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21篇
  免费   2018篇
  国内免费   602篇
电工技术   66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886篇
化学工业   4035篇
金属工艺   766篇
机械仪表   1067篇
建筑科学   1190篇
矿业工程   320篇
能源动力   188篇
轻工业   14317篇
水利工程   130篇
石油天然气   485篇
武器工业   81篇
无线电   14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5篇
冶金工业   456篇
原子能技术   168篇
自动化技术   71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802篇
  2021年   713篇
  2020年   747篇
  2019年   849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678篇
  2016年   663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1557篇
  2013年   1174篇
  2012年   1626篇
  2011年   1662篇
  2010年   1382篇
  2009年   1302篇
  2008年   1909篇
  2007年   1575篇
  2006年   1348篇
  2005年   1274篇
  2004年   1140篇
  2003年   1047篇
  2002年   842篇
  2001年   677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537篇
  1998年   418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集38 头平均体质量(698±34) kg、48 月龄草原安格斯牛血液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SCD1基因表达量,一代测序技术检测SCD1基因在C878T位点的突变对实验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分析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液样品中共测得36 种主要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以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为主,含量分别达22.53%和26.9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中油酸(C18:1 n-9c)含量最高(15.09%);由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SCD1基因表达对肉豆蔻酸(C14:0)、肉豆蔻油酸(C14:1)、C16:0、棕榈油酸(C16:1)、C18:0、C18:1 n-9c、亚油酸(C18:2 n-6c)、MUFA和MUFA/SFA以及C14指数、C18指数、脂肪酸总不饱和指数和伸长指数均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D1基因表达量与C16:0、C16:1、C18:0、C18:1 n-9c和MUFA含量均呈正相关;SCD1基因在878位点处出现了C/T突变,有CC、TT和CT 3 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脂肪酸组成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草原安格斯牛血液中的SCD1基因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具有调控作用,可作为遗传标记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鱼露酿造的新工艺,以淡水鱼下脚料为原料,粉碎成鱼糜与80 g/L盐、沪酿3.042米曲霉制成的酱油曲混合后,在静磁场环境下培养发酵生产鱼露。在不同静磁场环境下40℃发酵30 d,通过测定鱼露发酵过程中氨基态氮、总氮、挥发性盐基氮、无盐固形物、总酸、pH值和非酶褐变的变化,分析静磁场环境对鱼露发酵工艺及其品质的影响。静磁场环境下,鱼露发酵过程中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 mT静磁场环境下,氨基态氮的质量浓度增加81.9%,总氮为对照组的1.83倍;挥发性盐基氮下降65.1%;无盐固形物提高54.9%;有机酸增加,pH下降;美拉德反应加剧;非酶褐变指数增加,静磁场环境下鱼露发酵性能提升。该研究为促进鱼露的生产及品质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干腌火腿中肽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腌火腿加工过程中,在肌肉中内源酶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多种具有特定生物活性或对产品风味具有提升作用的肽。抗氧化肽、降血压肽和抗菌肽等生物活性肽提升火腿的营养价值;呈味肽如鲜味肽、甜味肽、苦味肽、酸味肽、咸味肽及浓厚感肽,有助于形成火腿独特的风味。该文综述了干腌火腿中肽的功能特性,重点对加工过程中肽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进行介绍,为干腌火腿品质特性提升和新工艺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马氏珠母贝肉为研究对象,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抗氧化肽酶解物的工艺,并对酶解物冻干粉的抗氧化能力和酪氨酸抑制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贝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工艺为温度50 ℃,pH 7.25,时间3 h,料液比1:1,酶底比0.4%,所得酶解液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8.48%。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珍珠贝抗氧化肽显示出优异的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IC50 0.57 mg/mL)、Fe2+螯合活性(IC50 6.89 mg/mL)和良好的ORAC值(601.38 μmol TE/g冻干粉)。同时,珍珠贝肉抗氧化肽对酪氨酸单酚酶(IC50 0.37 mg/mL)和酪氨酸二酚酶(IC50 20.27 mg/mL)抑制效果明显,显示其在美白护肤应用领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该研究结果将为珍珠贝在抗氧化、抗衰老、美白护肤等功能食品、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堡子里古城内的 75 座宅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装饰艺术与风格特征,旨在揭示其文化内涵以及对历史的反映。