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7篇
  免费   867篇
  国内免费   1888篇
电工技术   73篇
综合类   391篇
化学工业   1654篇
金属工艺   102篇
机械仪表   2189篇
建筑科学   164篇
矿业工程   71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5465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302篇
武器工业   67篇
无线电   8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5篇
冶金工业   150篇
原子能技术   378篇
自动化技术   170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673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540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602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玉明  唐蕾  罗世鹏 《中国塑料》2022,36(10):131-13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对4类不同类型的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在4 %乙酸和50 %乙醇模拟物中的迁移出的非挥发性未知物进行筛查解析。结果表明,产品在4 %乙酸模拟物的迁移风险远小于50 %乙醇模拟物,主要迁移物质为聚合单体形成的寡聚物,抗氧剂、润滑剂、胶黏剂等加工助剂以及生产加工、迁移过程中形成的非有意添加物(NIAS)物质;纯PET材质的产品迁移物质较少,多层复合材料迁移物质较多。复合材质的产品中,PET材质可能在生产时添加了己二酸、癸二酸、新戊二醇等物质,进行了改性处理;此外,部分迁移物质会与模拟物中的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新的NIAS物质。  相似文献   
2.
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方便面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方便面样品用正己烷和乙腈-丙酮提取,经Oasis HLB和Florisil柱两步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种多环芳烃的定量限在0.03μg/kg^0.54μg/kg之间。在不同的加标浓度下,加标回收率在75%~12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3.4%。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大批量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探讨利用谷物挥发成分引诱害虫以增进诱捕防治效果,测定常温28℃时10种谷物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相对含量及挥发物对印度谷螟幼虫的引诱效果。10种谷物的顶空取样—固相微萃取/气-质谱分析得到的挥发物质包括烷、烯、芳香族、醛、醇、酸、酮、酯和呋喃共9类物质。谷物间的挥发物种类和各物质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28℃常温下薏仁、荞麦、小麦、高粱、燕麦、小米、糜子、大麦、稻谷和玉米的挥发性特种类数量分别为30、26、23、22、20、20、19、16、15和15种。除玉米除外,有9种谷物均含其自身特有挥发性物质成分2~8种。燕麦、薏仁和高粱的引诱率最高分别为30%、25%和23%,小麦、稻谷、荞麦和玉米的引诱率在近14%,小米、大麦、糜子的引诱率小于9%。对幼虫引诱率较高的燕麦、薏仁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高粱中酸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对这三种谷物相对含量较高的醛类、酸类物质,以及其特有物质2-甲基-十六烷、3,5-辛二烯-2-醇、2,2-二甲基-1-辛醇、β-榄香烯、芳樟醇、柏木烯醇、雪松醇、正已酸乙酯、2,2,4,6,6-五甲基-庚烷、已酸、十三烷酸、邻苯二甲酸正丁酯等挥发性成分较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择不同基质(2,5-二羟基苯甲酸、super DHB、2,4,6-三羟基苯乙酮)和设置不同啤酒样品稀释倍数(从原液到1 000倍稀释),优化了MALDI TOF MS定性分析啤酒中糖类的试验条件。研究结果显示,3种基质中,2,4,6-三羟基苯乙酮应用于MALDI TOF MS对啤酒中糖类表征的能力优于另外两种基质。当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为基质,啤酒样品稀释10倍时,MALDI TOF MS可达良好的定性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6.
探清野地瓜茎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并鉴定抗氧化活性较高萃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系统溶剂法对野地瓜茎提取物进行萃取,获得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相提取物及剩余上层被萃取水相提取物;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TRPA)试验综合评价其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合在线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二苯基三硝基苯肼(HPLC-DAD-ESI/MSn-DPPH)快速筛选并鉴定活性较高萃取物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P0.05),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3.28±0.21),(76.30±1.13)μg/mL。经液相色谱、质谱、文献报道和对照品的综合分析,从野地瓜茎正丁醇萃取物中筛选的3种抗氧化活性化合物为5-O-咖啡酰奎宁酸、3-O-咖啡酰奎宁酸和4-O-咖啡酰奎宁酸。  相似文献   
7.
