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0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543篇
化学工业   969篇
金属工艺   79篇
机械仪表   45篇
建筑科学   218篇
矿业工程   191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6414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2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2篇
冶金工业   152篇
原子能技术   42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56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鉴定中国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研究关键酶的特征与作用机制有利于提高白酒的优质品率。方法:本研究用形态学和生理学、16S rRNA、gyr B基因和antiSMASH分析的方法对酒曲中的一株微生物进行了验证;对该菌株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子建模的方法获得了羧酸酯酶的3D模型,用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了该菌株的羧酸酯酶的机理。结果:该菌株为产羧酸酯酶的革兰氏阴性菌Pb1(MW580690);该菌株呈现典型的S型生长曲线,产物曲线为S型,羧酸酯酶活化最优pH范围为5.0~9.0。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e21A为该酶具有催化活性的主要氨基酸,水解三丁酸甘油酯为丁酸和甘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三丁酸甘油酯经过构象变化被转移到催化中心后,进一步被加工;酶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相互作用表面有利于配体向下转移,进而从疏水性通道释放产物到的酶表面。结论:产羧酸酯酶的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并为羧酸酯酶水解三丁酸甘油酯类物质的底物识别、转移和催化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来源于嗜热地衣芽孢杆菌葡聚糖酶与底物的识别机制,本文通过利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MM-PBSA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葡聚糖酶与二聚糖小分子之间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葡聚糖酶与底物的接触数较大并且距离较少,这说明其结合较为紧密;通过能量拆分,我们可以得出,Gly46、Leu63、Gln67、Tyr68、His73、Thr124、Gly125和Gln129是对结合二聚糖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并且His73和Thr124与二聚糖分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氢键,这将有助于葡聚糖酶与底物的结合。本研究以期为葡聚糖酶分子结构后续的理性改造和高效利用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厌氧条件下研究了西南地区一种典型土壤微生物芽孢杆菌Bacillus sp.dwc-2对模拟地下水中U(Ⅵ)的还原行为,重点考察了时间、无机阴离子、腐殖酸(HA)及富里酸(FA)对还原的影响,并利用TEM、EDS、SAED和XPS对还原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7.0、cNaHCO3=5 mmol/L和T=303 K条件下,Bacillus sp.dwc-2对U(Ⅵ)的还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 h内最大还原率为12.2%,此后则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HA和FA对U(Ⅵ)的微生物还原行为有一定影响,其中HA和FA浓度为25 mg/L时,U(Ⅵ)的还原在24 h最明显,其还原率分别为14.2%和16.2%,但随着HA和FA浓度的继续增加,因在U(Ⅵ)离子与HA、FA形成的配合物表面形成致密的腐殖层,抑制了电子的转移,阻止了U(Ⅵ)的还原。此外,研究表明HCO3-也会抑制U(Ⅵ)的还原。TEM-SAED和XPS分析证实了还原过程中U(Ⅳ)的存在。上述结果可为真实环境中微生物还原U(Ⅵ)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5.
肉毒杆菌神经毒素(BoNTs)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皱去皱生物活性物,它通常通过对人体的局部注射来实现其抗衰老性能,它的发明代表着化妆品的一次技术性革命,但由于它的剧毒性限制了其应用。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无毒、又有BoNTs功能的生物活性物,Lipotee、S.A公司开发的ARGIRELINE正符合了这种需求。ARGIRELINE是一种乙酰己肽物,通过志愿者人体实验,使用10%ARGIRELINE O/W乳液30天后,眼部皱纹减浅了30%,它的作用机理类似于BoNTs,即通过抑制钙依赖性接受体SNARE的形成,阻止神经递质素起作用,虽然ARGIRELINE不及BoNTs强,但实验证明,ARGIRELINE是一种无毒、无任何刺激性,甚至大剂量用量,且有很好的抗衰老效果,可以说,ARGIRELINE是BoNTs一种生物安全性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人们的饮食日趋精细,而因此导致的富贵病患病率也普遍增加,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使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讲究功能性。因此有人相信,21世纪将是功能性食品的世纪。膳食纤维正是由于其突出的保健功能,在欧、美、日等国的食品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地认识和使用,并被正式列为继糖、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  相似文献   
7.
8.
9.
发根农杆菌R1000对野葛的遗传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研究了发根农杆菌R10 0 0对野葛 (Puerarialobata)的遗传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经发根农杆菌R10 0 0感染 13d左右可获得毛状根 ,毛状根诱导率及诱导密度分别为 17 9%和 3 9;降低YEB活化液的 pH值 ,或以肌醇 (10 g/L)代替酵母提取成分 ,可明显提高该菌种的致根性 ;叶片预培养 2~ 3d可提前 4d出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葡庚糖酸钠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