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轻工业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利用谷物挥发成分引诱害虫以增进诱捕防治效果,测定常温28℃时10种谷物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相对含量及挥发物对印度谷螟幼虫的引诱效果。10种谷物的顶空取样—固相微萃取/气-质谱分析得到的挥发物质包括烷、烯、芳香族、醛、醇、酸、酮、酯和呋喃共9类物质。谷物间的挥发物种类和各物质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28℃常温下薏仁、荞麦、小麦、高粱、燕麦、小米、糜子、大麦、稻谷和玉米的挥发性特种类数量分别为30、26、23、22、20、20、19、16、15和15种。除玉米除外,有9种谷物均含其自身特有挥发性物质成分2~8种。燕麦、薏仁和高粱的引诱率最高分别为30%、25%和23%,小麦、稻谷、荞麦和玉米的引诱率在近14%,小米、大麦、糜子的引诱率小于9%。对幼虫引诱率较高的燕麦、薏仁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高粱中酸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对这三种谷物相对含量较高的醛类、酸类物质,以及其特有物质2-甲基-十六烷、3,5-辛二烯-2-醇、2,2-二甲基-1-辛醇、β-榄香烯、芳樟醇、柏木烯醇、雪松醇、正已酸乙酯、2,2,4,6,6-五甲基-庚烷、已酸、十三烷酸、邻苯二甲酸正丁酯等挥发性成分较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蛋白资源,在储藏过程中易受害虫的感染与危害,印度谷螟是花生储藏过程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对花生储藏品质的影响值得关注与研究。在20、25、30℃下测定被虫口密度分别为0、2、6、12头/kg的印度谷螟幼虫感染的花生仁在不同时间的虫蚀粒率、酸值和含油量。花生仁在相同温度下被不同虫口密度的幼虫感染,其虫蚀粒率和酸值显著升高,含油量显著降低。30℃条件下,花生仁被12头/kg的幼虫感染20 d后,虫蚀粒率由0. 00%上升至19. 67%,酸值由0. 57 mg/g升至2. 25 mg/g,含油量由48. 71%降低至47. 31%。在不同环境温度中,花生仁感染相同虫口密度的幼虫,其虫蚀粒率、酸值和含油量变化显著不同。被12头/kg的幼虫感染的花生仁分别放置于20、25、30℃的环境中,感染30d后,虫蚀粒率分别为14. 00%、18. 33%、21. 33%,酸值分别为0. 82、2. 17、2. 60 mg/g,含油量分别为47. 60%、47. 09%、47. 01%。结果显示,随着害虫感染时间延长、龄期增长、虫口密度增加、温度升高,花生仁虫蚀粒率和酸值显著增加,含油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储藏过程中容易感染害虫,其中印度谷螟感染后危害严重。研究了印度谷螟成虫在小麦、玉米、稻谷和花生上的产卵偏好性,采用顶空抽取和气质联用测定粮食的挥发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单头印度谷螟雌成虫在小麦、玉米、稻谷和花生仁上的产卵数量分别为20、41、0和79粒。同环境中,雌成虫在水分含量分别为6%、8%、10%和12%的花生仁上产卵数量分别为20、31、55和31粒。同平台雌成虫在破裂花生仁、完整花生仁、破裂花生果和完整花生果上的产卵数量分别为78、38、13和1粒。试验粮食中的挥发物质主要为醛类、烷烃类、醇类、酸类、炔类和烯烃类的化合物,其中花生仁中的挥发物有12种,以酸类、醇类、烷烃类物质居多,相对含量分别为15. 77%、9. 90%、12. 14%。玉米中的挥发物有13种,以醛类物质居多,相对含量为34. 84%。小麦中的挥发物有11种,醛类物质居多,相对含量为14. 34%,烷烃、烯烃和醇类相对含量均小于5%。稻谷的挥发物有14种,以醛类、醇类、烷烃类物质居多,相对含量分别为8. 36%、7. 41%、8. 12%。结果显示,试虫对物料产卵的偏好性可能与挥发物的种类、相对含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印度谷螟幼虫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8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菌悬液对印度谷螟幼虫的生物测定结果,筛选出5株对该幼虫致死作用较好的Bt菌株。