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烷基吡啶季铵盐类离子液体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吡啶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出溴代N-乙基吡啶[EPy]Br,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吡啶与溴乙烷的摩尔比(原料比)对[EPy]Br收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或是原料比的增加,[EPy]Br的收率都是逐步增加,在反应时间5.5 h、反应温度70℃以及原料比1∶1.7时,其收率分别达到最大值,随后都略有下降。基于单因素试验,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5 h、反应温度80℃及原料比1∶1.6,且最优工艺试验具有可再现性。 相似文献
3.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水提、酶解水提等提取方法对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温度、碱浓度、酶活力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所提多糖的多糖含量,确定茯苓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纸层析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所提多糖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提高聚丙烯腈原丝及其碳纤维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聚丙烯腈原丝及其碳纤维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提高碳纤维性能的关键技术、生产工艺特点以及纤维结构的扫描、透射电镜表征。 相似文献
5.
猪皮胶原的提取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别以鲜猪皮和经过自制CO2 超临界处理器处理过的猪皮为原料 ,以醋酸钠 -盐酸为缓冲液 ( pH =2 .0 ) ,利用国产胃蛋白酶提取猪皮胶原。通过测定分子量、等电点以及利用DSC、IR等方法 ,对所提取的猪皮胶原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从经过自制CO2 超临界处理器处理过的猪皮中提取的猪皮胶原的纯度 ,要比从未经自制CO2 超临界处理器处理过的猪皮中提取的猪皮胶原的纯度高很多 ,其它性质基本不变 ;同时两者都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猪皮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 ,因而适合用作生物医用材料及原料。 相似文献
6.
7.
A-型淀粉球晶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盐酸的温和酸解作用,使玉米淀粉颗粒的无定型区域水解,得到结晶度较高的酸解淀粉。将该酸解淀粉溶解后冷冻重结晶,制备出B-型球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结晶制备得到了A-型淀粉球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法(TG)以及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所得的淀粉球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A-型球晶的平均粒径约为3μm,晶体形态为A型、其热分解起始温度低于天然淀粉而高于酸解淀粉和B型球晶,组成球晶的淀粉分子链长度约为14个葡萄糖单元。 相似文献
8.
9.
甘薯交联淀粉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水分散法制备了甘薯交联淀粉,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观察和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甘薯交联淀粉的颗粒形貌及其结晶结构。结果表明,产物取代度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分子的无定形区,在结晶区也有一定程度的反应;随着取代度的增大,淀粉颗粒表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出现了大小球体相分离的现象,说明了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甘薯淀粉颗粒的表面和大小球体间的联接处;交联淀粉的偏光十字清晰易见;1016.28cm-1的吸收峰强度加强,证实在淀粉中引入了磷酸根基团。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优化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以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乙醇回流法做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探讨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同时应用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优化得出该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83%,固液比1∶22g/mL,提取时间98min,提取温度71℃。在此条件下银杏叶黄酮提取量为18.38mg/g。将样品纯化,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