这些门的装饰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技术的影响,包含广泛的装饰形态,对于见证历史与政治变迁、经济发展以及民族文化融合具有历史价值,对于弘扬装饰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磁性纳米酶显色技术是指利用磁性纳米酶的类过氧化物酶性质,在显色底物的存在下,对目标物进行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的新型技术。与天然酶相比,磁性纳米酶易制备、易保存、易回收、成本低。本文简单介绍了磁性纳米酶的催化机理和活性调节,重点综述了磁性纳米酶显色技术在食品中农兽药和重金属残留、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它有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目前,该技术仍存在酶活性较弱、检测应用范围较窄、选择性欠佳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前用于制备壳寡糖的壳聚糖酶具有酶活性较低、酸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本研究从连云港海州湾泥样中筛选产壳聚糖酶菌株,并对菌株进行鉴定、酸稳定性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平板透明圈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获得酸稳定性较好的壳聚糖酶产生菌株CLT08,随后利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扩增与分析,鉴定菌CLT08为Paenibacillus chitinolyticus。菌株CLT08产壳聚糖酶最适温度为45 ℃,最适pH为4.0;Zn2+对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对Ba2+、Co2+、Fe2+有显著抑制作用。壳聚糖经CLT08壳聚糖酶水解后其聚合度≥6。此研究结果为该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红果参果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实验以红果参果为材料,采用溶剂法制备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和粗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总花色苷、总多酚和多糖含量,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考察粗多糖、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代表成分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个批次的红果参果粗多糖多糖含量为27.59%~37.59%;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1.22%~1.77%,总花色苷为0.90%~1.14%,总多酚含量为13.11%~18.85%。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从中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其中包含10个黄酮、3个有机酸、3个花色苷、3个酚酸、1个氨基酸和1个聚炔类成分。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粗多糖和代表化合物木犀草素的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7.52、37.43和8.03 μg/m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616.17 μg/mL)。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红果参果的物质基础,并首次报道了红果参果具有潜在抗糖尿病活性,为红果参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采用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蔗糖酶、果聚糖酶活力的方法。以蔗糖为底物,先加入蔗糖酶酶解并以硼氢化钠还原酶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得到甘露醇和山梨醇,再将蔗糖酶高温失活后加入果聚糖酶,得到含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和果糖四种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以水-氢氧化钠溶液-乙酸钠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条件下经CarboPaCTM PA1 250 mm×2 mm分离以测定四种化合物的含量。最后以甘露醇和山梨醇总量计算蔗糖酶活力,以葡萄糖和果糖的总量计算果聚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和果糖四种化合物在20 min内完成测定,且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5以上,分离度均在1.0以上;果聚糖酶活力的测定可以采用蔗糖为底物;加入1.2 mL 10 mg/mL的硼氢化钠溶液并60 ℃水浴30 min后,葡萄糖和果糖能够分别完全转化为甘露醇和山梨醇;本方法测定的蔗糖酶活力、果聚糖酶活力与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的蔗糖酶活力、果聚糖酶活力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测定的蔗糖酶活力、果聚糖酶活力含量结果的RSD分别为2.0%和1.7%,精密度好,且本方法不涉及传统方法所用的有毒有害试剂。因此,所建方法可以同时用于测定蔗糖酶和果聚糖酶的活力,同时也为其它酶活力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即食发酵肉制品有着悠久的加工制作历史,因其营养丰富且具有独特的色泽和风味而深受消费者欢迎。迄今为止,未见即食发酵肉制品的熟化过程及其机制的全面综述。本文结合了近年来即食发酵肉制品相关研究进展,系统地阐述了其熟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包括蛋白质和脂质的水解氧化、风味物质的形成以及质构的变化等。同时也总结了影响熟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包括酶的水解、发酵剂的抗氧化等以及腌制剂的呈味和增色的作用机制。最后讨论了现今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即食发酵肉制品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