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0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29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59篇
矿业工程   6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以2-氨基嘧啶和罗丹明B为原料,两步法反应合成一种罗丹明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探针对金属离子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锡离子,且不受其他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荧光/紫外-可见光谱滴定结果表明,线性关系曲线为y=657.34x-50.864(荧光强度)、y=0.153 8x-0.004 9(紫外吸收强度),线性检测范围为0~10μmol/L,可用于溶液中锡离子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Al-30%Si合金进行过热处理及高低温溶体混溶处理,观察分析其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过热度温度区间为200~500℃时,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初晶硅的平均尺寸略有减小,但形态依然为板片状和五瓣星状,而共晶硅的尺寸与形貌基本保持不变;高低温熔体混溶处理对合金组织的改善作用有限,在低温熔体温度为760℃时效果较好,初晶硅平均尺寸略有减小,五瓣星状的初晶硅基本消失,但共晶硅的尺寸与形貌未变.  相似文献   
3.
维持直流侧电压稳定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针对某些MMC需要灵活改变控制方式的系统,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其将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定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以及下垂控制模式相结合设计出多模式控制器,只需通过改变控制模式选择系数,即可实现三种控制模式间的无缝切换与下垂控制模式自身的转换。该策略不仅克服了下垂控制方法存在的无法使MMC功率稳定在某一需求值的缺点,而且减小了利用硬件开关切换时产生的波动与振荡问题,进而提升了系统的暂态特性。最后,搭建了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RT-LAB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深部煤体注水过程中渗流通道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炭开采中,煤层注水可有效防突降尘和防治冲击地压。为了研究深部煤样注水过程中孔隙结构和渗流通道的演化过程,以平煤十二矿己15-31030工作面的深部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在线测试了3个原煤试样在不同注水压力下的T2谱和含水量分布情况。通过对不同注水压力下的T2谱进行分析,获得了煤样注水过程中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结构的演化过程。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初步实现了煤样注水过程中孔隙结构和渗流通道演化的可视化,可更直观地观测煤样注水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更深入地理解不同煤样T2谱演化过程异同的内在原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根据T2谱进行不同孔径的孔的渗透率贡献度计算方法,定量分析了煤样注水过程中不同孔径的孔对水渗过程的贡献度。并对T2谱进行了孔裂隙的分形维数计算,定量分析煤样孔裂隙的渗流空间含量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平煤十二矿深部煤样注水过程中T2谱表现出三峰特点,中孔、大孔和微裂隙的含量与连通性都大于微孔和小孔,注水过程中渗流通道主要由连通性较好的中孔、大孔和微裂隙构建。煤样注水过程中大孔和微裂隙贡献了99%以上的渗透率;微孔、小孔和连通性较差的孔主要参与储水而不参与运水。注水过程中当煤样孔隙连通性较差,不存在明显的优势渗流通道时,提高注水压力可以使更多的孔隙参与到渗流的过程中;但当煤样中部分孔隙连通性较好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时,提高注水压力也很难使更多的孔隙参与到渗流的过程中。在设计煤层注水参数时应特别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受控扩散凝固(CDS)技术制备过共晶Al-18%Si合金,研究其凝固组织随低温母合金温度变化的演变规律和凝固行为本质。结果表明:受控扩散凝固能抑制初生硅相的过度各向异性生长,有效改善合金凝固组织结构。采用适当温度的Al-25%Si合金(800℃)和纯Al(580℃)混合进行受控扩散凝固时,凝固组织中初生硅相分布均匀,无宏观偏析,且其平均尺寸达到42.85μm。当纯Al温度偏低时,凝固组织中初生硅相偏聚严重;当纯Al温度较高时,凝固组织中初生硅相尺寸偏大。分析表明:在受控扩散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形成了较小的"成分过冷",初生硅相在过冷区内趋于平界面生长。溶质原子扩散距离的平方与平衡温度成对数关系,温度愈高,扩散愈充分,宏观偏析愈少。  相似文献   
6.
