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感官评价和电子鼻评价不同蒸制时间(0、5、10、15、20、25 min)红芽芋风味品质,最后结合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对最佳蒸制条件下红芽芋关键风味物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蒸制15 min时红芽芋感官得分最高,为80.8分。电子鼻对不同蒸制时间红芽芋的气味均有较好的响应,传感器1、3、4、10号响应较强,即苯类芳香成分、烷烃类、氢化物、丙酮、乙醇对红芽芋风味影响较大。SPME-GC-MS结果表明,从新鲜样品和蒸制15 min样品中共检出85种挥发性物质,前者关键风味物质为壬醛、癸醛、(Z)-2-壬烯醛、苯乙醛、1-辛烯-3-醇、芳樟醇;后者关键风味物质为壬醛、癸醛、辛醛、(Z)-2-壬烯醛、苯甲醛、(E,Z)-2,6-壬二烯醛、苯乙醛、D-柠檬烯,呈现不同于鲜样的脂香、清香、肉香等气味特征。醛类占两组组样品总量45%以上,是二者挥发性风味的主要来源。基于感官评价的现代技术比单一的感官评价更为客观准确,该结果可为红芽芋的深加工和食用烹饪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During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 and micro-electrics, the ultra- thin, ultra-large display screen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the core of devices, cathode materials are made much more demands in the vacuum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So the materials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outstanding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and extreme stability are very important. To resolve the problem, many researchers have been making efforts. Diamonds…  相似文献   
3.
变容压力脉冲渗透系数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理论上讨论传统压力脉冲法(定容脉冲法)在渗透系数测量量程上的局限性,提出水箱容水量可调的变容压力脉冲法(变容脉冲法)的新思路。介绍变容脉冲法的原理、装置及试验流程。与定容脉冲法不同,变容脉冲法试验装置的水箱内装的流体为气液两种流体的综合体,可以通过调节气液体积比来实现容水量的改变。通过调节水箱内不同的气液体积比(不同容水量)条件下对同一个岩石试件进行渗透系数重复测量,分析变容脉冲法的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小于5%),并与恒流法测得的渗透系数相近。  相似文献   
4.
钨被视为未来聚变堆中最有可能全面使用的面对等离子体材料。而在未来聚变堆真实环境下,氘氚聚变反应产生的14 MeV高能中子辐照将在材料中产生严重的原子离位损伤和各种缺陷积累。其中自间隙原子(SIA)及其团簇是中子辐照损伤中最常见的缺陷种类。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研究钨中1/2〈111〉和〈100〉 SIA团簇的稳定结构和形成能,发现SIA团簇最稳定结构是1/2〈111〉 SIA团簇结构,SIA团簇聚集后会稳定存在。并研究了不同尺寸1/2〈111〉 SIA团簇的动力学扩散行为,发现单个SIA在温度高于700 K时易扩散和转向,而两个以上的SIA团簇在300~900 K时主要表现为一维方向的运动。为准确描述各种尺寸SIA团簇的动力学行为,给出了一套计算SIA团簇跃迁频率的经验参数。相关结果将为更大尺度的动力学蒙特卡罗和团簇动力学模拟提供准确和完备的输入参数,为正确掌握和评价钨中子辐照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马蹄为原料,采用感官评分和白度值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蒸煮时间、护色剂和杀菌条件等关键工艺对马蹄软罐头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即食马蹄软罐头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蒸制时间7 min、护色时间25 min、复合护色剂为柠檬酸0.5%、氯化钠0.9%、抗坏血酸0.20%,115 ℃灭菌8 min 时,马蹄软罐头白度值达到69.78,感官评分为90.50,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此时马蹄软罐头产品品质最佳,灭菌时间和温度明显降低,达到商业无菌标准,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产品色泽洁白、口感清脆爽口、硬度适中,具有浓郁的马蹄风味。  相似文献   
6.
