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9篇
  免费   83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电工技术   227篇
综合类   853篇
化学工业   2887篇
金属工艺   208篇
机械仪表   155篇
建筑科学   637篇
矿业工程   199篇
能源动力   88篇
轻工业   5729篇
水利工程   135篇
石油天然气   34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3篇
冶金工业   151篇
原子能技术   79篇
自动化技术   17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工业大麻叶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成分及抑菌机理,为其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可能提供理论参考。工业大麻叶醇提后依次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分离,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并筛选高活性组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有效成分;通过比较菌体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膜通透性、能量代谢和氧化损伤变化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探讨抑菌机制。工业大麻叶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经体积比为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后所得组分Fr.1:1对单增李斯特菌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制浓度为62.5 μg/mL,共鉴定出亚麻酸甲酯(40.79%)、十六酸甲酯(13.12%)等24种挥发性化合物;经Fr.1:1处理后,细菌表面有明显破溃,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培养液电导率增大,胞内三磷酸腺苷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先升后降。工业大麻叶Fr.1∶1可破坏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电解质外泄,进而影响菌体能量代谢并造成质膜氧化损伤,最终使细菌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的4因子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CCD)优化了库车小白杏混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乳酸发酵工艺,并采用Logistic方程建立乳酸菌生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温度为37.0 ℃,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配比为2.6:1,接种量为5.0%,发酵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杏汁中的SOD活性为309.60 U/g,感官评分为54.18分;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拟合度分别为0.9970、0.9913,说明拟合曲线与乳酸菌生长量和SOD活性的实验数据有很高的相关性,能很好地模拟小白杏乳酸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液体发酵过程中高浓度虫草素积累对蛹虫草菌产生的反馈抑制,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耦合盐析萃取系统,在发酵过程中及时移除部分虫草素,解除产物抑制,提高虫草素的终产量.为对发酵液中虫草素的进行分离,筛选出乙醇/(NH4)2 SO4及乙醇/K2 HPO4两种盐析萃取体系,当无机盐和乙醇分别为15%和27%时,虫草素回收率最高,达到98.73%和93.79%.将蛹虫草菌补料分批发酵与盐析萃取相耦合,虫草素发酵产量显著提高,在第6天进行补料,虫草素产量达793.85 mg/L,较对照组提高了25.83%,虫草素回收率达98.83%.  相似文献   
4.
魏敏  宋旭艳  李冉  肜霖  董爱君  潘曦 《食品与机械》2021,37(11):159-165
目的:研究产香菌生物转化对罗汉果提取物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icola VP4-4)对罗汉果提取液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罗汉果提取液生物转化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罗汉果发酵物中挥发性成分主要香气成分或香气前体物包括棕榈酸、岩芹酸、亚麻酸、2-甲基丁酸、己酸、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苯乙醛、5-甲基糠醛、苯甲醛、壬醛、糠醇和对乙烯基愈疮木酚等,生物转化产生了具有天然浓郁奶香的香兰素;酸类物质由6种增加到11种,相对含量提高至60.07%;其他酯类、羰基类、烷烃类、醇类、酚类等物质相对含量分别降低至30.72%,4.07%,0.81%,0.34%,0.29%;发酵后化合物种类增多,由50种增加至64种。结论:生物转化赋予了罗汉果发酵物花香、果甜香、奶香等丰富的天然香气,减少了大分子刺激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起到了增香减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反硝化聚糖菌(DGAOs)的脱氮性能及N2O释放特性,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分别以乙酸钠和葡萄糖为碳源(反应器分别记作SBRAc和SBRGl),考察其脱氮过程中的碳源变化以及N2O释放特性。结果表明,SBRAc和SBRGl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0.2±2.8)%和(63.4±3.5)%,N2O产率分别为(7.16±1.43)%和(13.35±2.46)%。以乙酸钠为碳源时,聚糖菌厌氧阶段吸收的有机物主要以胞内聚-β-羟基烷酸(PHA)形式储存;以葡萄糖为碳源时,部分有机物用于胞内糖原(Gly)的积累,PHA合成量减少。聚糖菌内源反硝化过程中,依次利用胞内PHA和Gly作为内碳源,且PHA提供电子的速率远大于Gly,导致SBRGl内NO2-大量积累、N2O释放量增加。NO2-对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的抑制效应是导致聚糖菌内源反硝化过程释放N2O的主要因素。与葡萄糖相比,乙酸钠更易被反硝化聚糖菌吸收为易利用的内碳源PHA,并降低反硝化过程中N2O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6.