周宏伟 《中国机械》2014,(20):41-41
作为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电梯实现了自动化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有效的减轻了体力劳动的繁重性,提升了效率,是电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与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运输设备”。因此,关注电梯性能的好坏,运行是否正常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质控图法和稳健统计-迭代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都属于Top-down法范畴。分别用质控图法、稳健统计-迭代法和GUM方法评定金属材料里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采用质控图法和稳健统计-迭代法计算的扩展不确定度基本一致,分别为5HLD和6HLD,用GUM方法评定的基于硬度计最大允许误差和硬度计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分别为16HLD和9HLD。质控图法和稳健统计-迭代法可真实反映实验室在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的测量水平,随着CNAS对实验室质控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方法应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带式污泥干燥机效率,干燥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求通过改变污泥干燥形态来达到此目的,条状污泥便于实现快速、高效的干燥,因此其挤出装置的结构设计十分重要。通过对带式污泥干燥技术的研究,在参考国外污泥自动挤出技术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条状污泥自动挤出装置。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为了验证结构的可靠性,则进一步对关键剪切主轴进行了数学建模,优化设计与仿真,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实验,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的剪切主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赵阳  周宏伟  任伟光  钟江城  刘迪 《煤炭学报》2019,44(5):1495-1507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浅部矿产资源的枯竭,深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将成为常态。深部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复杂,往往处于循环加卸载的应力条件。深部地下水的压力较大,是深部煤矿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顶板砂岩是工程最为常见的岩石种类之一,研究其力学性质及渗透规律对深部空间开发利用及矿产资源开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埋深约1 050 m的平煤12矿顶板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加卸载声发射渗透实验对其渗透率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从应力-应变及损伤特征、耗散能密度占比、累计声发射事件数的增长速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的破裂面特征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循环荷载下深部工作面顶板砂岩不同应力阶段的渗透率演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应力对深部顶板砂岩的作用可以分为压密作用与压裂作用2种机制,应力水平较低时主要起压密作用,应力水平增大到屈服强度的60%以上时则表现为压裂作用。岩样的渗透率在应力的压密作用下降低,在应力的压裂作用下升高。逐级增大的循环应力作用下,岩样的损伤以及耗散能密度占比均表现为先因压密作用减小,再由压裂作用而增大的演化规律,并且两者与渗透率演化呈正相关关系。整个实验过程中围压对岩样起压密作用,且随着围压的增大,渗透率减小的程度更大。顶板砂岩的破坏形式对破坏时的渗透率具有显著影响。岩样的破裂面角度随着围压增大而减小,岩样破坏时产生的贯通裂隙有轴向与横向2种形式,产生轴向贯通裂隙时的渗透率远大于岩样的初始渗透率,而产生横向贯通裂隙时的渗透率变化较小。综合5个岩样的渗透率演化情况,得到岩石渗透率在逐级增大的循环荷载下具有4个明显的阶段特征。渗透率在较低应力的循环中因压密作用减小;随着循环应力的增大,在压裂及损伤作用下增大;在应力达到岩样抗压强度发生破坏时因破裂面的产生骤增;破坏后因大幅下降的应力的压密作用再次降低。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煤体渗透率的经典模型进行了简介,其次结合采动过程中煤体内的力学变化机制及渗透率的控制因素提出了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就每个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关键问题包括以下3个方面:采动煤体各向异性特征、采动煤体损伤破裂特征和煤体吸附解吸特征的表征方法。其中,各向异性特征的煤体渗透率模型可划分为有效应力变化和几何参数变化进行表征的两类,有效应力变化角度的建模结果基本为指数型函数、几何参数变化角度的建模结果多为3次方的幂函数;损伤破裂特征的煤体渗透率模型被归纳为本构方程中含损伤变量和渗透率表达式中含损伤变量的2类,本构方程中含损伤变量的模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渗透率表达式中含损伤变量的模型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示渗透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煤体吸附解吸特征的表征方法中对基于吸附热力学而建立的煤体吸附应变表达式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在煤体渗透率模型构建中Langmuir方程形式的吸附应变表达式应用最为广泛。然后,对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将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归纳为有效应力型、几何参数型和系数拟合型的3类,依次对3类模型中代表性成果的表达式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最后,从每个关键问题的角度对后续构建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