电转气(Power-to-gas)是一项将电能转化为高能量密度可燃气体的化学储能技术,与地质储能相结合,有望满足未来大容量储能需求,并成为未来有效储能技术选择之一。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中涉及电离制氢、甲烷化、二氧化碳(CO2)地质储存和人工合成甲烷(CH4)地质储存四个阶段。由于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发展处于初步阶段,且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其技术整体的经济性分析相对较少,有必要对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展开分析,便于探索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潜能。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首先对电离制氢与甲烷化过程展开技术经济性分析,随后分别对CH4与CO2地质储存的技术经济性展开分析,进而将整个流程按照不同工况下的估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与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进行技术经济对比,明确了电转气地质储能的技术成本,最后针对该技术在中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做出了分析。研究发现,碱性电解液电解技术(AEL)目前以较低投资成本更具优势,大约为7850元/kW,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PEM)的投资成本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有望于2050年降低投资成本至约为当前AEL技术的一半;生物甲烷化以及催化甲烷化的技术中的三相甲烷化技术仍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催化甲烷化的技术中的绝热固定床甲烷化技术因为有较成熟的商业应用更具技术优势,该技术有望于2050年成本降低至目前的50%-60%;CH4地质储能设施的开发成本变化浮动很大,因为这些成本受储能的类型及各项特性参数的影响。不过基于已发表数据可知,CH4地质储能中含水层储能与枯竭油气田储能的投资成本相当,在1.88-3.30元/m3范围内浮动。盐穴储能相对投资成本较高,约为其他两种地质储能技术的两倍。CO2地质储存成本变化范围很广,除个别高成本案例外,储存成本通常低于53.38元/吨,以3.38-53.38元/吨CO2的储存成本具有很大的潜力。整体技术经济性来看,人工合成甲烷发电成本比传统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的发电成本高出很多,相较于化石能源发电不存在竞争性,但与当前太阳能热电厂发电成本相当。相较于目前处于应用阶段的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投资成本相当。当前,电转气地质储能在中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未来电离制氢与甲烷化技术的创新,系统能效、地质储能模式、选址模型的优化,与现有储气库、天然气管网、电网结合方法的优化以及低碳政策的积极影响等,都将提升电转气地质储能技术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变容压力脉冲法是一种快速(t50<2.5 h)、宽幅(10-7~10-1 D,1D = 1×10-3 cm/s)、高精度(偏差<5%)的渗透系数测量新方法,介绍这种方法的理论特点、装置设计原则和试验操作过程.探讨采用该方法及其装置渗透系数测量的13种误差源,包括装置的、客观的和人为的误差源,总结为6种误差因素.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渗流模块瞬态脉冲法模拟分析变容脉冲法渗透系数测量的试验过程,重点分析这6种误差因素对渗透系数测量所造成的误差影响.最后讨论装置设计、制作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减少误差因素和降低误差影响的方法和应对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改进试验装置,优化试验操作,提高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GaAs/玻璃/空气三组元光子晶体的透射频谱及缺陷模的传输特征,发现GaAs/玻璃/空气三组元体系的最低完全带隙宽度明显宽于玻璃/空气或GaAs/空气二组元体系,适当调整GaAs/玻璃比例可以得到宽带隙;光子晶体中的缺陷会形成局域模式,线型缺陷形成光波波导;设计适当的组合缺陷,并通过缺陷之间的耦合作用可以实现对光波传播的选择性输出.  相似文献   
9.
 了观察和度量岩石空隙结构随应力的变化,研制了一种能和微焦X射线CT系统配套使用的三轴仪,该设备轻便,能够施加三轴压力,并在不卸载压力情况下对试样进行CT扫描和渗透系数的测量,且能够实时记录压力和变形等数据。利用研制的CT三轴仪得到了Berea砂岩在加载过程中的一系列CT图像,结合3DMA空隙结构计算方法,获得了Berea砂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有效孔隙半径分布、有效喉道半径分布以及弯曲度分布等定量细观几何特征。同时采用瞬态脉冲法测量了Berea砂岩不同方向的渗透率随有效围压的变化规律。结合围压对细观空隙结构参数的影响,认为细观空隙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渗透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当有效围压从零增至15 MPa时,半径40~100 μm的孔隙数量减少、孔喉半径减小以及Z方向的迂曲度增加,这是导致Berea砂岩渗透率随有效围压增大而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二维铁/水正方形排列声子晶体平板为主板模型,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析栅板对主板声波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栅板的材料、填充率、位置、厚度、密排结构等都会影响主板的声波通透性。其中,极软材料的栅,主要阻碍低频声波的传播;大填充率栅板的影响较小填充率栅板的大;多层栅板的影响较单层栅板的大;密排结构的栅板会极大地影响主板的声通透性,甚至引入高频带隙。栅板对主板的调节作用可望在声滤波、声聚焦、超声成像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