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3篇 |
免费 | 406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篇 |
综合类 | 239篇 |
化学工业 | 821篇 |
金属工艺 | 52篇 |
机械仪表 | 146篇 |
建筑科学 | 241篇 |
矿业工程 | 18篇 |
能源动力 | 40篇 |
轻工业 | 2595篇 |
水利工程 | 42篇 |
石油天然气 | 15篇 |
武器工业 | 3篇 |
无线电 | 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7篇 |
冶金工业 | 25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1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4篇 |
2024年 | 158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176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61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69篇 |
2014年 | 208篇 |
2013年 | 256篇 |
2012年 | 301篇 |
2011年 | 312篇 |
2010年 | 216篇 |
2009年 | 205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259篇 |
2006年 | 265篇 |
2005年 | 200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竹胶合板企业高成本时代的来临,指出了应该走以加强科技创新,以高科技进步为先导的发展道路,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莲的附加值,以新鲜莲叶为原料.对莲叶中总黄酮的浸提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70%乙醇溶液是浸提莲叶中黄酮的较理想溶剂,最佳浸提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30,浸提次数为3次,每次2 h.同时展望了其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4.
植物叶片厚度日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数植物的叶片很薄、很软、充满水分,对其组织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方面.利用自主研发的YI-20010A型植物叶片厚度精密测量仪,对几种温室栽培的植物叶片进行监测,可以直接获得叶片厚度的实时变化情况.供试的5种植物叶片都在正午前后出现叶片厚度一天中的最低值.对番茄和高羊茅叶片厚度与相同时段的叶片附近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三个周期性变化的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叶片厚度变化与光照强度有显著的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笋干菜营养香肠的生产工艺,探讨了影响其质量的因素:笋干菜的添加量、糯米的添加量、糯米的颗粒度及肥、瘦肉的比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比,结果表明:五花猪肉79%,糯米用量15%,笋干菜用量6%,肥、瘦肉比例2:8,糯米颗粒度30目时香肠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枸杞汁和枸杞叶汁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香精、L-赖氨酸盐酸盐等辅料,经调配、过滤、浓缩、干燥、灭菌、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枸杞汁保健泡腾冲剂,其色泽美观、口感较好、风味独特、溶解和泡腾性好,是具有较强保健作用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竹纤维的结构及理化性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竹纤维的化学结构、形态结构和微结构,并对竹纤维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竹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Xuejuan Xia Chunxia Ran Xiujuan Ye Guannan Li Jianquan Kan Jiong Z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7,52(5):1101-1110
The diversity and dynamics of the 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ies arising during the pickling process of bamboo shoots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were investigated by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combined with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ults showed only several kinds of halophilic bacteria during early sampling time (0?3 days). After pickling for 7 days, Lactococcus lact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quantities were 6.39 × 105 copies μL?1) and became the first dominant bacterium. After pickling for 14 days, Weissella sp. bands appeared and quickly became dominant on the 21st day (4.07 × 106 copies μL?1). As maturation progressed, Lc. lactis decreased in intensity whereas Weissella sp. increased in intensity. Finally, the quantities of Weissella sp. (2.50 × 107 copies μL?1) became higher than those of Lc. lactis (1.43 × 107 copies μL?1) after pickling for 56 days. The pickling process was initiated by Lc. lactis, followed by Lc. lactis and Weissella sp., and was finally succeeded by Weissella sp. 相似文献
9.
10.
综述了天丝、莫代尔纤维、竹浆纤维、圣麻纤维、丽赛纤维等几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现状,简述了我国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