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3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339篇
电工技术   232篇
综合类   1019篇
化学工业   2692篇
金属工艺   301篇
机械仪表   413篇
建筑科学   993篇
矿业工程   536篇
能源动力   126篇
轻工业   5608篇
水利工程   194篇
石油天然气   325篇
武器工业   58篇
无线电   3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9篇
冶金工业   480篇
原子能技术   172篇
自动化技术   60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462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852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780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876篇
  2007年   708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590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5?分子筛/氧化铝混合填料的层析柱对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分离,成功获取了以藿烷类化合物为主的亚组分,可直接用于单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通过对典型海、陆相烃源岩中的藿烷碳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湖相页岩中藿烷系列单体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C)分布在-40.7‰~-62.7‰,且呈现出随着碳数的增加同位素值变轻的特点;而川西北二叠系海相页岩中藿烷化合物δ13C则相对较重,分布在-20.5‰~-45.4‰,具有随碳数增加先变轻再变重的趋势。两类页岩中藿烷类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变化幅度可达±20‰以上,尤其是川西北二叠系海相页岩中藿烷类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的差异可达到±24.9‰,表明藿烷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多源特征。藿烷类化合物的分子碳同位素受到原始沉积环境、母质来源与演化过程的影响而可能具有较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其有望成为新的油源对比指标。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高发趋势。药物治疗虽能有效降低血压,但长期服用存在明显副作用。饮食调控是缓解和辅助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植物源性降压肽因功效明显且天然、无毒副作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针对近年来植物源性降压肽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植物源性降压肽的作用机理、制备方法和功效评价方法,进一步重点综述了植物源性食物如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中降压肽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植物源性降压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烟草种子附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分离培养法分析了6个烟草品种(烤烟K326、云烟85、云烟87及红花大金元,雪茄烟301和白肋烟L8)种子可培养附生细菌种类,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4个品种(K326、云烟85、雪茄烟301和白肋烟L8)种子附生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品种种子上共分离鉴定出细菌35株,可培养优势附生细菌有假单胞菌(Pseudomonas)、芽胞杆菌(Bacillus)、肠杆菌(Enterobacte)、泛菌(Pantoea)、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等菌属。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K326、白肋烟L8和云烟85种子的附生细菌结构上存在共性与差异,共有的优势菌有假单胞菌、泛菌、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肠杆菌、糖芽胞杆菌(Saccharibacillus)、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根瘤菌(Rhizobium)等菌属,烟草品种附生细菌多样性排序依次为云烟85>K326>L8>301。   相似文献   
5.
李姣  苏继磊  陈敏  尹浩 《食品科学》2022,43(4):119-126
为探索马氏珍珠贝肉的水解规律及快速鉴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肽,本研究以不同时间(2、4、6、8、10 h)的酶解物为对象,采用三羟甲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质量分布、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表征其水解规律。另外,对10 h酶解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鉴定高活性组分中的肽序列,并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鉴定的肽进行筛选,验证筛选肽的活性,阐释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马氏珍珠贝肉在酶解过程中,大分子质量蛋白逐渐水解为小分子肽,在RP-HPLC上出现某一特征峰的富集。初步分离后,发现F2、F3组分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从这2 个组分中共获得了可信度较高的54 个肽序列。分子对接筛选出6 个潜在的ACE抑制肽,在1 mg/mL时,5 个肽具有不同程度的ACE抑制活性,其中,WFHAVFW和WHAFLW显示了最高的ACE抑制活性,分别为(95.57±0.37)%和(98.59±0.08)%,进一步测定六肽WHAFLW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52.39 μmol/L。分子对接显示肽的抑制机理可能是通过氢键、范德华作用以及Pi-Pi作用形成稳定的肽-酶复合物。本研究既揭示了珍珠贝肉蛋白不同酶解时间的规律变化,又将活性实验跟踪与计算机辅助筛选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快速筛选酶解物中高活性ACE抑制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蛹虫草产虫草素放大工艺条件,考察了菌种培养质量和发酵高径比对虫草素合成的影响。确定种子培养最佳条件为:转速250 r/min,接种量15%,扩培级数2次,此条件下虫草素发酵产量可达6 g/L左右。另外,装液量最适高径比为2 cm/30 cm。在此条件下,进行了120 L多层反应器发酵工艺验证。发酵25 d,虫草素产量为5.32 g/L,转化率57%,与小试工艺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工艺放大具有应用可行性,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酶解法,研究豆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条件,并通过响应面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选用5种蛋白酶分别水解豆粕,以ACE抑制率为指标,挑选出最适蛋白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的ACE抑制率最大,所以选择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为提高ACE抑制率,加入超声波预处理,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超声温度73℃、超声时间39 min、料液比1∶6(g/mL)条件下,再加入7.20%碱性蛋白酶水解3.6 h,在此条件下所制备的豆粕ACE抑制肽的ACE抑制率为61.02%。  相似文献   
8.
以猪肠粘膜提取肝素过程中透过液为原料,优化硫酸皮肤素提取工艺,探讨硫酸皮肤素的抗氧化能力。以硫酸皮肤素浓度为检测指标,筛选酶解最佳用酶,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优化高压酶解工艺,筛选最优大孔树脂,优化动态吸附洗脱条件纯化硫酸皮肤素,探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最佳酶解条件温度56 ℃,pH9.0,时间8.4 h,压力135 MPa下实测酶解硫酸皮肤素浓度为13.05 ng/mL,接近模型值;D312树脂以1.5 BV/h流速上样,4% NaOH 1.5 BV/h流速洗脱纯化效果最好,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纯度达73.32%;硫酸皮肤素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DPPH自由基在2.4 mg/mL时清除率为36.29%,表现出一定清除能力,对于·OH 2.4 mg/mL时清除能力较强为68.2%,总还原力于2.4 mg/mL时为0.22。该研究为分离纯化硫酸皮肤素及其在抗氧化功能方面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肖玉欣  王楠  王婧  谭碧娥 《食品科学》2022,43(9):275-284
鞣花酸(ellagicacid,EA)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众多蔬菜、水果及坚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经过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生成尿石素类物质。但EA在肠道中的利用度较低;而其代谢产物尿石素类较易被肠道吸收,故被认为是发挥EA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研究表明,EA及其代谢产物尿石素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肠道健康、预防或抑制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EA及尿石素的营养生理作用主要包括抗氧化、抗炎及微生物菌群调控等作用。本文综述了EA及尿石素的结构、代谢途径、生物活性及其在肠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大黄鱼来源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中分子伴侣Hfq的功能,对具有强致腐能力的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B-19中hfq基因进行敲除,比较野生株(wide type,WT)和敲除株(knock out,KO)在生长速率、群体感应、抗逆境以及对灭菌鱼汁致腐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B-19中存在1 个hfq基因,其基因表达水平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在30 ℃培养条件下,WT株和KO株的生长速率接近,但在4 ℃培养条件下,与WT株相比,KO株的生长出现明显迟滞且稳定期的细胞密度较低;WT株与KO株分泌信号分子的能力相近,但KO株表现出较低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胞外蛋白酶活性,而且接种KO株的灭菌鱼汁也产生较少的挥发性盐基氮和三甲胺;此外,KO株对盐分、营养、重金属、消毒剂等胁迫条件更为敏感。上述结果表明Hfq参与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B-19株的多种代谢调控,影响细菌的生长、群体感应、致腐能力、抗逆境能力等,即Hfq是一种全局性调控因子,整体调节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B-19的诸多生理活动。本实验为波罗的海希瓦氏菌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海产品中微生物的致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