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02篇
化学工业   400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12篇
石油天然气   426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篇
冶金工业   67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柴油乳状液模拟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采用瓶试法,考察了油水体积比,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质量浓度,剪切速率,乳化时间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满足试验要求的柴油乳状液。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破乳,采用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仪测定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破乳后的柴油浓度。结果表明,破乳后水层含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粒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60℃时的粒径分布峰随破乳时间而延长变宽,热破乳机理主要集中在降低油滴界面膜强度和降低体系黏度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室内模拟配制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利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考察了不同乳化条件下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最终确定W/O乳状液的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时间12min、乳化转速3000rpm、乳化温度58℃,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大,乳状液稳定性变差,固体粒子的存在增加了乳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油田现场提供采出液中驱油剂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室内配制ASP驱模拟采出液,从宏观角度监测了ASP驱采出液中驱油剂类型和质量浓度变化对体系脱水率、背散射光和稳定性表征值(TSI值)的影响,同时测定了采出液的流变性和界面膜强度,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模拟采出液的动力学稳定机理。结果表明,脱水率和TSI值对ASP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一致。使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对采出液体系进行扫描测定,得到了乳状液失稳过程的动态实时变化;随着碱质量浓度的增大,界面黏弹性先增大后减小,碱对体系黏性影响较小,界面膜强度先增强后变弱,采出液稳定性先变好后变差,当碱质量浓度为900?mg/L时采出液最稳定;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大界面膜弹性增大,黏性变化不大,界面膜强度增加,采出液稳定性增加;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大,油/水界面黏弹性增大、界面膜强度增加,采出液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乳状液,考察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油水比(原油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乳状液体积比)对二元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和聚合物的质量浓度,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聚合物,降低油水比,有利于二元乳状液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原油中的酸性组分是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影响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相关研究对采出液破乳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研究了原油中酸性组分对油/水乳状液破乳效果、乳状液粘度、油/水接触角、界面膜强度的影响,结果如下:随w(酸性组分)从2.25%增加到2.65%,85℃时,脱水率由81.2%降低至14%,粘度由212.3mPa·s增加到1 452mPa·s,乳状液的稳定性大幅度增加;随w(酸性组分)增加,油/水接触角减小,界面膜强度增加;虽然间隔都是0.2%,w(酸性组分)为2.25%和2.45%时,油/水接触角、单滴破裂率相差较大,但w(酸性组分)为2.45%和2.65%时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6.
陈磊  韩喜龙  宁雯宇 《当代化工》2014,(8):1429-1430
以火驱W/O型乳状液为例,系统研究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搅拌形式等因素对乳状液制备的影响,优选了乳状液的制备条件,并将室内制备的模拟乳状液的粘度和相同含水率的现场采出液的粘度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室内制备乳状液的条件。实验表明:间歇式搅拌好于连续性搅拌;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配制模拟乳状液所需时间减少;在同一搅拌转速下,在搅拌初期,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形成的乳状液表观粘度逐渐增加,但当乳状液达到某一状态时,若继续增加搅拌时间,乳状液的表观粘度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利用高速搅拌乳化法制备了含油率(v/v)为5%~50%的煤油-水乳状液,考察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SDS浓度、含油率等因素对乳状液的静置沉降稳定性和平均粒径D(4,3)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15000rpm,搅拌时间120s,SDS浓度10mg/L时,可以得到较稳定的含油率30%的煤油-水乳状液(2hr内稳定性大于85%);提高搅拌转速、延长搅拌时间、提高乳化剂的含量有利于提高乳状液稳定性;为了制备相同平均粒径的乳状液,含油率高的乳状液需要更高的乳化剂浓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9):2061-2064
使用全能红外稳定分析仪、生物荧光显微镜、瓶试法,从宏观和介观角度监测乳状液体积浓度、粒径、析水率的变化,研究了不同化学剂浓度对大庆油田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增加可以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提升乳状液稳定性最佳聚合物浓度为2 000 mg/L。乳状液的稳定性系数、平均粒径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呈近似线性变化,浓度增加可以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碱浓度应当适宜,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乳状液稳定,提升乳状液稳定性最佳碱浓度为0.4%。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等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破乳技术,从工艺机理、影响因素、优缺点等各方面对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与总结了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各种破乳技术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就破乳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破乳技术改进、优化和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楠曦  陈武  肖瑞 《广东化工》2015,(3):65-66,71
简要介绍了胶质、沥青质的化学结构特性,沉积机理和稳定分散机理,重点介绍了胶质与沥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原油乳状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