提取出5株Bt菌株的杀虫晶体蛋白,再对印度谷螟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0.06 mL/g(饲料)的SC1-B3菌株杀虫晶体蛋白对印度谷螟幼虫的致死率达到100%,同样浓度的Bt33菌株杀虫晶体蛋白对印度谷螟幼虫的致死率超过70%,其余3株Bt的杀虫晶体蛋白致死率较低,致死率小于22.2%,但对印度谷螟幼虫的羽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印度谷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印度谷螟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组建了印度谷螟在不同温度下的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温度对印度谷螟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在25~32℃随着温度的升高,印度谷螟的生长加快,发育历期缩短,温度降低则生长发育明显减缓,而在35℃条件下,印度谷螟成虫的产卵期很短,且卵的孵化率很低,存活率为零.65%相对湿度下印度谷螟的生长发育历期和幼虫的存活率都要高于75%相对湿度条件下,而其他虫态存活率为75%相对湿度下高.在印度谷螟生命表中可看出,在25~32℃随着温度的升高,印度谷螟各虫态的存活率有所不同.幼虫期为28 ℃存活率最高,而卵期、蛹期和成虫期均在32℃温度下最高,在35℃各虫态存活率都最低,印度谷螟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为温度32℃,相对湿度75%,不适宜环境是温度为35 ℃和65%的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8.
麦蛾和印度谷螟都属于世界性的重要储粮害虫,可危害小麦、稻谷、玉米等多种粮食,对储粮数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危害。了解其在不同储粮场所中的发生分布情况对昆虫生态和科学防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查了中国分别属于4个主要储粮生态区的11个省79地市(州)的不同粮食企业中麦蛾和印度谷螟的发生分布情况,调查包括粮库、大米加工厂、饲料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农户、粮食市场等557个单位和农户的储粮场所。主要结果为:印度谷螟在属于第四储粮生态区的河南省、辽宁省和山西省的发现频率分别为36.8%、39.5%和42.3%,明显高于属于第七储粮生态区的广东省的7.8%,在属于第五储粮生态区的福建省、浙江省、湖南省和湖北省调查地市的发现频率分别为21.2%、25.0%、13.6%和18.9%。印度谷螟在饲料厂和粮食市场的发现频率最高,分别为35.7%和35.1%,在大米厂、农户和粮库中的发现频率较低,分别为12.8%、13.0%和23.9%。麦蛾的发现频率较高的省区分别是属于第五储粮生态区的浙江省(75.0%)、湖北省(41.5%)和属于第六储粮生态区的云南省(44.7%),其次为属于第四储粮生态区的山西省和第五储粮生态区的福建省(26.9%、24.2%),较低的为属于第四储粮生态区的山东省和辽宁省(2.4%、7.9%)。麦蛾的发现频率最高为大米厂的26.9%,其次为粮库24.5%,在饲料厂、农户、面粉厂和粮食市场的发现频率较低,分别为16.7%、18.5%、16.8%和21.1%。  相似文献   
9.
10.
对转Cry1Ab/Cry1Ac基因稻谷(华恢1号)及其非转基因亲本明恢63在储藏期内对害虫印度谷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转Cry1Ab/Cry1Ac基因稻谷对印度谷螟低龄幼虫(1至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致死作用。温度显著影响印度谷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度,以2%转基因稻谷糙米粉饲喂印度谷螟后发育历期显著延长。种群生长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非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印度谷螟发育起点温度为7.40~15.94 ℃,以2%转基因稻谷糙米粉饲喂印度谷螟发育起点温度为4.90~17.36 ℃。以上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加深对转Bt基因稻谷生态安全的认识,在实践上为科学开发利用转Bt基因水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