建立并使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两种白酒样品中EC的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定量分析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7以上。其中HPLC法检出限为4.0μg/L,回收率在84.9%~105.1%之间,RSD<6.84%;GC-MS法检出限为1.3μg/L,GC-MS检测回收率在95.3%~104.7%之间,RSD<4.26%。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符合实验要求。其中HPLC法具有前处理操作方便,且试剂毒性相对较低的优点,但GC-MS方法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则比HPLC法更高,且检出限更低、总体处理及进样时间更短,单位时间内能更快、更精确地对酒样中氨基甲酸乙酯进行检测。结合产业实际发展情况,白酒的氨基甲酸乙酯检测量日益增多,检测限要求更低,故使用GC-MS法检测白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更能满足今后的检测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降糖减脂和利尿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水溶液(50:50,V:V)经超声提取,经C_(18)色谱柱(50 mm×2.1 mm,2.6μm)分离,以0.1%(V/V)甲酸-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电喷雾离子(positive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源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检测。结果 3类非法添加药物在1.0~50.0 ng/mL范围内(洛伐他汀羟酸钠盐为10~500 ng/mL)线性均良好,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3类非法添加的药物在0.1、0.5和1.0μg/g 3水平(洛伐他汀羟酸钠盐的加标量为1.0、5.0和10.0μg/g)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7.15%~116.61%,相对标准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均未超过10.65%(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可满足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和检验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2018年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北4省脱粒小麦中5种镰刀菌毒素和4种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的污染情况。方法 从4省采集2018年5~6月收获的脱粒小麦371份,经乙腈-水(84:16,V:V)提取、Myco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3-乙酰基-DON(3-acetyl-DON,3-Ac-DON)、15-乙酰基-DON(15-acetyl-DON,15-Ac-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4种AF, 共9种毒素的含量。 结果 4省脱粒小麦受多种镰刀菌毒素, 尤其是DON的污染较为严重,而AF污染相对较轻。DON的检出率最高,为90.3%,阳性样品中DON平均污染水平为2706.3 μg/kg,45.3%样品DON的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1000 μg/kg;4种AF的检出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均较低,其中AFB1和AFB2的检出率最高,均为3.2%,2份样品AFB1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5 μg/kg,仅1份样品检出AFG2,所有样品均未检出AFG1。从地区来看,湖北省脱粒小麦中各毒素污染最严重,尤其是DON、其检出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100%和6314.9 μg/kg;江苏省样品中ZEN的平均污染水平为1971.2 μg/kg,远高于其它省份。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镰刀菌毒素的污染具有显著相关性,DON与已检出的3种AF及3种AF间的污染相关性均较弱或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4省脱粒小麦受5种镰刀菌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且具有显著相关性。污染程度为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因此,有必要对4省脱粒小麦中多种毒素的协同污染情况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使用八级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米中痕量铬和硒元素含量的方法,比较普通模式和ORS模式对2种元素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 ORS模式采用屏蔽矩技术结合氦气碰撞反应池消除40Ar12C+ 对52Cr、39Ar39Ar+和40Ar38Ar+对78Se的干扰,选用丰度较高的同位素52Cr、78Se测定。普通模式通过在线加入内标校正基体干扰,选择同量异位素干扰较少的同位素53Cr、82Se测定。结果 普通模式铬和硒元素的检出限为0.059μg/L和0.023μg/L,而ORS模式铬和硒的检出限为0.027μg/L和0.012μg/L,铬、硒元素的含量在0 ~ 1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优于0.9998。结论 普通模式用于大米中含量较高的铬和硒的测定也是可行的,应用ORS模式在痕量样品分析时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研究结果为同类样品的测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