以模拟铀污染地下水为对象,采用腐败希瓦氏菌对其进行了固定铀实验,利用单粒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 ICP MS)、3种胞外聚合物(EPS)提取方法和碳酸氢钠 硝酸分级提取法表征了腐败希瓦氏菌和EPS中铀的含量和赋存形态,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 IR)技术分析了EPS与铀反应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树脂(CER)法适用于表征EPS中的铀含量及形态,EPS中的铀可占腐败希瓦氏菌固定铀总量的(140±10)%。SP ICP MS分析表明,CER法获得的EPS中颗粒铀是其主要形态,EPS在固定铀的过程中,既涉及到生物吸附,也涉及到生物矿化。FT IR分析进一步说明生物吸附时,铀可与EPS中的羧基官能团结合。以上结果表明,EPS在腐败希瓦氏菌固定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是活体致病菌检测的"金标准",但往往程序繁杂、耗时长。该文主要论述基于核酸[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信使PCR检测法]及噬菌体(噬菌体扩增法、噬菌体扩增与PCR/qPCR结合法、免疫测定或酶测定法及电化学噬菌体生物传感器法)两类非细胞培养的活菌检测方法,并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讨论,特别是基于噬菌体的方法,与传统检测相比在检测速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具有关键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对硝基苯酚在10℃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为研究对象,融合单因素实验、细胞疏水性实验、细胞膜通透性实验与降解动力学实验探究菌株Pseudomonas sp. ZL对对硝基苯酚的低温降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0℃条件下菌株Pseudomonas sp. ZL能够耐受并降解303.71 mg·L-1的对硝基苯酚,最佳降解条件为pH=8.0,0.5% NaCl,1 g·L-1 NH4NO3,该条件能够显著促进对硝基苯酚的降解速率并大大缩短降解的延迟时间。在10℃、单因素最佳条件下,对硝基苯酚降解菌的抑制降解动力学拟合符合Aiba模型,其中μmax(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205 h-1Ks(半饱和系数)为3.40 mg·L-1Ki(底物抑制系数)为166.86 mg·L-1,因此166.86 mg·L-1即为该条件下菌株的低温降解抑制浓度。与其他降解菌株相比,菌株Pseudomonas sp. ZL的Kiμmax/Ks较大、Ks/Ki值较小,说明对硝基苯酚对该菌株的抑制作用较小,菌株的有效利用率更高,在原位修复低温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运行模式的改变对好氧颗粒污泥优势丝状菌种类,以及对污泥特性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出现大量外伸型丝状菌Type 021N,但并未阻碍污泥的颗粒化,且随着絮体污泥颗粒化进程的推进,其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也在逐步减小,最终得到平均粒径为0.75 mm、污泥容积指数为43 mL/g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而将成熟颗粒污泥接种至连续流反应器中时,颗粒污泥开始解体,污泥特性开始恶化,同时优势丝状菌演替为另一种外伸型丝状菌Sphaerotilus Natans。分析认为,外伸型丝状菌会影响污泥在生物区与沉淀池间的循环周期及其在沉淀池的实际停留时间,是颗粒污泥解体的主要原因,而该影响在SBR运行模式下较小,在连续流态下较大。  相似文献   
10.
黑皮鸡枞菌营养与质构特性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种植黑皮鸡枞菌为原料,分别对其和平菇、海鲜菇、白玉菇、香菇和金针菇的营养成分、色泽、抗氧化活性、质构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设定25、50、75、100℃四个预煮温度下,黑皮鸡枞菌的相关物理特性与其它五种食用菌相比,硬度、弹性及咀嚼性更好。分析发现黑皮鸡枞菌子实体包含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3.98%,菌盖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是菌柄的1.27倍。黑皮鸡枞菌中甜味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和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鲜味氨基酸总量为12045.97 mg/100 g,占氨基酸总含量百分比为76.73%,是海鲜菇的1.01倍,阐明了黑皮鸡枞菌食用时口味鲜美的原因。黑皮鸡枞菌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含量4.86 mg/g(鲜重);在选定的6种食用菌中,黑皮鸡枞菌的抗氧化能力最高,其DPPH·、ABTS+·和·OH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656、0.234、0.654 mL/mL。综合而言,人工黑皮鸡枞菌作为一种食用菌,具有良好的食用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