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50篇
化学工业   16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98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佳慧 《中国油脂》2021,46(9):92-98
花生粕是重要的蛋白饲料原料,但由于其氨基酸不平衡,特别是精氨酸与赖氨酸比例严重失衡(精氨酸与赖氨酸含量比值在3~4,理想的精氨酸与赖氨酸含量比值为1.0),限制了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了复合酶预处理结合乳酸菌发酵花生粕对其品质的改善。结果表明:经菌酶协同处理后,花生粕粗蛋白质含量由46.4%提高至506%,大分子蛋白明显降解为小分子蛋白,酸溶蛋白质含量由2.3%提高至17.8%,多肽含量由1.6%提高至15.7%,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77.1%和42.0%,精氨酸降解率为18.7%,精氨酸与赖氨酸含量比值从3.7降低至2.1,总酸含量由06%提高到4.7%,其中乳酸含量由0.64 mg/g提高至14.63 mg/g。菌酶协同处理后的花生粕抗氧化性明显增强,其中每克菌酶协同处理后的花生粕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171.6 mg VC相当,比花生粕(与47.6 mg VC相当)提高了2.6倍。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油脂和蛋白资源,水酶法处理花生能够同时得到油脂和具有特定功能的水解蛋白。为提高花生水解蛋白的纯度,在酶解前设计了酸浸过程,以除去花生体系中的可溶性糖和盐类等杂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酸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和温度对蛋白质损失率及可溶性糖脱除率都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酸浸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处理时间30 min,pH 5,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可溶性糖脱除率为(83. 11±0. 33)%,蛋白质损失率为(6. 19±0. 13)%。酸浸处理花生后可显著减少花生蛋白中糖的含量,但同时也伴有少量蛋白质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我国8省738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和AFG2)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首先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快速筛检市售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再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对阳性样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进一步确证。结果 食用植物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含量范围在0.06~221.00 μg/kg之间,平均为19.30 μg/kg。4种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以AFB1为主,其检出率为17.21%(127/738),平均含量为16.20 μg/kg。其次是AFB2、AFG1和AFG2。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AFB1超标率为11.57%(25/216)。来自广西的植物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AFB1超标率达19.23%(20/104)。此外,散装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含量高于定型包装样品。95.45%(126/132)的阳性样品检出2种或2种以上的黄曲霉毒素。结论 我国食用植物油存在黄曲霉毒素协同污染现象,并以AFB1为主。花生油、来自广西的植物油样品以及散装食用植物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高,需重点监测并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4.
使用紫虫胶作为有机凝胶因子制备稳定型花生酱,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析油率为指标,紫虫胶添加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冷却温度为因素变量,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了最优工艺条件,并进行了花生酱感官评鉴。结果表明,紫虫胶添加量为3.2%(w/w)、加热温度为90 ℃、加热时间为40 min、冷却温度为1 ℃时,制得的有机凝胶花生酱最稳定,此时析油率仅1.24%。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有机凝胶花生酱与商品花生酱相比,析油率更低,感官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5.
6.
为提高花生油提取副产物花生红衣的利用价值,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酶的种类为考察因素,白藜芦醇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酶解pH 5. 0、酶添加量2%下,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5,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采用半纤维素酶提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白藜芦醇提取量为(0. 854±0. 025) mg/100 g。  相似文献   
7.
研究小麦面筋蛋白(wheat gluten proteins,WG)、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花生分离蛋白(peanut protein isolate,PPI)的添加对小龙虾丸品质的影响。利用质构仪、色差计、低场核磁共振仪等对添加3 种不同外源蛋白小龙虾丸的感官评分、凝胶特性、持水性、蒸煮损失率、白度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并用Pearson法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添加量的3 种非肌肉蛋白均能够改善小龙虾丸凝胶特性,提高保水性,降低蒸煮损失率,改善小龙虾丸内部空间三维网络结构,降低白度,各指标之间相关性显著(P<0.05);相比于SPI和PPI,添加WG对小龙虾丸品质的改善最为明显,WG添加量为6%时,小龙虾丸的凝胶强度、保水性比对照组分别增加64.8%和11.3%;小龙虾丸白度随着外源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WG能有效降低对小龙虾丸白度的影响,与SPI和PPI组差异显著(P<0.05);PPI添加量2%时,小龙虾丸感官评分和凝胶特性优于WG和SPI组。整体而言,选用添加量6%的WG更能有效提高小龙虾丸品质及消费者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8.
赵莉  卢凯  王小红  刘睿 《食品科学》2018,39(20):1-6
以花生红衣原花青素(peanut skin procyanidins,PSP)混合物经过凝胶色谱分离后得到的第4个级分PSP-4为原料,通过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1种原花青素,记为PSP-4-1,并利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及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比较其在化学模拟体系和炸薯条食品体系中对丙烯酰胺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制备得到的PSP-4-1结构为表儿茶素-(2β→O→7,4β→8)-儿茶素(原花青素A1),在化学模拟体系和炸薯条食品体系中对丙烯酰胺的抑制均呈非线性的质量浓度-抑制率关系,在化学模拟体系中,原花青素A1添加质量浓度为0.05 mg/mL时抑制率可达(58.10±3.86)%,在炸薯条食品体系中原花青素A1添加质量浓度为0.03 mg/mL时抑制率可达(57.16±2.61)%。这一研究对于开发一种高效、经济的丙烯酰胺抑制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花生油因能提供独特的风味和多种营养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其潜在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顾虑。本文主要评述花生原料和花生油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塑化剂等危害物质,并根据最新的研究报道针对花生油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综述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花生油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