未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电子纺丝法制备功能性纳米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纺丝是一种由聚合物熔融或溶液纺丝液制备纳米级纤维(直径低于100m,长度可达千米)的方法电子纺丝时,采用不同的收集方法可以制备功能性纳米结构,如纳米管和纳米线等。过去几年电子纺丝的研究进展很快,并在众多领域展开应用研究。目前电子纺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确定不同聚合物(包括生物聚合物)电子纺丝时的工艺参数;另一方面是进行深层次的机理研究,以期能控制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和表面性能,并探索合适的收集方法。本文从我国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摘编了目前电子纺丝在应用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引起国内有关方面的重视,以尽快在这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低温条件下,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聚乳酸非织造布表面沉积不同厚度的纳米结构银薄膜,研究PLA基纳米结构银薄膜厚度对样品抗菌性能的影响。采用振荡烧瓶法测试样品的抗菌性能,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纳米结构银薄膜表面形态及粒径,应用EDX分析薄膜表面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样品抗菌性能提高;溅射时间延长,薄膜厚度增大,膜层的致密性改善,单位面积上的银含量增加,膜层表面积增大,银离子释放几率增大,是提高抗菌性能的主要原因;当纳米结构银薄膜厚度为1 nm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东丽公司开发出世界首例纳米尼龙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超越纤维细度极限 ,日本东丽公司开发出一种比超细旦纤维 (单丝直径为微米级 )还小两个数量级的纳米 (十亿分之一米 )纤维。东丽公司将纳米结构控制技术和特种纤维成形技术相结合 ,开发出了常规技术不能达到的纤维细度。这项技术适用于普通高聚物纤维 (如尼龙、聚酯 ) ,并能在常规的设备上进行生产。利用这项技术 ,东丽公司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世界首例的一种由 1 40多万根直径 2 0ns~ 1 0 0ns纤维组成的纳米尼龙长丝 ( 4 4dtex) ,该长丝超大的表面积使其具备其他任何纤维不能比拟的特殊性能。东丽公司已为该项技术申请了专利 ,并指望成为… 相似文献
7.
8.
纳米技术将创造“21世纪原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这个新学科当前的重点是宏观原料纳米结构和功能的开发。对传统原料而言,纳米科学不是关于新原料的问题.而是关于新工艺、新形式和新功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热转移压印纳米结构在化学纤维结构显色上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探讨了热转移压印技术在各种化学纤维表面上压印微结构的应用,从而使纤维通过光干涉达到结构显色的目的.通过单因子实验,研究了热压印工艺参数(温度、压力、速度)与所得结构显色纤维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从纤维的综合性能角度出发,通过正交实验,寻找较优的参数组合.运用多角度光谱测试仪对结构显色纤维等离子Ag涂层前后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