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09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69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99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55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oundary condition processing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MOC) to arbitrary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y. In this paper, a boundary condition processing method was proposed, which not only preserved the track continuity as cyclic track method, but also could be applied to arbitrary geometry as the interpolation method. The MOC equation was derived under the flat source approximation and an internal iterative method was proposed in which the source term and the boundary angular flux were processed separately. It was proved that the equation had a unique solution which could be constructed similarly to the cyclic track method. The iterative calculation flow was given by numerical integration and weight interpolation. Takeda benchmark, single uranium sphere model with water cavity and C5G7 benchmark were calculated to test the accuracy. The maximum error of keff is 21, 319 and 138.8 pcm respectively, which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reliable.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arbitrary geometry without storing boundary fluxes and performing boundary iteration.  相似文献   
2.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锐 《金属学报》2015,(2):129-147
按照起步(1974~1985年),热潮(1986~1995年),兴起(1996~2005年)和特定应用(2006年~)4个阶段回顾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研发历程,评述了各阶段对钛铝合金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的里程碑事件,简要总结了在合金化、显微组织类别、一次加工(熔炼)、二次加工(热加工)、性能、三次加工(成形)等6个方面的主要进展.提出了钛铝合金未来发展面临的5方面挑战:铸造合金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低成本变形合金技术、第三代合金研制、基于新制备技术的新应用以及新成形工艺研发.  相似文献   
3.
测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一体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其他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技术条件,起着技术基础和支撑的重要作用。许多企业建立了测量管理体系,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但往往在运行中出现了管理要求与实际操作两张皮现象。本文对测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与具体做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阐述了运行效果,对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工作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缺乏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力学性能发展规律的研究,一般认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间歇面强度与浇筑块相同,由此导致间歇面上下层新老混凝土相互约束偏大,从而使浇筑块内部的应力计算值偏大。设计了新老混凝土缝面早龄期剪切试验, 获取了需要的参数历时曲线,然后将该成果应用到实际混凝土坝工程的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间歇面上设置缝面单元,并考虑其早龄期强度发展,可以相对合理地模拟约束情况,计算得到的浇筑块拉应力值相对较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双重背景下,荒野地保护实践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荒野制图、系统性与连通性3个视角切入,评析国际荒野地保护实践。包括:1)以苏格兰为例,评析基于荒野制图的荒野地保护实践,指出荒野地图是开展荒野地保护实践的基础,并需要将地图与政策紧密结合;2)以美国国家荒野保护体系(National Wilderness Preservation System)和欧洲荒野网络(European Wilderness Network)为例,评析荒野地的系统性保护实践,指出只有建立系统性的荒野地保护机制,才能确保荒野地保护的有效性和长久性;3)以北美野地网络(Wildlands Network)为例,评析荒野地的连通性保护实践,指出在景观破碎化的区域中,荒野地连通性保护对于维持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荒野地保护实践中,荒野制图、系统性保护和连通性保护是3个重要的视角,对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生态网络构建等生态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鹏  杨瑞  郭学辉 《矿产勘查》2020,11(5):898-906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接壤部位,区域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文以现有成果资料为依托,充分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并着重研究了区内侵入岩岩体地质特征,论述了该区铜矿体的矿体地质特征,探讨了矿体的成因类型,总结了区内铜矿体的找矿标志。综合分析认为本区矿体成因为与构造有关的中温热液型铜矿床,研究区具备较好的找矿前景,对该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海啸的到来,原有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难以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文中在原有系统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各类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表示形式,增加了统一文献检索,引入了数据挖掘技术,可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和知识关联等服务。平台提高了情报(信息)机构对自身资源的把握程度,缩短、节约了资源管理的时间与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帮助其在管理层面上更加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磁阀特性的检测试验要求设计一种电磁阀特性测控系统。以工控机、PXI-3364多功能数据采集板卡及PXI-3305数字量I/O板卡为主要硬件,以LabVIEW作为软件算法的开发平台,完成对试验过程的测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控系统满足使用要求,具备电磁阀流阻、毫秒级响应时间及脉冲特性试验的检测等功能。研究结果为电磁阀特性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多频带特性,将开口谐振环(SRR)结构引入多频带FSS的设计中.基于等效电路和仿真模型分析了单个SRR的电磁谐振特性,及其作为FSS结构单元而产生的电磁耦合.最后,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HFSS计算了理想状态下无穷大周期性结构的多频带FSS,并通过对FSS的传输和反射频谱研究,揭示这种FSS谐振频率与SRR结构基本几何参数的内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同轴烧嘴炉内混合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Extended Zeldovich的热力NO生成模型与模拟湍流k ε双方程模型相结合,并利用大型热流体模拟商业软件STAR CD,对同轴烧嘴炉内混合燃烧过程的温度场和NO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燃料进口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不同空气进口速度和不同进口间距对炉内工况的影响。所得结论为研究更合理的燃烧器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