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篇 |
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0篇 |
综合类 | 35篇 |
化学工业 | 12篇 |
金属工艺 | 12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13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轻工业 | 24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无线电 | 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普光气田已钻井实践表明,常规钻井液钻井技术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钻井复杂及事故多,无法满足普光气田开发要求。为了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加快普光气田的开发进程,在PD-1井、P2-2井、PA-2井、P4-2井、P6-3井等5口井进行了空气钻井试验。文中分析了普光气田进行空气钻井的可行性,介绍了空气钻井技术在普光气田的实践情况,并对空气钻井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空气钻井技术在普光气田进一步应用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压缩机发生喘振原因,结合CO2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阐述了Woodward防喘振控制系统的特点,防喘振控制的方案和喘振控制变量的计算,以及对现场仪表和控制阀的要求,介绍了开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输出函数在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深入研究了输出函数在非线性控制设计中的作用,指出输出函数在非线性控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闭环系统进行极点配置。并提出了一个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输出函数形式。讨论了如何选择和确定该输出函数以及如何通过该输出函数来实现对系统闭环极点进行配置的方法。文中主要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进行讨论,并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为例,给出应用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按文中提出的观点选择输出函数,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很好地协调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各状态量的动、静态性能,不仅提高了发电机的动态稳定性,而且能准确地将发电机的端电压Uf控制在其给定值上运行,不会因受扰而发生静态偏移。 相似文献
5.
TCSC与水轮发电机励磁和水门的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对TCSC与水轮发电机的励磁和水门进行了协调控制设计。设计过程表明:多指标非线性设计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多输入多输出高阶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并且对于具有非最小相位环节的水轮发电机非线性控制系统也能有效地解决其设计问题。文中所设计的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律能有效地协调系统各状态量的动、静态性能,既提高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改善了系统各状态量的动态响应特性,又能很好地保证机端电压、有功输出和TCSC阻抗这些反应系统输出特性状态量的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TCSC与发电机进行协调控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因此,在一次系统电气特性允许的情况下,应考虑将TCSC的安装地点尽量选择在靠近发电厂一侧,以便实施TCSC与发电机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的电力系统建模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发客户端免安装,免维护的图形化电力系统建模软件可为电力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极大便利。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用户侧图形界面,服务器侧采用Matlab语言编写计算程序;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DSP的电力录波监测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力信号特点的基础上 ,应用傅氏滤波算法对电力信号的基波向量、有效值、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参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计算 ,根据实际要求对全波傅氏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满足实时性要求 ,并将数字信号处理专用芯片 (TMS32 0C32 )应用于该装置 ,设计了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的系统软硬件。结果表明 ,该装置的稳态性能好 ,各项误差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并已成功运行于高压变电站现场。 相似文献
8.
9.
含风电场最优潮流的Wait-and-See模型与最优渐近场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确模拟风功率分布的场景,有效求解反映风电随机性的最优潮流模型,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经济调度、质量控制及安全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引入风电随机变量,建立最优潮流的"wait-and-see"(WS-OPF)模型;采用优于其他指标的瓦瑟斯坦(Wasserstein)距离为衡量指标,形成与风功率概率分布最优近似的场景模型,生成渐近最优场景,获得潮流分布及机组最优出力等指导调度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最后,以IEEE 30和IEEE 300系统为例,对比各种距离指标的模拟精度,验证Wasserstein距离的优良性;同时,与不考虑风电随机性的模型相比,WS-OPF模型能更好地模拟风功率随机特性,提供与实际发生的风功率相近的调度方案,从而合理地规避风电接入电网的风险,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