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8篇
水利工程   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河流健康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董哲仁 《中国水利》2005,(10):17-19
河流健康评估应包括物理-化学评估、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估、水文评估和生物群落的评估等内容.评估需要建立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需要建立基准点即参照系统,需要明确水文条件、水质条件和栖息地质量三个要素,需要因地制宜地为每一条河流建立健康评估体系及建立生物监测系统和网络.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现代生态学的哲学基础应该追溯到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理念.近现代西方占主导的哲学思想是"天人二分"及"人类中心主义",这些哲学理念与现代科技进步相结合,强化了人们"征服自然""主宰世界"的意识.当代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枯竭迫使人们通过深刻反思,认识到只有树立"天人合一"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才有可能使人类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河流健康的内涵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河流健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而是一种河流管理的评估工具.其作用是建立相对基准点和评估准则体系,对于在自然力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河流生态系统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以研究其演进趋势并通过管理促其向良性方向发展.河流健康评估准则应体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应体现流域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河流污染是对我国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治污是我国现阶段河流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命题。儒家提倡“泛爱万物”和“仁爱自然”,道家提倡“见素抱朴”,“道法自然”,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中国古代文明至今延绵五千年,得益于对水土资源的珍惜和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近半个世纪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黄河治理的成绩为世人瞩目。可是。成就中隐藏着挑战,黄河巨变引发了生态危机。河流断流、水质污染、河流高度人工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流域生态系统退化。近年来,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和调水调沙,对于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已经初见成效。河流生态修复的本质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黄河生态修复任重道远,建议加强黄河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水文情势恢复;水污染防控;鱼类及栖息地保护;湿地保护和上游水电梯级开发规划论证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下游坝面压力管道混凝土正交异性状态应力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把具有径向裂缝的混凝土作为正交异性体处理,并考虑钢管与外围钢筋混凝土联合作用,导出下游坝面式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应力计算的简易公式,文末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6.
1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水利现代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此,一个行业也同样如此.对水利行业而言,没有创新意识、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就意味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失去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就难以保持水利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1.1治水思路的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创新包括了思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诸多内容.对于水利行业而言,创新首先是水利发展总体思路的创新.1998年大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7.
日本盾构施工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盾构法施工工程是东京湾海底隧洞和东京圈泄洪隧洞工程,其经验对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穿黄工程具有参考价值。东京湾海底隧洞工程是在水下60m深处用盾构法开挖总长10km的隧洞,采用了泥浆固壁的盾构施工法,工程已于1997年通车,东京圈泄洪隧洞工程隧洞总长6.3km,应用了泥浆盾构施工技术,工程正在施工中。  相似文献   
8.
水文变化的生态限度框架(ELOHA)是环境流理论最新成果。ELOHA要求对河流按照水文情势特征进行分类,相同类型河流的水文—生态关系具有相似性。ELOHA还要求对开发前后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现状水文条件与基准水文条件的偏离程度。ELOHA提出了水文情势变化预期生态响应的若干假定,总结了一套为建立水文—生态关系采用的生态指标。在建立大型水文和生物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拟合水文—生态函数关系。最后,各利益相关者对水文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认定可以接受的生态风险水平,再依据水文—生态曲线,确定环境流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扬州市主城区水系连通状况,基于图论边连通度方法,利用GIS技术提取水系,建立了扬州市主城区水系图模型并计算了水系边连通度。结果表明:扬州市主城区水系连通度为2;影响水系整体连通性的关键河段为七里河与沙施河交汇口至古运河段、仪扬河与赵家支沟交汇口至西银沟段、揽月河闸至赵家支沟段以及老沙河与沙施河交汇口至曲江公园段;关键水闸为扬州闸、黄金坝闸、平山堂泵站、明月湖闸,这4个闸站关闭后分别使整体的连通度降低了50%;可采用河道清淤、生态护坡、水闸调控等措施来改善扬州市主城区水系连通性。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可为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目标定量化提供技术方法。本文从自然河流生态状况的河流参照系统选择与构建出发,依据与参照系统的偏离程度,提出了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的生态指标矩阵方法和指标赋值准则。生态指标矩阵由要素层和指标层构成,包括生物质量、水文、物理化学和河流地貌4个要素,下设10项生态指标。从河流生态系统演替的动态特征出发,阐述了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的科学内涵,讨论了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在确定生态修复目标、识别关键胁迫因子以及进行河流健康评估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