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39篇
化学工业   5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2篇
水利工程   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单阀重力反洗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引黄水库原水的中试研究,从超滤膜选型、长期稳定运行的膜污染控制、出水水质和运行成本4个方面分析了直接超滤工艺在农村饮用水工程中的应用效能。针对具有引黄水库原水特质的微污染水源,经直接超滤工艺处理后,出水浊度低于0. 1 NTU,水质可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出水微生物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采用超滤技术直接过滤引黄水库原水时,可选用截留分子质量较小的内压式PVC合金超滤膜,同时在反冲洗水中添加10 mg/L的NaClO进行化学强化反冲洗,可使跨膜压差增长速率明显降低,延长维护性化学清洗周期,有效缓解膜污染;另外,长期以10 L/(m~2·h)的低通量工况运行有利于延缓膜污染。该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运行成本约为0. 1元/m~3,适宜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源突发镉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镉污染事件,采用连续流试验考察了常规混凝沉淀工艺、KMnO4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粉末炭(PAC)吸附/混凝沉淀工艺、KMnO4和PAC联用/混凝沉淀工艺以及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的除镉效果有限,聚合氯化铝投量为4 mg/L时,对Cd2+的去除率仅为10.5%;KMnO4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PAC吸附/混凝沉淀工艺、KMnO4和PAC联用/混凝沉淀工艺对Cd2+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但出水水质仍不能满足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PPC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的除镉效果明显,当PPC投量为3.5 mg/L时,沉后水中剩余Cd2+浓度降低至3.3μg/L,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去除率为95.2%。因此,PPC预氧化可以作为东江沿岸水厂应对镉污染的一种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低温、低浊、低碱度水助凝效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温、低浊、低碱度水,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生石灰(CaO)、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活化硅酸(AS)单独助凝的最优条件,进一步考察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5种助凝剂均能起到一定的助凝作用,但APAM、AS分别与CaO联用的助凝效果不理想。滞后聚合氯化铝30 s投加0.3 mg/L APAM,浊度去除率可达88.1%;AS投加时间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影响显著,延迟聚合氯化铝30~60 s投加时,对CODMn和TOC去除效果最好。兼顾除浊和除有机物,AS助凝效果最佳,是提高混凝沉淀工艺污染物去除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2台串联环状生物膜培养反应器(biofilm annular reactor,BAR)模拟氯胺消毒给水管网系统,通过对余氯、NH4+-N、NO2--N、NO3--N、DO、异养菌(heterotropic,HPC)及亚硝化菌(amnoniu-oxidizing bacteria,AOB)等指标进行检测,共同评价氯和亚氯酸盐2种消毒剂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出厂水再投氯消毒可造成NH4+-N降解,使得NO2--N和NO3--N产生积累;再投亚氯酸盐更易提高管网中余氯和DO的质量浓度,使得NO2--N和NO3--N质量浓度降低,可有效地控制硝化作用;与投加氯消毒时相比,投加0.6 mg/L亚氯酸盐时,第1台BAR中悬浮和生物膜中HPC分别平均降低了2.58 log和2.86 log,悬浮及生物膜中AOB降低约1 log,亚氯酸盐能对AOB起到控制灭活效果而等量氯对其几乎没有灭活效果.因此,在控制管网硝化作用方面,亚氯酸盐与氯胺联用的消毒效果优于氯与氯胺.  相似文献   
5.
尝试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铬黑T及亚甲基蓝两种模拟染料废水进行降解实验。以脱色率为指标,分别考察pH值、超声功率强度、超声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两种模拟染料废水脱色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对铬黑T及亚甲基蓝两种模拟染料废水具有一定的脱色能力,随着pH值的增大,脱色能力减弱。常温下,在pH=1.79附近、超声时间120min,超声功率0.7kw时,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27.60%,铬黑T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20.33%。进一步地采用超声波与水合二氧化锰联用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有机染料的降解效率,水合二氧化锰投加量为40mg/L时,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2.48%。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长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愈演愈烈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水处理工艺带来了十分严峻的考验。为了深刻理解水处理工艺中主要运行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的影响,试验以藻细胞个数和胞外分泌物浓度为指标,在长达30 d的试验周期内研究了藻细胞繁殖阶段中水温、光照和振动等参数与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发现改变水温和水力学条件对藻细胞的生长代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环境条件的改变(如提高水温和增加振动频率)虽然有利于藻细胞的灭活,但也可能导致胞外分泌物含量的激增,这对水处理效果有着严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构建生物活性炭(BAC)-重力式超滤(GUF)组合工艺(BAC-GUF),对比研究BACGUF工艺与GUF工艺对水库水源水的除污染效能,明确了BAC的有机物去除特性以及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长期运行结果表明,BAC-GUF工艺和GUF工艺均可稳定、高效地去除浊度;BACGUF工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能明显提高,COD_Mn、UV_254、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达到58.39%、47.62%、55.05%和86.57%,比GUF工艺分别提高了18.64、28.57、26.61和65.67个百分点。BAC对腐殖质类物质的去除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BAC-GUF工艺的膜通量,有效缓解了膜污染程度,但也造成了蛋白质类物质对超滤膜的污染。BAC-GUF工艺的不可逆膜污染主要是蛋白质类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等,但膜污染程度可控,呈现稳定的趋势;GUF工艺的不可逆膜污染主要是腐殖质类物质,且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污泥制作吸附剂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以用来制作吸附剂。目前国外用污泥制作吸附剂的方法主要包括:污泥直接热解、污泥和其他废弃物混合热解、气体物理活化以及用H2SO4、ZnCl2、H3PO4化学活化等。由污泥制成的吸附剂可用于去除污(废)水中的染料、金属离子、苯酚,也可用于气体污染物的去除等。介绍了用污泥制作吸附剂的方法及其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水危机及其对策——水的良性社会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概述 1.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水资源的容量为14.6亿km~3,其中海水、咸水14.21亿km~3,占97.3%。地球上的淡水为0.39亿km~3,占2.7%。淡水中包括占77.2%的储于两极及冰川水,占22.4%的地下水及土壤水,占0.35%的湖泊和沼泽水,占0.01%的大气中水和占0.01%的江河水。虽然地球是一个水球,但是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淡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初始颗粒大小对絮体破碎再絮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絮体的形成/破碎/再絮凝过程在适当条件下具有强化去除水中颗粒物的效果,研究温度和初始颗粒大小对絮体破碎再絮凝去除水中颗粒的影响.采用PDA2000透光率脉动检测仪对絮体破碎再絮凝过程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絮体破碎后能有较大的恢复率;初始颗粒越大,絮体大小恢复率越高,由较小初始颗粒产生的絮体经破碎后再絮凝其再生能力不如大颗粒,沉后水浊度与大颗粒相比不具有降低优势.当电中和机理占主导作用时,絮体破碎后能重新絮凝,絮体大小能恢复到破碎之前;而当网捕卷扫机理占主导作用时,絮体的恢复能力不如电中和条件,再絮凝能力降低.絮体破碎后再絮凝的沉后水浊度明显低于破碎前,水温对其结果的影响不大.絮体破碎后再絮凝,适用于较大的初始颗粒和较低水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