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完全免费   62篇
  轻工业   1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产地香料烟内在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收集了国内外6个产地不同等级的香料烟样品,对其内在化学成分、必需营养元素和挥发性致香物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料烟中总糖含量为11.71%~32.18%,烟碱含量为0.59%~1.72%,淀粉含量为4.98%~10.65%,石油醚提取物为4.85%~6.50%;香料烟中单糖含量远高于双糖,在双糖中蔗糖含量较高,调制后的烟叶中几乎不含麦芽糖;几种必需营养元素在不同产地香料烟中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这些元素与香料烟中糖和烟碱含量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产地香料烟内含有的致香物质成分大体上一致,但在含量上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设备和仪器,对黄酒所含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首先,采取固相微萃取技术来分析测定挥发性物质,这是一个分析简便有效、数据较为可靠的分析方法,可比较不同黄酒中的醇、酯等成分的构成,并对这些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其次,根据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与强度,提出黄酒醇酯比的概念和划分区间。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荔枝酒中的风味物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谷向春  肖冬光  邹静  丁书美 《酿酒科技》2006,(11):99-100,103
研究了气相色谱法(GC)定性、定量检测荔枝酒中的风味物质。运用保留时间法定性得出荔枝酒中含有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3种高级醇和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2种酯类,并运用外标法定量了各物质的含量。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0.08%~0.53%,回收率在94.8%~101.5%之间,有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酱香型白酒发酵基质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云龙  马荣山  董静  任静 《酿酒》2005,32(2):25-27
在酱香型白酒的酿制中 ,糖化发酵的原料是影响酒质的最主要因数之一。本实验对含蛋白质不同的发酵原料按不同的配比进行比较 ,以获得最佳的发酵基质 ,来提高酱香型白酒的香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 ,豆粕等原料的加入的确能提高酱香型白酒的酒质。试验获得的最佳原料配方 :高粱 80 % ,豆粕 5 % ,麸皮 15 %。  相似文献
5.
美拉德反应与大曲质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秋生  王丽萍  吕春福 《酿酒》2007,34(3):44-44
大曲既是糖化发酵剂,又是增香剂,如果说前者是由于各种微生物新陈代谢引起的,那么后者纯属美拉德反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复合发酵剂馒头和单一酵母馒头风味物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德权  孙庆申  李冰  吴桐 《食品科学》2012,33(2):240-24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复合发酵剂馒头和单一酵母馒头的风味物质成分,结果表明:从复合发酵剂馒头中检测到36种化合物,包括对风味物质贡献较大的醇类、酯类、羰基化合物等。从单一发酵剂馒头中检测到16种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发酵剂馒头的风味物质不仅种类多,而且相对含量也明显高于酵母馒头。  相似文献
7.
干腌火腿中的滋味物质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干腌火腿风味物质的研究资料,重点介绍了干腌火腿中的小分子多肽和游离氨基酸在火腿滋味形成的作用,并对这些风味物质的产生机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酿造工艺对甜面酱风味成分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作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不同的甜面酱酿制工艺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时接种两种乳酸细菌的样品得到的酯类、醛类和风味成分总数均高于接单一细菌的样品;光照能促使醛类物质的生成;使用分离得到的菌种混合制曲能生成更多的风味物质;选用小麦对酯类和醛类的生成有利。  相似文献
9.
关于控制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技术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英 《酿酒科技》2010,(3):78-81,85
啤酒是由麦汁经啤酒酵母发酵后产生的一类风味独特的含酒精饮料,其独特风味主爰由酵母在麦汁中的总体代谢产物所产生并决定的,啤酒中主要风味物质包括醇类、酯类,羰基化合物、有机酸、硫化物胺及酚类等,并对其物质来源、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加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乳及其制品中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尤其是发酵乳中的风味物质种类繁多,包括非挥发性酸、挥发酸、羰基化合物以及蛋白、脂肪和乳糖等的分解物。由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和理化的原因,容易使乳制品产生不良风味。通过加入抗氧化剂等添加剂、加强杀菌措施、控制原料奶的品质和环境条件来控制风味的变化,提高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