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档案公共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档案公共服务协同创新能力,创新档案公共服务模式,打造档案公共服务软环境,强化档案公共服务意识,构建多领域全覆盖的档案资源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川东隔挡式褶皱带一直是四川、重庆东西向交通通道的天然屏障,隧道可快速穿越褶皱山区,但其在建设时却常常遭遇岩溶涌突水等地质灾害,威胁着施工人员安全与生态地质环境。通过分析川东明月峡背斜区各类排泄基准面控制的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了明月山及所在的川东地区地下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发育深度。结果表明:川东及明月峡背斜区主要可分为贯穿河谷型、横向深切沟谷型、横向浅切沟谷型3类排泄基准面控制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在贯穿河谷控制的地区,岩溶向深发育;横向深切沟谷控制的地带,岩溶也具有一定向深发育的能力,岩溶发育深度一般在沟谷之下200~500 m;横向浅切沟谷密集发育的地带地下岩溶发育深度大致在200 m以内。研究结果对于预测与规避川东地区隧道建设时面临的岩溶涌突水灾害及减小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拟设计一款适用于与智能家居系统的电话网关,在实现报警时自动电话报警功能的同时,支持座机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室内机使用,从而充分利用了一般小区都已铺设好的电话线路系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峨眉山为一断块山,因其宏伟、秀丽而著称,但峨眉断块山是如何形成的,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基于1∶25 000工程地质测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峨眉山地质构造形迹及构造叠加特征,认为峨眉山抬升始于古近纪晚期,喜山运动第一幕(始新世中期末)峨眉山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在北西西-南东东向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形成北北东向褶皱及北东向断层,并上升成为剥蚀区。上新世以来,在近东西向区域压应力场作用下,钝锥形大峨山断块沿北东向峨眉山断层及北缘的北西向边界断裂不断向东强力楔入,断块前缘早期的北北东向构造受推挤,地层走向及倾向出现明显偏转:锥顶前方龙门洞-报国寺一带地层由早期的北北东走向倾南东的中生代地层转为南北走向,地层出现倒转(西倾),而远离断块端部的地层仍然为正常产状。与此同时,锥顶北侧尖尖石背斜发生移褶,形成北西向褶皱和断层,而断块南侧峨眉山断层发生逆冲兼走滑活动。第四纪以来峨眉山间歇性强烈抬升,经历至少10次强烈抬升事件,逐渐形成现今地貌。新生代以来,峨眉山断层两盘地层水平位错累计达4km,垂直位错累计达6km。  相似文献   
5.
新坝水库区岩溶渗漏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渗漏必须具备相应的水动力条件和通道条件.拟建的四川省兴文县新坝水库回水区主要出露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可能存在库区向邻谷的岩溶渗漏问题,威胁到水库的正常蓄水运行.基于库区现场调查,分析了库区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和岩溶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水库区潜在的岩溶渗漏通道,指出:库区地表岩溶发育强烈,但侵蚀基准面以下岩溶发育总体较弱;向斜北翼和南翼均不存在向邻谷渗漏的水动力条件或水动力条件较弱,不影响水库正常蓄水运行.  相似文献   
6.
涌突水灾害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灾害.综合考虑10种可能诱发隧道涌突水灾害的因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预测玉蒙铁路某隧道的涌突水灾害.结果表明:对于隧道进出口已经开挖的地段,评价结果为Ⅳ、Ⅴ级,均发生了较大的涌突水;Ⅰ~Ⅲ级段没有发生涌突水灾害,预测结果与实际灾害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水库建成后,位于金沙江右岸富水冲洪积扇内的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用地中,钻孔揭露大量空腔,为了探究该地块地下水渗流规律及空腔连通特征,采用示踪试验进行研究。本次示踪试验历时2 d,以荧光素钠为示踪剂,采用V16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495 nm时检测样品中荧光素钠吸光度,根据决定系数R2=0.945 1的荧光素钠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换算荧光素钠浓度,获得单峰型荧光素钠浓度时间序列曲线。通过示踪试验揭示了场地区地下水整体由东向西流动,往区域最低排泄基准面金沙江排泄。场地区有2个地下水主要径流通道:①钻孔BK4163—BK4114—BK486方向;②钻孔BK4163—BK4224方向。同时根据 Qtracer2计算模型将示踪剂浓度曲线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过水通道的结构参数和水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季节变动带内岩溶隧道,枯水季节隧道涌水主要由含水层中的静储量以及地下暗河的枯期动储量构成,丰水季节由静储量及洪水期地下暗河动储量构成。由于降雨通过地表的洼地、落水洞迅速补给地下暗河,涌突水的剧增将对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季节变动带内岩溶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尤显重要。本文以滇东高原某岩溶隧道K5+850~K10+800段为例,根据段内枯水期稳定涌水量和雨季最大涌水量预测结果和岩石的可溶性(K1)、地质构造因素(K2)、地表汇水条件(K3)、地下水化学特征(K4)、隧洞埋深与地下水位的关系(K5),分别进行了涌突水危险性评价。最后以段内地面暴雨前后实际涌水量变化验证涌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